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本节课的内容是来自湖南省教育学会编写的六年级下册教材,第2单元《我是编程小能手——scratch程序设计提高》第9课《绘制创意图形——画笔工具与自定义模块的使用》的内容。本课让学生利用scratch程序将角色设计成为一只神奇的画笔。从绘制角———绘制形——绘制任意正多边形——绘制创意图形由简到难依次帮助学生总结出绘制任意角度的公式,以及总结出绘制任意正多边形的程序模块。学生本节课会学习到如何利用程序绘制图形,并掌握绘制图形的技巧,同时思考程序绘制图形与人类绘制图形有哪些区别。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能力。
六年级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概括能力初现,不具备从整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他们较难理解算法、结构等抽象的概念。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scratch,熟悉积木搭建的方法,掌握了顺序结构。六年级虽然是小学高年级,也还是存在少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需要老师课堂中多关注。在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同伴互助学习,可以适当提高课堂效率。
1.认识Scratch中画笔模块,熟悉使用方法。
2.学会画点、直线线、虚线、画规定度数的角度。
3.理解程序优化的意义,掌握自定义积木的定义、调用。
4.通过循环结构,绘制正多边形,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5.能用自然语言描述生活中问题解决的步骤或流程,初步体验算法思想及其意义。
重点:理解、应用循环结构绘制图形,学会自制积木的定义和调用。
难点:循环结构的理解应用。
1.视频导入:观看视频,万花尺绘制繁花曲线(视频是教学资源中导入视频万花尺绘制繁花曲线)
2.提问:
(1)如果没有万花尺,你们能这么快速的绘制出这些繁花曲线吗?(引导出Scratch可以做到)
(2)生活中绘画需要做哪些准备?(引导出Scratch中画笔初始化)
设计意图:
1.让学生从视频情境中对scratch绘画产生兴趣。
2.通过谈话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绘画思维迁移到Scratch中绘画的绘画思维。
活动一:观察绘制角的视频(视频是教学资源中Scratch中绘制角的动画效果)
(1)用自然语言总结出绘制步骤,邀请学生在黑板上摆出步骤。(教师需提前做好模拟积木)
总结绘制角的步骤: 绘制直线——旋转——绘制直线
(2)提问:绘制角的度数是多少?
通过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绘制的角度大小,和学生一起推出公式。(视频是教学资源中Scratch中绘制角度大小重点强调)学生推出绘制角度=180°-旋转度数。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熟悉画角方法。
2.帮助学生归纳出公式。
活动二:观察绘制正方形的视频。(视频是教学资源中Scratch中绘制正方形的动画效果)
学生总结出绘制步骤:
1.绘制直线
2.旋转90度
3.绘制直线
4.旋转90度
5.绘制直线
6.旋转90度
7.绘制直线
8.旋转90度
设计意图:
1.引出重复执行积木模块。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
3.加强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锻炼。
1.观察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视频是找一找正多边形边数与旋转角度的关系)
你能发现正多边形边数与旋转角度的关系吗?
旋转角度=360边数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
2.归纳出绘制任意多边形的程序段。
1. 观察由多个正多边形组成的创意图形,请学生说一说设计思路。(观看绘制组合图形视频)
2.教师提示学生自制积木的定义与调用方法。
任务布置:
根据今天所学,先想一想,你想绘制的图形,Scratch 中去实现,可以和同桌一起完成。
设计意图:
1.通过自制积木培养学生养成模块化的思维,同时避开循环结构嵌套,将难度降低。
2.让学生创作体验。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学以致用。
1.学生作品展示与互评。
2.课堂小结:
3.视频延伸,展现程序设计魅力,对本节课知识延伸。(视频是教学资源中作品欣赏)
设计意图:
1.通过作品激发创作欲望,让学生在创作中,学会分析,深化对循环结构的理解。
2.学生由学习一个问题的解决到解决一类问题的升级。
3.通过汇报展评,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深化学生对创作作品的结构分析,强化循环结构的理解运用。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