•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张志姗
郴州市第十九中学
初中
语文
七年级
下学期
人教部编版
  • 566
  • 2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基本有阅读的习惯,尤其喜欢看小说,但对于长篇小说普遍缺乏耐心与毅力,而且,随着学业任务的增加,不少学生趋向于减少阅读时间用来娱乐放松,阅读逐渐沦为可有可无的走马观花。另外,学生阅读时多停留在“看”,而缺少“思”,这种不求甚解的阅读态度导致他们读完一部作品后,只能大致复述故事情节,或对人物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至于那些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常常是“空白一片”。此外,学生的阅读能力、赏析能力有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比如“圈点与批注”法,学生小学就学过,但只是流于形式,为了批注而批注,多数同学只是简单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没有章法。

            初中是学生思维能力、“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教师有必要助其提升作品鉴赏能力,从作品中汲取有益养分,健康成长!

      所以,我们将通过影视作品、名家点评、作品情节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制定“阅读实践月度计划”跟踪学生的阅读情况;介绍并示范圈画的常用符号及批注的四种方式(评价式批注、质疑式批注、想象式批注、赏析式批注),指导学生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去;指导学生选择好专题,做好汇报课的准备。


    教学工具

    多媒体、黑板、粉笔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品的作者和主要内容,感知作品主人公祥子的形象;(重点)

    2、学习“圈点与批注”的读书方法,交流阅读心得;(重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影视片段、名家点评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分组阅读精彩语段,运用常用的四种批注方法进行批注。(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同情祥子的悲剧命运,加深对当时黑暗社会的认识,关注下层人民的命运和出路。


    教学重难点

    1、激发阅读兴趣,初步了解祥子的一些经历和人性的转变;

    2、掌握“圈点与批注”的读书方法,并运用到阅读实践中。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教学过程

    学生课外阅读《骆驼祥子》一书,并且做好:

    1、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了解《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2、在阅读过程中运用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片段,并在旁边写下批注。

       提示:批注时,可以从人物刻画的方法、词语的使用、修辞方法的使用、语言的特点等方面去考虑,也可以从自己的读时产生的感想去写。

    3、全书共十五章,请同学们每天读一章,争取两个星期读完第一遍。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各学习组长总结一个精彩片段赏析。

    4、完成以下读书卡片:

       书名:《骆驼祥子》

       作者:

       主要人物:

       摘录:                                                                             

       感受(或赏析):                                                                                                                                                          

    1、播放“祥子丢车牵走骆驼的片段”,猜人物,导入题目“骆驼祥子”的由来。

    2、出示司马长风等名家对《骆驼祥子》的点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出示本课学习目标,齐读。

    1、简介作者老舍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名答与教师补充介绍相结合。

    2、结合预习,走进主人公祥子。

      学生交流预习时发现了有关祥子的什么信息。

      指名答,相机板书关键词。

    (一)介绍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PPT出示。

      1、圈点勾画:用自己设置的圈点和批注符号,在阅读时勾画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2、批注: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字、词、句、段)、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概括文章内容,提炼作品主旨,或展开联想和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学生预习情况交流。

      1、选取两三名学生通过投影仪进行展示、分享,师生共评。(课前调查学生预习情况,指名圈点批注内容能反映祥子“三起三落”的学生上台展示、分享)

      2、小结批注的方式:

      评价式批注: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结构、主题、写作方法等进行评价。

      想象式批注:就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质疑式批注:针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

      赏析式批注:从关键词句、修辞手法、细节描写等方面进行赏析。

    (三)教师示范

      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相机示范学生掌握得不好的批注方法。(出示的文段体现祥子初期的形象)

    (四)学生实践

      1、学生分组阅读,每组阅读同一文段,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进行圈点批注。(出示的文段能体现祥子人性的转变)

      2、组内交流,派代表上台展示、汇报。

      3、简析祥子形象。

      指名答,相机请答到点的同学上台板书。

    1、看着祥子的变化,你有什么疑问吗?你是否想知道其中缘由?请大家带着疑问,课后运用“圈点与批注”法,再读老舍先生的《骆驼与祥子》。

    2、为了让大家的阅读更有效,老师给大家布置了阅读任务:

      A.利用每天的课前5分钟点名介绍规定章节的相关内容。

      B.语文组长每周组织组员交流阅读心得,合作探究疑难处。

      C.通读全书后,小组讨论、确定专题,围绕专题进行研读,完成手抄报等任务,为专题报告做好准备。

    3、请各小组根据阅读任务制定好阅读计划,并做到互相监督,严格执行。

    1、当堂检测(PPT出示习题) 

    2、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帮助学生补充、梳理。

    3、结课:除了祥子这一命运多舛的拉车夫形象外,小说还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除了祥子以外,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角色是谁呢?请把他(她)让你印象深刻之处写下来,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展示交流。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                   圈点与批注

                            (前期)老实、坚忍、健壮            评价式批注

          祥子                     吃苦耐劳、自尊好强            想象式批注

                            (后期)狡猾、麻木、潦倒            质疑式批注

                                 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赏析式批注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