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学习了简单经过时间计算、本课的不同之处是在学生学习了2时计时法的基础上,解决更长经过时间的问题、在
学生前测中发现。学生解决这类问题,主要采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的计算方法、但大都说不清楚为什么。本方法在处理同一天内的通过时间比较方便。这类问题的另一个主要解决方式是分段计算、而分段计算的方法在解决本类问题有不一样的优势,首先直观、易懂,更好理解、更重要的是在跨天的问题中更有优势。那么本课将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分段计算和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上。
钟表、课件
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并理解算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特别是体会分段计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继续加深对时间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发展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操作
一.复习旧知
1. 师:说说钟面上的时间。
问题一上午9点到上午11点经过了多长时间?(写出过程)
问题二上午9点到下午3点经过了多长时间?(写出过程)
问题三这两道题你为什么这样计算?说说你的理由。
2师:做个小游戏一天的生活。老师说时间。大家做出相应的动作。
联系生活。初步体会经过时间。
师: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 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学习例3
出示情景图。
预设对话信息,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师强调:今天就能见到奶奶了,这个信息是什么意思?在这道题中有用吗?
预设,生1我觉得这个信息没什么用。
生2这个信息当中的“今天”比较重要。
师:说的真好,强化这句话暗藏的信息,体会重要性。
(1)独立尝试解决。
(2)学生汇报,师点评。
(3)师课件展演
教师:怎样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呢? ( 探究方法。)
(1)直接在钟表上数一数。
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
通过数一数,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
(2)分段计时法
预设:引导学生用上午用的时间加上下午用的时间就等于经过的时间。
上午:12时减去开始时间上午9时,下午就是6时,一共就是上午3时加下午6时也等于经过时间9时。
(3)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计算吗?
引导学生回答。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时间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
将下午6点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18-9=9(小时)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 )时( )分。
2、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运行的时间并填在表中。
车次 | 始发站 | 开点 | 终点站 | 到点 | 运行时间 |
711 | 北京 | 10:22 | 沈阳北 | 当天19:29 | |
721 | 北京 | 18:00 | 上海 | 第二天8:00 | |
T42 | 西安 | 17:48 | 北京 | 第二天7:23 |
3、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数量关系。
(3)提问:怎样看这155分钟?(要先把经过时间155分钟改写成2时35分)
(4)学生独立解答。
4.拓展提升
独立解决跨天的问题。
在该环节中,发现学生可能遇到的问期。展台展示共同解决。
5.练习十八第4.6题。
四、对比,升华
对比:同一天内和跨天的经过时间的不同。
五、回顾反思,感悟提升
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学的怎么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给大家听听。
师:在这节课上,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经过时间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遇到这类问题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拘泥于某一种方法。
[板书设计]
经过时间
上午9:00 下午6点
24时计时法 数一数 分段计算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