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角的度量

邓巧苗
湖南株洲石峰区曙光学校
小学
数学
四年级
上学期
人教版
  • 643
  • 36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相关内容。教材采用比较两个角大小的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出示新的探究任务,接着认识度量单位、量角器,探索量角的方法,进一步明确量角的步骤。“做一做”和部分习题多是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巩固度量方法,加深对角的大小的印象,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工具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直观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以及抽象出角的概念后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学生能通过观察或用直角三角尺上的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但一个角到底有多大,具体是角的度量工具是什么,度量单位是什么,怎样去读所测量的角的度数,怎样去度量一个角。这些都是学习角的度量一个难点。教学前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量角需要量角器,但对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却不甚了解,并且有相当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培养。角的度量的学习接下来学习角的分类、三角形的分类、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的绘制等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微课学习,了解角的单位,初步建立1度角的表象,通过观察认识量角器。

    2、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技能,会用量角器量角;

    3、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1度角及一些常见度数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学习难点:正确选用内外刻度,用量角器准确量出角的度数


    教学方法

                                                              角的度量

    量角器: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量角的步骤

        中心点                  顶点

        0刻度线             一条边

        读数                   另一条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并提问关于角,你都知道了什么?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有直角、锐角和钝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等等。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40页∠1和∠2图。

    提问:你知道哪个角大吗?

    继续追问:“你知道∠2比∠1大多少吗?”

    学生交流,怎样才能比出∠2比∠1大多少,讨论发现用各种方法都不能准确的知道∠2比∠1大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

        在电子白板上拖动两个角把两个角的顶点、其中一条边重合,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感知点对点,边对边比较角的大小。

    引出:其实角是可以度量的,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这两个角的大小,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揭示课题:角的度量)

    2、问题探究,建立1度角的表象。

          (1)认识度量单位,建立1角的概念。

    启发思考:度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度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那么度量角的大小也需要单位,请同学们想一想: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样子的?

    大家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用多媒体微课说明:把圆平均分成360等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板书:1度,1

        (2)认真观查1角的大小,有什么感觉?在让学生认识1度的角时,多媒体演示补充有效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1度角的实际大小的表象。

    用课件动态演示5度角、10度角的形成,让学生了解5度的角就是由5个1度的角组合起来的。

    3、认识量角器。

       (1) 我们认识了1的角,一个包含有多少个1度的角,它就是多少度。我们把很多个1度的角拼起来,放到角上比一比,数一数就能知道这个角有多大了,对吗?老师把180个1度的角拼起来做成一个工具,你看看有什么感觉?简化一下,要是能标上数据就更好了,展示量角器课件演示

    请大家仔细观查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补充并小结归纳:

    中心点。

    ② 认识零刻度线、90刻度线。

         ③认识内外圈刻度,读一读,引导学生观查内外圈刻度,找找有什么不同。

         ④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量角器里的各个部分。老师说量角器上的名称,两个两个同学一起指一指在哪个位置。

    2)在量角器上构建角。

    ①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到1度角吗?你能找到10度的角吗?

    请学生在量角器上摆一个40度的角(用活动角在教具量角器上摆一摆)。(初步感知量角的方法

    交流:你是怎么找的?怎样找最快?(一条边在零刻度线,另一条是指向40的刻度线)

    ③同桌之间一人说度数,另一人在量角器上找角。(注意多种方法的比较,区分内外刻度)

    4、探索度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一个互补角,让学生辨析用量角器量角时读内圈刻度还是读外圈刻度的方法。

      同学们,有一个问题老师一直在思考,为什么量角器上要设计内外两圈的刻度呢?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情况下读内圈刻度,什么情况下读外圈刻度。

    2)看量角器上的刻度,读出每个角的度数(数学书41页做一做第1题)

    (3) 回顾整理再次感知量角的步骤: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在用活动角量角器上用摆角;看量角器的刻度读出角的度数,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用量角器量角时,角在量角器上的位置都有什么共同点?(板书:中心点,0刻度线……)

      (4)对齐以后怎么读出这个角的度数呢?你有什么好方法?

    让学生自主尝试度量教材第40页的∠1,并标上度数。量完后小组内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角的度量的步骤。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以下几种典型错误的同学,但不急于纠正。请学生上台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一个同学说,另一个同学摆;再请几个同学补充。

      预设可能出现的错误情况:   

         量角时,量角器中心点和角的顶点没有重合。

        量角器零刻度线与角的边没对齐。

        看错了刻度,应看里圈,却看外圈刻度了;或者应看外圈却看里圈刻度了。

    5利用电子白板中的数学工具——量角器演示一遍度量角的方法,做一次示范。

    (6)全班一起梳理量角的方法,完成板书。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学生自主度量教材第40页的∠1和∠2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回应课前引入“∠2比∠1大多少”这一问题。通过让学生度量,计算出∠2比∠1大的度数

           (∠2的其中一条边设计得比较短,学生在测量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好读数的困难,探讨解决的办法,适时用电子白板上的角演示,把角的一条边延长,不会改变角的大小。进一步巩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张开的宽度有关系。并指导学生在度量角的大小时不好读数就可以将边延长。

    3、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3题(作业单,自主量出角的度数,先自己测量,再在小组内互相检查,帮助一下量的不准确的同学。最后选择一让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来边说步骤边展示,再一次巩固度量角的方法。

    4、遮住角的其中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角的度数。

    第一幅图遮住中心点的位置,能看到两条边的一部分,但能清楚的看到其中一条边对准了0刻度线;第二幅图只显示其中读数的那条边,对齐0刻度线的那条边完全被遮住。

    四、总结课堂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用量角器要怎样量角?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