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方帽子店》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教材第一学段已经作过借助图片、根据提示或者示意图等讲故事的练习,主要体现在个别课文的课后练习题中。把“复述”作为单元语要素进行集中学习,在教材中是首次出现,它指向基于对故事内容的充分了解和把握基础上的详细复述,是内化课文语言、学习表达的过程。与第一学段的课文相比,本单元的课文篇幅都比较长,故事内容丰富。教学时应避免对课文面面俱到、琐碎分析,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故事中的主要情节,以及让人意想不到的内容,体会故事的“有趣”,把时间更多地用在学习怎样复述故事。
《方帽子店》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一家方帽子店从来只做方帽子,一直拒绝改变。后来,有了卖各式各样帽子的新帽子店,人们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方帽子慢慢就成了古董。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
学生对于讲故事这一形式并不陌生,充满兴趣。但是,在复述故事的完整性和趣味性方面做得不够好,需要教师传授一些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讲故事。
1. 认识“橱、改”等8个生字,读准“嚷、溜”2个多音字。
2. 运用借助表格,梳理情节,大致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 练习运用转述的方式复述课文的第7-15自然段。
4. 明白时代在改变,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用自己的话复述最意想不到的部分。
26* 方帽子店
增 减 改 (转述)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方帽子吗?如果我开一家专门卖方帽子的店,生意会怎么样?(生预测)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样一家帽子店,看看它的结局和你预测的是否一样?
(出示课题,生齐读)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知道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面都有一段阅读提示,它会告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有哪些任务和要求。(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预测,并在跟你预测不一样的地方标记一个“!”,并留意带拼音的生字。
生分享意想不到的地方。
师:(出示儿歌)老师把大家分享的意想不到的情节编成了一首儿歌,谁来读?
指名读,拍手读。
师:可是刚才大家讲的故事情节都是零零碎碎的,我们可以借助表格,梳理情节,大致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1.生拿出学习单,自主填写表格。
2.生借助表格,自主练习复述。
师:可是,要想把故事讲得有血有肉,这样还不够。我们一起走进故事中最有意思的部分:课文中的第7-15自然段,用自己的话细致地讲讲这个部分。
现在请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生合作读。
师:熟读之后,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这个部分了。
那么如何把课文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话呢?生答:增、删、改(转述)
出示:
“假如我们用布做成真的帽子......”一个孩子说。
“那戴在头上就更舒服了。”另一个小孩子接着说。
转述:孩子们说,假如他们用布做成真的帽子戴在头上就更舒服了。
出示:“我要,我要”儿子嚷嚷着。
转述:儿子嚷嚷着,他要,他要。或者:儿子嚷着要。
出示:
“不懂事的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
转述:店主说他儿子不懂事,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
生练习,由学生选择一名优生进行汇报展示,再选择一位后进生进行展示。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同学们,这是故事的结局,你知道什么是古董吗?(生答)
为什么方帽子会变成古董呢?(生答)
师:(出示单元导语页)是啊,有趣的故事,留下的不仅是开心的笑声,还有许多的思考。
像这样引发启迪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作者施雁冰的《外国蜡烛》《不要脚的朋友》《镀金戒指》都值得我们课后去读一读。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