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茉莉花

郭小清
小学
音乐
四年级
上学期
湘艺版
  • 318
  • 15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本套教材设计了一系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主题单元,从声乐、舞蹈、器乐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领略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并通过这样的系列专题向学生展示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本册教材的第一单元重点介绍了江浙地区的民间音乐,第一首便是享誉世界的《茉莉花》。《茉莉花》是一曲脍炙人口的民间小调,流传于江南、华北和东北等地区。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曲调各不相同,各具特色。教材上的江苏《茉莉花》是其中传唱最多的一首。这首《茉莉花》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于歌剧《图兰朵》中;谭盾创作的申奥宣传片中,也流淌着它的旋律。歌曲旋律抒情优美,情感细腻委婉。单乐段结构,乐句的安排富有特点:第三、四句歌词连成一气,在音乐中也很难从中剪断。休止符的运用,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表现出歌曲纯真而含蓄的音乐形象。



    教学工具

           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对音乐欣赏课的倾听还是缺乏耐心,对于乐谱知识的学习也不是很感兴趣。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比较好,好的音乐素材能吸引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应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给他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体验,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那些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可适当鼓励他们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而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民歌《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和表现歌曲细腻优美的江南风格。

    2、欣赏河北版的《茉莉花》,分别感受不同地区的风格特点;欣赏舞蹈和器乐改编版的《茉莉花》,充分感受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带给人们的不同艺术享受,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3、通过欣赏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茉莉花》,使学生感受和热爱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并将其发扬光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演唱时能准确把握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风格特点

                      2、使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

    教学难点:1、能准确把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特点,唱准、唱好。

                      2、能体会到休止符处进行换气处理的美妙。

    教学方法

                                           茉莉花

                              

                      唱花              赏花             传花

    教学过程

        1、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有一种花,又香又白人人,你们猜一猜是什么花?”

              生:栀子花,茉莉花......

        2、师:“是的,答案正是有着“天下第一香”之称的茉莉花。(板书)


    1、创设情境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向茉莉花:

                PPT展示江南风景及茉莉花图片,背景音乐为《茉莉花》)。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畅谈置身茉莉花丛的感受)


    2、学生练习呼吸及开嗓练声

             师:是啊,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那里有小桥、流水、茉莉、花香......现在,让我们慢慢深吸一口气,感受这花海的芬芳!

    再试着慢慢吐出来,跟老师一起:“又香又白人人夸”。

                (老师引导学生用闻花香式呼吸法唱“又香又白人人夸”这一句,伴随琴声依次调进行练声


    3、演唱歌曲及歌曲细节处理

        ①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词

            师:人人夸,还得具体夸,让我们跟着音频一起好好夸一夸----“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句是一模一样还是有点一样?(生:一模一样)是的,这两句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一模一样,但是在演唱时我们要注意不能只是简单地重复,而要有情感的递进,第二遍要将喜爱之情表达得更浓。

                   (利用多媒体教唱与老师的讲解更方便也更有效果)

       ②解决歌唱难点

          师:“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

               满树的茉莉花多么壮观,又是多么得惹人喜爱呀!你得夸呀!不单用嘴巴唱,表情也要丰富起来,跟老师一起从心底里赞美茉莉花,伸出大拇指来!很好。

             “让我来你摘下,送给别人家。”听到这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呢?

            (引导学生体会自己闻到茉莉花香,想摘花但又很小心、舍不得摘的心情从而解决换气问题。)

            让我们带着爱惜 、不舍与赞美茉莉花的感情唱第乐句。(认识附点四分音符注意气息要足声音不拖,一步步加深情感、带有生气地唱微笑着唱,体会那种美好以及对茉莉花深情的赞美。(随乐演唱歌曲)

    4、轮唱表现歌曲

          将所有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进行二部轮唱,注意声部平衡,感受旋律的流动性。




    1、欣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师:同学们,《茉莉花》可不是南方特产哦!河北也有很出名的《茉莉花》呢!那么河北版的《茉莉花》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两个版本的茉莉花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PPT出示河北版茉莉花的歌谱及音乐)

          引导学生从速度、歌词、情绪、语言、演唱方法等艺术要素出发,挖掘江苏和河北两首《茉莉花》的不同特征。

         师生总结:江苏的《茉莉花》委婉秀美、深情含蓄

                          河北的《茉莉花》明快有力、豪放直白

          师:是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不同孕育的音乐文化也不尽相同。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的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我们以后还要多学习,把我们民族的音乐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2、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师:由于江苏民歌《茉莉花》旋律婉转、优美,很生动的表现了茉莉花的特点,也富有东方特色。因此这首《茉莉花》早在18—19世纪就享誉全世界。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朵》中就以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为主题再现了神秘而美丽的中国。

          该剧讲的是中国元朝时的一个绝美公主图兰朵与当时流亡中国的鞑靼王子卡拉夫之间的传奇故事,这可是一个完全由外国人想象出来的东方爱情故事!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剧情。


    3、欣赏舞蹈版《茉莉花》和老师录制的古筝新曲《茉莉芬芳》片段;

          师:观赏完歌剧片段大家可能会觉得对《茉莉花》的旋律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大师在原来旋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和再次创作。使得茉莉花的旋律更加动听、形式更加丰富!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茉莉花》,请看----(播放舞蹈版《茉莉花》)

             艺术家们多才多艺,想象力丰富,更有大师创编了各种器乐版本的《茉莉花》,其中 就有古筝 改编后的新曲《茉莉芬芳》,老师请了个大师演奏,同学们睁大眼睛观看视频,小耳朵仔细听,你又是否能听出茉莉花的旋律呢?


          师:《茉莉花》深受中外人们的喜爱,因为其香、其韵、其神来自民间民族的土壤,这是它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茉莉花》如同一位使者,代表着友好的、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茉莉花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的艺术瑰宝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将来的学习中多多接触和了解民族音乐,将优秀的民族音乐传承下去!将《茉莉花》的美与香继续地传承下去!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