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13 命运的羔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

黄玉姣
怀化市铁路第一中学
高中
语文
必修 下册
人教部编版
  • 638
  • 51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是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小说。与过去教材编排的方式不同,新教材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组合在一起做群文阅读。其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传》七十一回本第十回,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致,善于在情节的发展中塑造人物性格。第十回在《水浒传》当中的位置非常重要,通过描写林冲性格的转变,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本质。《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的经典作品,本文的写作背景是十九世纪90年代末,俄国新的革命浪潮正在酝酿,面对日益壮大的革命力量,沙皇政府极力加强反动统治,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压抑恐怖的氛围中。作者通过塑造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揭露和批判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朽及其对人们思想的毒害性。根据单元提示,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知人论世,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要了解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现创作意图,品味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欣赏小说不同的风格类型;学习用读书提要或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借鉴小说技法进行创作。依据温儒敏教授提出的“如何使用统编教材的五点建议”,我们备课时应该根据“学习任务群”所提示的“任务”去组织教学,同时关注“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的变化,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学工具

    生在初中阶段就学习了鉴赏小说,对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些鉴赏小说的方法并对本文节选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也能大体把握。组织本课教学时,教师如果只是停留于对课文的情节、动作、语言、心理等的逐条分析上,可能会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而使学生毫无兴趣;若能够抓住一点,立足文本,深入挖掘,则能激起学生主动探求的欲望,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继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是学习该篇的第三课时,在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和初步了解人物形象的情况下,重视学习活动的安排和问题的设计,来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讨论分析林冲和别里科夫身上“羔羊”的特征和他们成为“命运的羔羊”的原因。

     2. 探究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走向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分析林冲和别里科夫成为“命运的羔羊”的原因。


    教学方法

         

                                   软弱

    羔羊           保守           封建专制(命运)

                                   奴性

                       


    教学过程


    命运的羔羊——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群文阅读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讨论分析林冲和别里科夫身上“羔羊”的特征和他们成为“命运的羔羊”的原因。

     2. 探究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走向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问:同学们,通过前面的阅读,我们对林冲和别里科夫两个人物应该是非常熟悉了,如果用动物来形容他们,你觉得他们分别是什么动物?

     学生1.: 我觉得林冲应该是豹子,《水浒传》当中他被人称为“豹子头”,“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武艺高强,身手敏捷。他曾是八十万禁军总教头,统领一批虎豹般的勇猛之士。还有最后杀陆虞侯等人的时候挺“狠”的。

    学生2:我觉得别理科夫像一只袋鼠,他这个人总是畏畏缩缩,每天把自己包裹起来,封闭保守,就像是袋鼠仔仔藏在口袋里一样。

    学生3:我觉得别理科夫像是刺猬,刺猬胆小易惊,非常孤僻,别里科夫正好也是这样,胆小怕事,保守封闭,刺猬身上长了很多刺,就像别里科夫辖制和影响其他人。

    师:谢谢几位同学大胆发言,给我们的课堂开了个好头啊。

    有人说:林冲和别理科夫有很多的共同点,他们都像“羔羊”,同学们同不同意这个说法?他们是不是羔羊呢?(板书:羔羊)我们将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两场自由辩论,第一场是:林冲是不是羔羊?第一到第四组的同学为正方,正方观点:林冲是羔羊。第五到第八组为反方,反方观点:林冲不是羔羊,第九组同学小结给出结论。

    第二场是:别理科夫是不是羔羊?第一到第四组的同学为正方,正方观点:别里科夫是羔羊。第五到第八组为反方,反方观点:别里科夫不是羔羊,第九组同学小结给出结论。

    在自由辩论之前,给双方选手两分钟时间讨论交流

    (二)讨论交流

    立足文本,找出支持你方观点的依据并讨论交流(时间两分钟)

    (三)辩论

    1、林冲是不是一只“羔羊”?(要求:结合文本分析,做到有理有据;时间三分钟)

    正方学生1:隐忍软弱:妻子被人调戏,他忍气吞声;白虎堂被陷害,他也隐忍不发,他就是一直软弱的“羔羊”。

    反方学生1: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武艺高强身手了得,跟“羊”也相差太远了吧。

    正方学生2:他是逆来顺受的,听说陆谦等人从京城来,与高太尉有关,来的“不尴尬”,他买刀寻仇,“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心下慢了;来到草料场看到“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憾,摇振得动”,便想着“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跟羊一样温顺。

    反方学生2:他一开始是隐忍的,但是他后面也有奋起反抗,杀了陆谦等人,然后走向梁山,还有他最后杀人的那种“狠”,哪里是羊?

    正方学生3:奴性十足:忌惮上司,怕惹事,被陷害刺配到沧州,他竟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反方学生:不管怎么说他最后都反抗了

    ······

    第九组总结:林冲是一只“羔羊”,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逆来顺受,忍辱负重,最后的反抗是被人一逼再逼不得己才做出的选择,最后被迫上梁山也不是他想要的,而且林冲最后随着梁山好汉被招安,在攻打方腊之后得了风瘫去世了,整个人生是很悲惨的。

     

    第二场:别里科夫是不是一只“羔羊”?(要求:结合文本分析,做到有理有据;时间三分钟)

    正方学生1:我觉得他是的,他孱弱不堪:每天没精打采、脸色苍白、垂头丧气,像羊一样柔弱不堪。

    反方学生2:我觉得他不是,文章里面说别里科夫让老师们都害怕,还逼着学校开除了两个学生。

    正方学生2:他胆小怕事:每天都怕出乱子,战战兢兢,什么事都怕,通宵做噩梦。

    反方学生2:从文章里面我们看到别里科夫总是压得其他人透不过气,学校的教师们都怕他,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十五年,甚至辖制了全城,对别人都产生了威胁,这样的人怎么算是“羊”呢”

    正方学生3:他保守、僵化、奴性:歌颂过去,惧怕变革,极力维护现行秩序,做沙皇制度的卫道士。就像羊,反应迟钝,动作慢,服从主人。

    ··· · · · 

    第九组总结:别里科夫是“羔羊”,他辖制别人,是因为怕别人出乱子,然后传到当局的耳朵里,他自己每天担惊受怕,怕出乱子,他自己也被上面的“当局”辖制了,而且他很可怜,最后因为受了惊吓然后死了,他不就是统治者驯化的一只羔羊嘛。

    教师总结:不幸的人总是相似的,他们两个人物身上软弱的成分大于反抗,面对打击和压迫,大多数时候是软弱的、顺从的、甚至是害怕的,就像是一只关在羊圈里待宰的“羔羊”。

    (四)思考与探究

    思考:林冲和别里科夫是怎样成为“羔羊”的?(立足文本,从人物个性、思想观念、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

    1、          自身的个性:他们自身是软弱的、顺从的,只想平平静静、安安稳稳地过现在的日子。生活中的风波是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没有做好准备去应对的,一旦遇到风波他们就措手不及。(板书:软弱)

    2、          思想观念:他们俩都是专制统治下的顺民。林冲安分守己,信奉忠君思想和等级制度,只想安安稳稳好他的忠臣良民。别里科夫也是忠于沙皇和当时的专制统治和等级思想。等级观念和奴性已经渗透到他们的骨子里,根深蒂固,难以摆脱了。(板书:奴性)

    3、          无论是个性还是思想观念都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的影响。

    林冲和别里科夫所处的都是封建专制社会,其中“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自区域内建立邦国,分封而治,社会等级森严。专制就是君主独自掌握政权,凭自己的意志独断独行,操纵一切。封建专制社会的特点就是专制、强权和严格的等级划分。封建专制社会中,生产资料都掌握在统治者手中,人们只有服从统治者才能获得一小部分生产资料,才能生存下来。强权、专制往往与屈从、奴性并存。林教头和别里科夫骨子里的那种守旧和奴性的思想, 都是封建专制毒害的结果。(板书:封建专制)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一种合群的动物”,社会环境和制度决定了身在其中的个体行为。

    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来进一步了解封建专制制度。

    生活在封建专制社会里的林冲和别里科夫,面对专制和强权,他们或选择顺从,或从顺从到反抗,但在强大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压迫下,他们的反抗是无力的,是不能改变自身命运的,他们最后的结局都很悲惨。可以说,他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自身的命运早已经被安排好了。(板书:命运)

    (五)拓展延伸

    他们如果出生在我们这个时代,还会成为“羔羊”吗?

    学生:不会,我们这个社会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生在最好的时代,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我们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板书:

                                          软弱

    羔羊          保守           封建专制(命运)

                                       奴性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