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本章课是继七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之后,进而对数据的分析。是一个关于统计的连续的学习过程。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对数据的集中趋势的分析指标。平均数作为小学接触的内容,放在本节课,更是一个容易代入的内容。教材由算术平均数引入加权平均数。由浅入深,由多个相同数据引出这个数据的权数概念。从而引入加权平均数。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加权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本节例题分析,充分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实际生活应用。100名同学身高求平均分,20个160,30个155,50个150,引入160,155,150这三个数据的加权平均数。让学生体会权数的概念。求8组数据的平均分和求这8组数据里面3个数的加权平均分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3中棉花的纤维长度例题,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例题。我们先计算出3中纤维的权重,再求这批棉花的加权平均数。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从数量的运算层面到质量的检测过程。
在初中数学统计初步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收据的收集和整理,以及统计图。有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所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尽量让学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达到教学目标。
1数学抽象目标
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计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逻辑推理目标
经历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数学运算目标
通过对有关平均数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计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加权平均数
1,概念:加权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当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时,加权平均数能更好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3,权的作用
权反映数据的重要程度,数据权的改变一般会影响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4,加权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加权平均数
学习目标
1.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会利用加权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问题: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简单介绍本组成员以及学习口号。老师将从小组介绍的3个方面打分,然后现场评比出哪个小组团队更出色。
小组团队 | 外貌10分 | 声音10分 | 内容10分 | 平均分 | 排名 |
1号组 | |||||
2号组 | |||||
3号组 | |||||
4号组 |
回顾算术平均数,师生共同计算出各小组的的算术平均分,比较平均分分的大小得出小组优胜排名。
提问:你们觉得这样的评分公平吗?那么我们今天学习另一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如果我们学好了这种方法,就可以来改变这种评分标准,也许小组的排名也会改变。
二、自主探究
第一回:阅读课本139-142页。
(小组讨论后回答下面的问题,回答问题一次加5分有辩论加10分的计分原则计算小组分数)
1,求100个身高数据的平均值,一般方法是怎样求平均值?书中是怎样计算这100名学生身高的平均值的?
2,加权平均数是否就是算术平均数的简便运算?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3,动脑筋题,学校运动会队列求100名学生的平均身高,书中说这100个数据的平均数等同于谁的加权平均数?
4,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是一回事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书本例题2中,3cm纤维长度的棉花质量为2.5克,这2.5克除以总质量10克表示什么?
6,通过自学课本,你怎么理解加权平均数?或则说你对加权平均数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自学补充材料:播放一段加权平均数的视频(洋葱学院微课视频)
师生小结:
1,权: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可以人为赋予的数值。它有时以比例的形式出现,有时以百分比的形式出现,有时甚至以质量的形式出现。
2,权数:权除以权的总数(质量与总质量的比)。权数之和为1。
3,加权平均数
a,从计算方面: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w1,w2,---,wn,则叫做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w1,w2,---,wn叫做这n个数的权,权除以权的总数叫权数。
b,从意义方面:数据的权能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
现在,给我们一个改变规则的办法,重新计算小组介绍得分:我们分别给外貌得分,声音得分,介绍内容得分以1:1:3的比例计算最后得分。
教师板书各小组的得分的计算过程。强调书写格式。
小组名 |
外貌得分 |
声音得分 |
介绍内容得分 |
加权平均分 |
排名 |
1号组 | |||||
2号组 | |||||
3号组 | |||||
4号组 |
第二回30分小测:(小组互相批改打分,当场计算出每个小组总分为该小组的测试成绩得分)
1.小王参加某企业招聘测试,他的笔试、面试、技能操作得分分别为85分,80分,90分,若依次按照2∶3∶5的比例确定成绩,则小王的成绩是多少?(计分规则:列式4分+结果4分+格式2分)
2.晨光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桐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95,90,85.小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计分规则:列式4分+结果4分+格式2分)
3.某公司欲招聘公关人员,对甲、乙两位应试者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1)如果公司认为面试和笔试成绩同等重要,从他们的成绩看,谁将被录取?(计分规则:列式2分+结果2分+格式1分)
(2)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成绩应该比笔试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计算甲、乙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谁将被录取?(计分规则:列式2分+结果2分+格式1分)
第三回、评比本节课小组表现(各小组计算出自己小组本节课的最后得分)
我们根据a小组介绍最后得分,b第一回回答问题得分,c第二回小测的得分的三组数据按1:5:4计算最后得分并评比出本节课最佳小组。
第1组 |
第2组 |
第3组 |
第4组 |
权 |
权的总数 |
权数 |
|
介绍得分 |
1 | 10 |
0.1 | ||||
自学答疑得分 |
5 | 0.5 | |||||
小测得分 |
4 | 0.4 | |||||
加权平均分 |
教师使用计算机Excel软件计算结果并和学生计算结果核对。(向学生推荐Excel软件,鼓励学生课后自学此软件的统计功能)
三、总结反思,共同提高
1概念:加权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
3 权的作用是什么
4加权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若各个数据的权相同,则加权平均数就是算术平均数,因而可看出算术平均数实质上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例.
区别:算术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和除以数据个数,加权平均数是指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即各个数据的权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上与算术平均数有所不同.
四、作业布置
书教材142页1,2题。147页第3题
五、教学反思
通过生活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利用数据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关注学生亲身体验。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的活动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