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本课主要学习四部分内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全方位外交。其中,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时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全方位外交则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继续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外交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初二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的方法,为了避免学生对于外交知识陌生及畏难情绪,故此采用史料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自主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研读丰富的史料,层层深入,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自古至今对外交往的变化,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新中国在外交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上进心;增强学生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学习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全方位外交。
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70年代至今)
1971年7月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 中日建交
1971年10月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8年至今 新时期外交
1972年2月 尼克松访华 1979年 中美建交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同学们,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一直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半个世纪以来,“熊猫外交”都是中国外交的一种独特方式,熊猫在外交上发挥的作用,不亚于政治官或外交家。
其实,早在 1956 年至1957年,美国的动物园就两次写信给北京动物园,希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的一对大熊猫”。但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上的封锁和外交上的孤立,此时想答应美方的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这一情况在70年代出现了转机,1972年,中国将熊猫玲玲和兴兴赠送给美国,这是自1949年以后,熊猫第一次被送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中国会选择在72年将两只熊猫送给美国呢?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50年代的外交,今天我们就通过“熊猫外交”一起来看一看中国70年代至今外交事业的发展。
师:首先请大家结合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阅读教材第86页,思考: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的主要政策是什么?中美关系长期呈现出怎样态势?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
师:美国政府为什么敌视中国?
生:因为中美两国意识形态不同,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这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
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年。
师:书上说中美双方敌对状态长达20年,请问到什么时候中美关系才出现转机呢? (60年代末、70年代初)为什么在70年代初中美关系会得到改善呢?我们先来看美国为什么想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请大家通过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从美方看:①美国认识到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美国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师问:为什么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了?大家可以举出哪些例子?
生:中国从建国初期便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还参加了例如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国际上的重要会议。
师补充(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导致国内经济衰退,所以霸主地位被严重动摇。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既然此时美国已经非常想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了,那中国呢?中国是否也想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呢?我们接着来看这一则材料。
材料三:
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从中方看:①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②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师:总而言之,这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的改善还需要一个契机,请问有同学知道这个契机是什么吗?(乒乓外交),谁能给大家说说乒乓外交的经过?
【学生不知道的话,由老师补充】
1971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在日本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4月4日,美国乒乓球员科恩在练了10多分钟球后走下训练大楼,竟然找不到他来时搭的车了。正当他手足无措时,一辆带有世乒赛标志的车开了过来,他连连招手,大巴车在他身边缓缓停住了。车门打开了,他想都没想就一个箭步跳上了车,结果他吃惊地发现,同车的全是中国人!
吃惊的不仅仅是科恩。在车里坐着的25名中国乒乓球选手和代表团工作人员也惊了,因为科恩不仅留着长头发,而且穿着紫色的印花喇叭裤,这是那个年代最典型的美国嬉皮士造型。
车子发动了,科恩在一瞬间的尴尬后,突然大大咧咧地站起来大声说道:“有没有翻译? ”找到翻译后,他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起自己的意思:“我的头发,我的帽子,我的衣服看上去都很滑稽,我知道你们在笑什么。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和我穿的一样,想的也和我一样。 ”
这时,坐在车子最后一排座位上的庄则栋想起包里有一幅杭州织锦,考虑了片刻后,他最后拿起那个织锦送给科恩并与他搭话。
科恩见状,显得异常高兴。他一边忙着称谢,一边也在自己的挎包里搜寻起来,惊叫道:“天呐!我什么也没带,连把梳子都找不出来,可是我一定要送你一件什么……”
车很快到了体育馆,正好给等候在门口的几个日本记者看到了,日本记者顿时也惊了,因为他们看到一个中国运动员和一个美国运动员谈笑风生地从大巴车上下来。于是日本记者们连忙拍下了这张照片。
从当晚开始,科恩就开始着手准备选送庄则栋的礼物。后来科恩在地铁商店里发现了印有和平标志的T恤,便买了下来。第二天,科恩在比赛场地找到了庄则栋,将这件T恤回赠给了庄则栋,并特意在上面别上了美国代表团的纪念章。】还真诚地对庄则栋讲道:“如果你们邀请我去中国,我愿意去。 ”
毛泽东得知此事后连夜指示,邀请美国队访华,再晚就来不及了!于是这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
师:其实除了科恩之外,还有一个美国人也对中美关系的改善做出了贡献,1971年7月,有一个美国高级外交官在巴基斯坦参加外交晚宴,但在晚宴当场,他突然说自己“肚子疼”,随即,他便被送往巴基斯坦总统在深山的官邸,以此避开了众多记者的耳目。
这个外交官的真实目的,是要秘密访问在数千里之外的中国,他就是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并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会谈结束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
师:公告发布之后,在1972年2月的北京机场,摄影师拍下了这一历史的瞬间:身穿大衣的尼克松与夫人两人走出机舱门,当离地面还有三四个台阶时,尼克松微笑着伸出了他的手,急步朝离旋梯还有几步远的周恩来走来。周恩来也把手伸出来,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在一片掌声中周恩来意味深长地对尼克松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尼克松说:“I am very happy”(我非常高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尼克松那历史性握手,使中美坚冰在这一瞬间开始融化。
尼克松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是这么说的:
材料三: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
为什么尼克松会说“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结束的是什么时代?开始的又是什么时代?
生: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师:在尼克松访问期间的一个宴会席间,周总理把熊猫牌香烟推给尼克松夫人,问:“你喜欢吗?”尼克松夫人说:“我不吸烟。”周恩来总理指着熊猫图像说:“你喜欢这个吗?你们把两头麝(she)香牛送给中国人民,北京动物园将送两只熊猫给美国人民。”尼克松夫人顾不得尼克松正跟别人谈话,惊喜地对他尖叫道:“Oh My God!你听总理讲什么?熊猫!熊猫!他要送熊猫给我们。动物园会被挤垮的!”
当年4月,中国政府以“国礼”赠送美国两只熊猫“玲玲”与“欣欣”,有人将之称为中美“熊猫外交”。 憨态可掬的熊猫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请问1972年中美建交了吗?(没有)当时中美双方签署的叫《中美联合公报》。请问中美是哪一年建交的?(1979年)
从1972年到1979年,中美为什么要经历这漫长的7年呢?请大家看1979年中美发布的《中美建交公报》,思考:中美能够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生: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师:中美关系的改善,成为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现外交突破的关键点。当然,中国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不单单只有与美国建交这一历史事件,大家还知道哪些呢?中日建交、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追问哪一年,并且写板书)。
师:中美对抗坚冰开始融化,对那些在重大国际问题上追随美国的国家产生了猛烈刺激。在第25届联合国大会以后,一些国家就向美国表示,在下一届联合国大会上表决中国合法席位问题时,将改变立场,支持中国。
师:在此,就不得不介绍一个人: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在1971年10月,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会议大厅,正式参加第26届联大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表讲话。请大家根据乔冠华先生的这段发言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是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
生: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
师: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没有恢复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所占据。
师:所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合理且合法的,那此次中国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哪些有利因素呢?请大家通过下一个视频来归纳一下:
生:1. 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2.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材料3:美国的资料。(略)
师:为什么美国的霸权地位衰落,有利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生:因为一些一直追随着美国的国家会产生动摇。
师:此时,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附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请大家思考: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何意义呢?
生:对中国: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对世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发展与和平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师: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及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对一些在二战后一直就追随着美国的国家有着极大震动,这些国家中就有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国家——日本(等学生回答)。自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后,日本就加速与中国的建交谈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现在请大家思考70年代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大幅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生: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在国际上带来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师:随着中国与欧洲国家关系渐趋缓和,“熊猫外交”也有了新发展。1972年与中国建交的日本获赠一对大熊猫:兰兰和康康;1973年,在西方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法国获贈一对大熊猫燕燕和黎黎。1974年中国送给英国一对大熊猫佳佳和品品;1975年,中国又赠送墨西哥一对大熊猫迎迎和贝贝。
其实这些国家在地理位置上有一个特点: 1973 年 2 月,毛泽东在与基辛格的谈话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一条线”理论,即搞一条包括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到土耳其和欧洲的横线,这样“可以共同对付一个混蛋”。
师:请问这个混蛋指的是哪个国家?
生:苏联。
师:为什么要对付苏联?
生:因为中苏关系由于中印边界冲突和中苏珍宝岛战争达到冰点。
师:所以大家可以看出:70年代我国外交的发展,仍以应对战争危险、维护国家安全为基础,外交目标仍是维护民族独立。
可是这样的外交状态并没有长期持续下去,请问1976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文化大革命”结束) “文革”结束后,中国国内的“左”倾思想亟待突破。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带来了外交思想的转变。
师: 1978 年底,国家工作重心转向了经济建设,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根据新时期国内现代化建设任务的需要和国际形势的新发展,中国及时总结了前 30 年外交工作的经验教训,大幅度地调整和充实了对外政策,开创了全方位外交的局面。
请大家阅读教材87页的第三段,思考:我国开创全方位外交所奉行的外交方略是什么?
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师:1978年后,中国新时期的外交举措有哪些呢?首先想给大家看几幅图片,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中国在新冠肺炎时期捐给韩国的物资。
师:请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判断一下:我们为什么要给韩国捐赠物资?
生:因为韩国是我们的邻居。
师:所以中国此时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我们还给塞尔维亚捐赠了物资,塞尔维亚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这说明了什么?
生:我们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师:我们还给日本、法国捐赠了物资,这体现了什么?
生: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师:这体现的是教材上所说的中国新时期外交举措的第一点: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随着中国不断发展,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尽己所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前几日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就提出:疫苗若研制成功中国将向全人类提供,大家可以联想到新闻联播当中经常提的哪条举措?
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师:书上是这么说的:我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次全球抗疫可以只依靠中国的力量吗?(不行)背靠大树好乘凉,新冠肺炎期间,中国与世卫组织构架了全方位的抗疫合作,为全球防控新冠肺炎提供技术支持,而世卫组织是联合国的下属机构,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是这样说的:新冠肺炎是对多边主义的考验,战胜疫情,我们需要团结合作,支持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发挥核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向世界人民传递力量、希望与信心。
请问这体现出中国新时期外交的哪项举措?
生: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师:现在大家思索一下,中国的外交仅限于政治层面的外交么?(不是)你知道的哪些方面?(经济、卫生等)很好,这就是教材上所说的: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四点外交举措:
请大家看到第一点并且思考:中国只和社会主义国家或者说周边国家建交吗?所以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是全方位的。
中国对其他国家所实行的外交政策都是一样的吗?中国对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国家、美日、苏联(俄国)、欧盟的外交政策有着不同的层次,这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是多层次的。中国只有政治上的外交吗?在外交活动上除了有政治方面的交流外,还需要有经贸的交流、人文和文化的交流等,体现出中国外交呈现出立体化的特征。
师:总而言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最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请大家根据教材举出具体例子。
师: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中国70年代至今外交事业的发展,请大家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分组讨论两个问题:影响外交的重要因素有哪些?怎样的外交可称之为成功的外交?
生:重要因素: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国际形势……(问学生为什么觉得这个因素很重要,给出相应的论据)
师可以补充:国家实力:因为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增强才可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才可以和多国建交。
国家利益:外交活动的本质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虽然在近代,日本曾经两次侵略我们,但国家间的亲疏冷热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中日两国的建交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国际形势:中国50年代、7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政策是依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不断改变的。
成功的外交:依托国家实力,明判国际形势,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的外交就是成功的外交。
师:俄罗斯《专家》周刊说:现在所有人都想成为中国人的朋友。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说:没有一个亚洲国家愿意拒绝中国的拥抱。正如教材所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有一句老话:行大道,利天下【板书!】。在世界大变局与中国新时代相互激荡的大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将乘风破浪,坚定前行,书写更加精彩壮丽的篇章。
如今,“熊猫外交”也有了新发展:由于熊猫生存环境的恶化,并且担心国内数量非常有限的大熊猫日渐减少,自1982年后中国停止了向外纯政治性的赠送模式,许多国家纷纷通过各种方式邀请中国大熊猫去“访问”,中国也先后组织了数十次“大熊猫访问团”。
而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缘故,中国难以将足够的新鲜竹子运往加拿大,而且加拿大的动物园在疫情期间没法开张,不开张就没收入,没收入就养不起我们的大熊猫,所以访问加拿大的“熊猫外交官”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近期也要回国来了。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