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刘山兰
良田镇小学
小学
语文
三年级
上学期
人教部编版
  • 411
  • 15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本文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祖国河山”,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根据新课程标准语文要素之间需落实默读、带着问题读课文、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词语、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切都是为了给本单元习作要求“围绕中心意思写”做准备”。但是本文篇幅不长,课后作业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此在课文教学时宜用朗读的方式进行,读准字音、读好文中较长的句子。

      本文以季节变换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结构清晰。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树多的特点。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写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四季:春天里嫩绿的叶子、融化的积雪、淙淙的小溪可爱的小鹿,都富有生机;夏天里葱葱茏茏的树木、乳白色的浓雾、蓝蓝的天空、各色的野花,色彩斑;秋天里有飞舞的落叶、山葡萄、榛子等,一派丰收的景象;冬天里有张望的松鼠、躲蔵的紫貂和黑態。等待着春天的来临。第六自然段,用“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对全文作了总结,再次点明小兴安岭景美物丰的特点。其中,第二至五自然段都以描写树木开头,照应了第一自然段中的“绿色的海洋”。

      课文用词准确生动,富有美感。比如,“抽出”一词将春天枝条快速生长的样子描绘得形象直观。“葱葱龙龙”“严严实实”和“封”,表现了夏天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写出了物物生机:“浸”写出了被浓雾笼罩的整片森林宛如仙境一般的美“献”体现了小兴安岭物产的丰富,尽显“巨大的宝库”价值所在。文中的语句表达富有变化,充满情趣。比如,“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把小鹿的机灵可爱写得特别形象:松鼠“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短短的文字就把鼠期盼春天的可爱形象勾物出来了,为冬天的小兴安岭平添了几分生气。课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夏日林海的照片,一幅是冬天森林的照片。插图与课文情境融合,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之美。

    教学工具

         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结合上期的学习表现,本班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高,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十分喜欢语文,大部分学生喜欢或者比较喜欢学习语文,只有几位学生不太喜欢语文学习,除了这几位学生生字的学习需要老师指导外,其他的学生都能借助拼音、字典、课外学习资料自学生字。但是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其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知识的难度和广度都增加了,尤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分析能力很欠缺,表现在: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语需要进一步的训练和指导;概括能力不强,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需不准确;对课文中一些优美词语的理解、感悟不是很到位。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平时有意识地去培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受到美的熏陶;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老师:上节语文课,我们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谁来说说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谁再来说说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指名回答)

    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花园、大宝库呢?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并书空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感悟。

     听课文录音,划出具体描写景物的段落和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句子。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在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哪种景物?说说你的理由。

      (1)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 学生说树木时,教师适时引入:春天到了,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抽出”是什么意思?(长出)那么课文为什么不用“长出”,而用“抽出”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多媒体播放树木抽芽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抽出”感受树木快速而有力生长的情形。)


      

      预设2 学生说积雪和小溪时,教师适时指导学生用前面的小妙招进行多种方式朗读。

        朗读小妙招:

              

      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从“融化、汇成、流着、涨满”这几个词语想象画面,体会小兴安岭的春天从冰雪融化到溪水潺潺的变化,感受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多种形式朗读在:指名读、齐读。)

        

       预设3 学生说小鹿时:教师引导:课文中的小鹿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看自己的影子的?(高兴)你是从哪一个词语感受到的呢?(欣赏)。


      (2)练习朗读第2自然段有神,指导读好长句子。

      

      a.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男、女分读。教师点评。

      b.老师读,学生做动作。师:听着你的读,老师感觉我们班来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鹿。

      3)学生观看《小兴安岭的春天》的视频,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描述景物。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段的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第3-5自然段。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完成老师发的3-5自然段学习卡。

         

      2.利用“教育101”"西沃授课助手“展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成果。

      3.你最喜欢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伺机指导点拨。)

      1)预设喜欢夏天。

     (1)你觉得小兴安岭夏天的景色怎样?

     (2)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预设1 学生说到树木时引导:“夏天......天空”(注重长句子的教学)

      a.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利用“结合上下文(黄横线的词语)”的方法理解“封”表现出的树木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的景象,体会用词的准确。

      b.师:夏天的小兴安岭树木长得多么茂盛啊,遮蔽了天空,挡住了人们的视线,现在就让我们用充满了生机勃勃的语气跟着音乐读一读这句话吧,一边读一边想象注意突出“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挡”等词语。

      预设2 学生说到“雾”时,“整个森林在乳白色的浓。”“整个森林在乳白色的浓。”多媒体出示森林被云雾笼罩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浸”这个词,体会用词的形象生动。)

      预设3 学生说到“阳光”时,抓住“穿过”再次体会树木的繁茂,并利用图片直观展示。

      预设4 学生说到“草地”时,通过抓表示颜色的词语,体会草地百花盛开、五彩缤纷的美。并用图片帮助理解“大花坛”。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①朗读小妙招:注意语气、表现感情、突出关键词句。

      ②学生配乐朗读。

      2)预设学生喜欢秋天

      (1)预设1 学生说到“树木”时,引导学生先通过“苍翠”体会松柏的美丽,再引导学生说说还会有哪些树,如:火红的枫树、金黄的银杏树等等,通过色彩想象秋天层林尽染的画面,最后,通过播放视频直观感受。

      (2)预设2 学生说到物产时,通过朗读理解“物产丰富”;着重指导对“献出”的理解,体会森林的热情、慷慨、无私。

      3)指导配乐朗读本段,再次体会秋天的美丽。

      4)预设学生喜欢冬天

      (1)通过“刮”和“吹”的对比感受小兴安岭冬天的寒冷。

      (2)关注小动物们不同的过冬方式,通过“捕捉”“舔”“散散步”感受大雪覆盖下的小兴安岭也蕴藏着生机,小动物们十分可爱;通过“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体会小动物们期盼春天快点到来的心情。

      (3)播放视频,直观感受小兴安岭冬天的美丽。

      (4)有感情地自由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齐读第6自然段。

      2.想一想:第六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四、说一说  如果到小兴安岭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举手回答叙述,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

      师生共同总结这篇课文主要围绕第六自然段描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是一座大花园、大宝库,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六、作业:教材第83页“选做”。

      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

      建议:可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仿照课文的写法,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季节写一写。行文时注意围绕一个关键语句(中心句)来写哦!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