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谭敏
周南实验中学
初中
生物
七年级
上学期
人教版
  • 721
  • 17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对于本章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一节介绍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在了解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再进步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相关知识内容减少了,难度要求降低了,不必再次学习组织、器官、系统的定义,也不必介绍系统这个层次了,因此,授课的内容安排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所以本节课先介绍器官,再介绍构成这些器官的组织,也是符合认知逻辑的;同时从学生熟悉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入手,从器官到组织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认知过程,与前面学习的动物结构层次认知相反,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这种双向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教学工具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动物体结构层次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借助实验材料番茄,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介绍高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同时这个阶段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学中,传统的讲解、传授枯燥的科学知识,学生不仅不感兴趣,而且教学形式使学生被动机械记忆,学生难以理解与运用。

      本课尝试采取“激•探•创”的教学模式,借助101教学平台开展翻转课堂;从课前、到课中和课后,以学生熟悉的番茄贯穿整个课堂,借助希沃软件、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猜想推理→实验验证的方式,同时运用比较和分类的科学方法在探究植物组织类型和特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现教学的目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知道各种组织都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并理解不同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差异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与功能适应观】。

    2.生命观念:说明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并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统一观】。

    3.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通过生活体验→猜想推理→实验验证的激探创模式,同时运用比较和分类的科学方法在探究植物组织类型和特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4.社会责任:通过博物馆制作科普植物标本、提高作物产量等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担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

    教学难点:

    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人体的结构层次:                                                       

    动物体的四种组织:       组织、     组织、      组织、      组织。

    2、登录101智慧课堂,完成《植物体结构层次》《植物体五大组织》两个微课的自主学习,并完成以下作业:    

                                                                                 科普馆的任务挑战书

    长沙市科普馆近期将开展植物科普活动,旨在向长沙市民普及植物科普知识,提高市民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的意识,现特向咱们周南实验的孩子们征集作品,被选中的优秀作品将会发放特权卡,并获得植物小博士称号。作品要求:根据课前的微课自学,用A4纸绘制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图,图中体现出你从自学微课(2个)中获取的知识,注意包含以下内容:

    1)绿色开花植物(某一种植物)包括六大器官,组织等结构层次

    2)微观结构可以通过放大的形式画出

    3)注意内容的准确和科普性

    4)画出的作品拍照发在讨论区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信息技术使用及分析

    一、课前导学,激发兴趣

     

     

     

     

    1、温故知新

     

    填写导学案关于上节课动物体结构层次相关知识

    复习上节课知识,为本节新课知识做铺垫

    通过手机端拍照上传学生的答案

    2、微课导学

     

     

    课前登录101智慧课堂,完成《植物体结构层次》《植物体五大组织》两个微课的自主学习

     

     

    翻转,先学后教

    通过101教学平台,学生在课前使用平板进行微课的学习,并绘制植物体结构图拍照上传,检测其学习效果。

     

     

    二、教学过程,探究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探究活动一:绿色开花植物六大器官

     

    通过白板,提供西红柿植株图片,辨析植物体六大器官及其主要功能

     

     

    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植物体的构成(六大器官)

     

    白板的拖拽功能:学生将对应器官名称拖拽到植株相应位置;

    白板图片放大功能:帮助学生观察果实里面的种子。

     

     

     

     

    探究活动二:小组探究,宏观初识植物体的不同组织

     

     

     

     

     

    探究西红柿(果实)的组成:1、首先,咬一咬果实外面的表皮,尝一尝,想一想它的功能是什么?2、咬开西红柿,观察果肉和白色筋络3、尝一尝果肉、白色筋络,想一想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通过实物品尝感受西红柿的果实由不同组织构成。通过从组织的结构上来分析其功能,懂得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小组交流探讨,利用白板计时器3分钟。

     

     

     

     

     

     

    探究活动三:微观认识植物体的不同组织特点及功能并探究其分布

     

     

     

    根据101智慧课堂里提供的“知识加油包”,归纳五大组织分布、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填写导学案)

    学生通过平板上老师提供的番茄的各组织的微观结构图和文,归纳总结出植物体的五大组织相关知识。

     

    通过希沃白板提前制作素材包,利用101平台传送给学生,学生利用平板进行学习。希沃白板可以插入视频、音频、动图等,方便学生学习。

    利用希沃白板手机端拍照上传学生导学案上的学习成果。其他学生在一体机上用红笔标注有异议的地方。

    三、生物体是一个整体

    植物体由各个器官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借助增强现实技术(AR),带着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了解植物体内部,特别是营养物质的运输。

    突破本节课难点,让学生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统一观】。

    借助增强现实技术有效的突破了这个难点,它能带领学生从植物体的宏观到微观进一步了解本节课的相关知识,而且学生的兴趣度和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

     

    四、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重点知识

     

     

    利用思维导图小结本节课的知识

     

    班级优化大师随即抽选学生进行知识小结

     

    利用白板思维导图工具提前制作本节课思维框架图,利用遮罩功能将部分重要知识隐藏,学生来进行填写

     

     

    、联系实际, 创新应用

     

     

     

     

     

    你知道番土豆吗?它是一棵既结番茄又长土豆的植物。

     

    原创关于番土豆的材料分析题

     

     

     

    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利用希沃蒙层功能展示答案。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