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胡小兰
莲湖小学
小学
语文
三年级
下学期
人教部编版
  • 321
  • 9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我们奇妙的世界》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彼得.西摩以简洁、清新的语言呈现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奇妙大自然。文章结构清晰,第一自然段总领全文,揭示“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接着以“你看天空的珍藏——”“你看大地的珍藏——”两句话顺势牵引读者的视角,将主体内容分为两部分每个部分一个自然段描述一种事物,维度多,描述少,非常有特色;最后以“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总结,呼应开头。“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要素为“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主要从“构段”层面引导学生去体会。而本单元首次从“谋篇”层面让学生纵览一篇文章的结构。由于是第一次,所以课文“总分总”结构较为明晰,主体部分内容以并列形式呈现。可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出文章的脉络。教学时,可先了解学生对思维导图的了解程度,适时引导,有机整合。本课教学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到自然的活力,品味课文形象化的表达,并联系生活进行模仿、迁移。课后小练笔要求先体会从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的美,再自己试着找一找,写一写。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学生在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和语文园地四中已经接触过,课上可配乐播放一组图片:挂着柿子的柿子树、照在窗户上的晨光、雪花飘落的树梢……将学生带回生活情境,再自由说一说生活中奇妙的场景,通过评价引导学生用比喻的方式表达日常事物的美。


    教学工具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概括事物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时期。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能发现文章构段的秘密,但在描写事物时不善于组合材料,从多方面描写事物。从前期的调研来看,大部分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能将文章篇章构段划分清楚。从字词方面来看,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认字的能力,对于掌握“呈、雕、幻、辉、芒、剑、型”这六个字没有很大的难度。词语“呈现”“领略”的后鼻音部分学生没有发准,“蔚蓝”“变幻”易读错,“桅”这一见面字较陌生。在预学单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学生在书写“幻”字时容易将幺部写成绞丝旁,在写“呈”这种横画较多的字时,横画易出现不均匀的问题。从朗读方面来看,一些长句子没有注意停顿和连读如第四、七自然段学生读起来难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呈、雕等8个生字,会写“呈、幻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天空和大地的珍藏;

     4.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尝试从几个方面列举大海的珍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天空和大地的。

    教学难点:

        结合图片与生活经验,尝试从几个方面列举大海的珍藏。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1.出示单元导读,说说主要单元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点。

    师:进入每单元的新课学习前,我们通常会从单元导语页开始,谁来读读?

    生: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师:从单元导语页中,你知道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吗?

    预设生1:这个单元需要我们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预设生2:还需要我们学会“初步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2.小结:简单来说,学习整个单元的课文,要学会从多方面感受事物,逐步掌握多方面写事物的本领。让我们带着这两个学习任务进入第七单元的学习。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国作家彼得.西摩的《我们奇妙的世界》(齐读课题)



     1.读好词语

     PPT出示第一组词语:呈现   领略  雕饰  蔚蓝  变幻

    师:通过预学单,老师知道你们有很多困惑,现在老师已经大家的困惑进行了梳理,发现这些词语同学们读不准。谁来读一读第一行?

    师进行评价交流,强调读好后鼻音的字。

    (1)结合生活经验,请生说说对蔚蓝一词的理解。

    师:谁来读读第二行?蔚蓝是怎样的蓝?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小结:蔚蓝是像晴朗天空一样的蓝,通常我们会说蔚蓝的天空,蔚蓝的大海。

    (2)区分“变幻”“变化”

    师:这一组词语同学们还不大会区分。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区分的?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进行小结:月亮由缺到圆,由圆到缺,这是变化。云彩的颜色和形状的变是没有规律的,这样的变就叫变幻。追问学生: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变幻的?

    2.读好短语

    PPT出示第二组:各种形状的卵石  三桅小船的模型   房檐上垂下的冰柱  圆润的鲜红色的樱桃           

    师:通过预学,同学们反映这些短语读得不顺畅。像这样的长短语,我们要读好它,最重要的是找好停顿。看老师画好的停顿线以及连读,停顿的时候稍停,音气连;连读的时候速度稍快。请你们试着读一读。

    根据学生的朗读相机指导。

    3.读好长句(教学“呈、幻”两个生字)

    1读好句子

      PPT出示: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师相机进行示范和指导。

    (2)写字:呈 、幻

    PPT出示学生写的“呈”和“幻”,生进行对比观察

    师:预学单中,发现有两个字的书写问题较多。先看“呈”字,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生:横与横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师顺势小结:即将是四年级的小学生的你们,写字不但要工整,还要讲究美观,“呈”字横画较多,注意横多等距。跟老师一起写好这个字。

    师:再看“幻”字,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预设生:“幻”字的左半部分是“幺”部,不是绞丝旁,右边是横折钩。

    师范写,生在学习单上完成这两个字的书写。


    1.梳理篇章结构

    1)《我们奇妙的世界共有18个自然段,请小声快速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照什么结构来描写世界的奇妙的? 

    PPT出示:小声快速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照什么结构来描写世界的奇妙?

    预设生:总分总结构,第1自然段是总写,2—16自然段是分写,17—18自然段是总写。

    预设生:总分总结构,第1自然段是总写,1——17自然段是分写,18自然段是总写。

    师根据争议请学生再读第16、17和18自然段。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是的,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第1自然段总领全文,第2—16自然段是分写,第17、18自然段是总结全文。其中第2—16自然段具体写世界的奇妙,作者抓住了哪两个场景?

    预设生:天空的珍藏是第2—8自然段(板书:天空),大地的珍藏是第9—16自然段(板书:大地)。



       师过渡:你看,经过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瞬间清晰。天地辽阔,课文又是选取了哪些景物向我们展示天地的奇妙的?让我们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去探究其中的奥秘。

       1.回顾之前接触过的思维导图。

    师:之前我们用放射结构的思维导图学过字词,用线性结构的思维导图(糖葫芦)玩过成语接龙的游戏,用平面结构的思维导图学过《咏柳》,用综合结构背过《早发白帝城》,这节课我们会设计什么样的思维导图呢?接下来请集合小组的力量共同完成。

       2.小组合作,尝试绘制思维导图。

    PPT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

    (1)选择天空的珍藏和大地的珍藏中的一个部分;

    (2)一人朗读课文,其余组员认真倾听,边听边圈画描绘的景物,圈画完后讨论是否一致;

    3)小组共同讨论思维导图可以怎么画。

    4)组长根据大家的讨论,完成思维导图,其他组员协助。

    5)一人代表小组准备汇报。

    1. 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2. 学生汇报互学成果。(师生点评,生生点评)



     1.作者正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多方面把奇妙的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大自然中奇妙的东西还有很多,大海也是个奇妙的地方。请你想一想,如果请你写大海的珍藏,你会写哪些事物?请你从多个方面列提纲,注意顺序。

    PPT出示:如果请你写大海的珍藏,你会写哪些事物?请你从多个方面列提纲,注意顺序。

    发放学习单,生完成后随机进行点评,请生互评。


    天空有珍藏,大地有珍藏,海洋也有珍藏,万事万物都有珍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领略了彼得.西摩笔下的奇妙的世界,也知道了可以从多方面、有顺序地描写一种事物,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事物写奇妙,写生动具体。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