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因数与倍数”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知识领域,是数论初步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这些知识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进行约分、通分、分数的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论的基础和前提。
关于因数与倍数相关知识的复习,教材在三处有所涉及。
第一处:教材P17“成长小档案”中有“本单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处:教材P80页“整理和复习”中有个别涉及;
第三处:总复习P115第四个数学活动,P116第1题有明确要求:“(1)‘因数与倍数’单元最基本的概念是什么?请写在下面的方框中,并举例说明。(2)你能从基本概念出发,把有关联的知识整理成一个图吗?”
通过复习,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中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帮助学生通过建构知识点之间的网络图,以“寻根、长叶”的方式探究概念之间的本质关联,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树立提炼整理知识点的意识,促进深度思考,真正实现沟通概念,有机融合。
从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基础来看:
1.对单个概念基本上都已经掌握。
2.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重叠问题,会用韦恩图解决问题。
3.部分学生用过思维导图来帮助学习。
同时,我们课前还对学生进行了知识梳理的前测,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是:
1.学生大多没有整理知识点的意识,整理知识的方法匮乏,仅是简单的罗列和毫无主次的摘抄,更谈不上去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 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有限,尤其是用电脑制作思维导图,打字速度对教学效率会有点影响。
1.通过复习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倍数、因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熟练掌握2、3、5的倍数特征。
2.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建立知识网络,明确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
3.提高归纳、概括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便捷优势。
教学重点:
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进一步理解倍数、因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并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
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数学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