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民歌,G大调2/4拍子。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它由六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三乐句是严格地向下模进;第四、六乐句是完全重复;第五乐句是歌曲的对比乐段。歌曲中使用“特啦……”这一很有特点的衬词,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能感知音乐的乐句,并能运用体态律动做出相应的反应。《土风舞》是一首捷克的民间舞蹈,抓住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律动的过程中使学生聆听、熟悉歌曲,同时表现出《土风舞》热烈欢快的舞蹈风格,并能准确有感情的演唱出歌曲。
1.能听辨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学会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的声音演唱《土风舞》。
2.在声势律动中感受“切分音符”的节奏特点,能准确地找到并表现出切分节奏中的重音。
3.通过集体舞表演,了解捷克的民族风情及土风舞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能够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土风舞》。
教学难点:
歌曲中切分音节奏的听辨与正确演唱。
土风舞
切分节奏 X X X
一、音乐律动
多媒体课件播放捷克民歌《牧童》音乐,学生随音乐进行律动。
二、感受切分节奏
层次一:节奏接龙
X X X X
层次二:切分接龙
X X X X X X
游戏要求:第一,要尽可地一个接一个不能间断。第二,要有一个恒拍节奏跟随游戏始终,避免速度越来越快。第三,要配合声势动作一起进行。
(设计意图:语言节奏游戏是学习节奏的一种很好教学方法,也是奥尔夫教学法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法,所以在课的前半部分我采用了语言游戏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切分节奏开始体验与感受切分节奏的特点。此外这个还有有两个目的,第一用游戏的方式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以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开始一节课的学习。第二是对学生节奏的听力、反应能力的训练)
层次三:表现切分
1.律动找切分
教师示范律动,学生说切分节奏出现的次数。(6次)
2.表现切分
学生跟着教师的律动拍出6次切分节奏
三、歌曲教唱
1.律动感知乐句(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
①教师示范
提示:第一乐段每一乐句转换一个方向
如:第一乐句(向右)、第二乐句(向左)、第三乐句(向右)、第四乐句(向左)
②学生表现乐句,律动转换方向
③师生配合,跳简单的土风舞舞步
邀请舞伴完成舞蹈,继续感知乐句的划分。
④乐段2的动作变化
感受乐曲乐段的划分
⑤生生配合,跳土风舞
(设计意图:这些环节运用了律动教学法,让学生凭听觉找到切分音、重音位置、乐句、乐段等,再通过律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作品的结构)
2.曲谱教学(课件出示曲谱)
在音乐中找切分音(课件用黄色色块标记出切分音)
唱切分音
师生接龙唱歌曲的曲谱(课件用色块区分师生演唱部分)
3.歌词教学
①听《土风舞》第一段歌词
思考:这么欢快的音乐,人们在干什么呢?(唱歌跳舞)
为什么跳舞?(庆祝丰收)
②复听第一段歌词。
思考:歌曲中有一段歌词反复唱两遍?为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第二遍欢快的情绪更热烈,演唱的力度要逐渐加强,随着老师一起表现出第二乐段重复时力度的变化。将整个乐曲推向高潮)
③听教师范唱第二段。
思考:为了庆祝丰收,人们欢快的唱着歌儿,跳起舞来,越来越多的人们也都被吸引过来,你们听,人们还进行了什么表演?
(引导学生感受捷克人民庆祝丰收和过节,男女老少一齐唱呀,跳呀,弹琴、奏乐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④.自主学唱,教师指导学生的声音
⑤.记忆挑战游戏,分三轮进行背唱歌曲的歌词(课件运用自定义动画功能隐藏部分歌词)
⑥随着教师的指挥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在本首歌的学唱环节,我主要是从乐曲的旋律入手,让学生找出自己觉得最欢快的一个乐句,在并指导唱旋律将乐曲欢快的节奏和情绪表现出来,并设计了力度对比演唱及深入了解歌词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更能体会到力度变化能让歌曲更生动,更能体现现出切分节奏的推动性以及感受《土风舞》这首歌曲所要表现的热情、奔放,庆祝劳动收获的愉快情绪。同时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记忆挑战的游戏中,将歌曲的歌词背出来,为后面的边唱边跳,完整表现土风舞做准备。旋律接龙演唱与歌词记忆挑战游戏运用多媒体课件更好的辅助教学。)
四、观看捷克土风舞,聆听捷克民歌,了解捷克民俗风情。(课件播放捷克民俗风情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
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土风舞一词是由英文Flok Dance翻译而来的,源自非洲,是一种富有乡土风味的舞蹈,旋律欢乐,节奏较欢快。跳的时候,所有的人围成一圆圈,没有男女老幼之分,表现了人们庆祝劳动收获的愉快心情;流传到世界各地,形成了各个地方特色的舞蹈。
五、集体舞表演
边唱边跳《土风舞》
(可尝试加入邀请舞伴声:“来!来!”“嘿!嘿!”等,学生自由的唱歌、跳舞、拉琴,吹奏,表现出一幅热闹非凡庆祝丰收的场景。
(设计意图:《土风舞》原本就是捷克的集体舞蹈,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后带着新的体验回归到歌曲中,快乐地参与集体舞。不仅是对整首歌曲的整体感受,也能体现出“从音乐中来,回到音乐中去”的教学思想。)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