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第2课 家乡的古建筑

潘丽丽
衡州小学
小学
美术
五年级
上学期
湘美版
  • 3576
  • 326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是一堂造型与表现课。教材中有大量的中国古建筑的图片,图片中的中国经典建筑和古典民居,都带给每一位孩子非常好的视觉盛宴。不仅如此,图片之外还有学生的写生作品,明确了学生学习的方向和绘画的表现形式。在中国古建筑的这个大的背景下,关注家乡的古建筑,不仅教育孩子们要“爱国”还要“爱家”。从绘画的体验中,树立和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爱家乡”、保护古迹的情怀。

           通过让孩子们做课前预习,提前考察和观察家乡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特点和历史后,奠定课上有饱满的爱国热情,教师在讲解这一课时,力求做到学生一点就通。让孩子们对人文遗产的情感,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更加的深入,在思维课标的指引下,把精品课真正的落到实处。

           衡阳是一座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孩子们对这堂课,可以说是期盼已久,在孩子们渴望的眼神中,让我读到传承历史是每一位老师应尽的义务。爱孩子,就应该告诉他们历史,爱孩子,就应该给孩子属于他们自己的课堂,爱孩子,老师就应该给孩子 最适合的“养料”。

    教学工具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造型与表现能力,但他们对古建筑的了解还是甚少的,特别是家乡的一些不知名的古建筑,在他们内心,古建筑的感觉只是比较旧,外观没有细致的观察过,所以在这堂课上,引导孩子们如何观察古建筑的外观和结构是重点。除此之外,此课还涉及到一个知识点就是线描画,孩子们画过线描画,但用线描画表达古建筑还是第一次,特别是表达线描画中的黑白灰中的“灰”,让画面如何精彩、有看头,这是孩子们的难点。

           我所教的这一届五年级学生,大部分都有上课后服务美术课,所以他们的基本功是很扎实的,在上学期,有教过一课是画的秋天的景色,就有孩子画了古建筑,而且画得非常好,所以,我对这群孩子能画出美丽的、有特色的古建筑,充满信心!

          我本人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衡阳人,我热爱这片热土,热爱这里的人们,我从学生时期到教师这个职业,一直没有放弃过对这片土壤的描画,在我的引导和亲身感受的传达之下,孩子们敏锐的洞察力,一定能绽放绚丽的花朵。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核心素养方面,培养孩子们自学、自究、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生成大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本研讨活动,在古建筑中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再教师点拨,达到终生受益的课堂效果,为孩子们服务的宗旨,是教师的整堂课的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以达到了解古建筑的特点,类型与结构,能够运用线描的手法创作家乡的古建筑。

       2、在信息技术融合方面,教师在整个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四次,丰富孩子们的视野、提升学习效果,大量的信息技术融合,不仅仅限于多维动画、多维图片、多维视频,还包括自制的微课和投影导学,在高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各环节运用中打造高效课堂。技术革新的动画生成实现通过观察、实践、探究,掌握画线描画的基本方法,提高创作、构图能力。

       3、在教学组织中,通过高效课堂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环节相融合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单个说、小组讨论、上台来当小老师、和老师一起完成作品、作业互评等生动有趣的环节,打造靓丽的课堂风景线,将课堂的魅力发挥到极致,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不让孩子有走神的想法。并让孩子能自究、自学、自评,培养对古文化的良好情感,对家乡古建筑的持久热爱之情。

       4、学习效果上,让孩子们自知有新的收获,对古建筑有新的体会,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及家乡的古建筑,从热爱出发,描绘家乡的古建筑、打造精品古建筑的绘画蓝图。本着以学为本,以生为主导的思想,在课堂中生成师生学习氛围愉悦、融洽的学习效果。力争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思考、多和孩子构图交流,打造适合孩子消化、吸收的课堂活本,打造乐学、趣学的课堂气象。

    教学重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打造高效、高端、高科技视觉盛宴的课堂,灵活运用高科技智能软件做课堂生成的各个环节,在现代化的教学中影响学生的感知。将课堂从传统与现代的有效结合中充满生机与活力。了解古建筑的构造形式,掌握黑白灰线描画的创作方法,学会运用有生命的线表达事物。

    教学方法

    1、教师示范画古建筑飞檐的外形图(用粉笔画),先引导学生回忆古建筑的样式,学生能准确地答出造型特点后,教师再示范,再引导学生发现屋顶及屋檐呈梯形和三角形。

    2、潘丽丽老师的三张线描画作品。运用黑板的板书,分三次展示,而不是一次。

    3、解决知识点,黑白灰中的“灰”,学生作画。通过教师示范画作品展示和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三张线条的不同变化的图画,运用观察、思考、再观察,找出画出“灰”的解决办法,表达漂亮的“灰”。

    4、四次多媒体教学视频的投放。

    教学过程

    1、先用简短的话语将孩子们的思绪带入到古建筑中,运用信息技术媒介,播放自己剪辑好的短视频。播放图片视频《中国的古建筑》,通过欣赏图片,把孩子们的思绪引入到古建筑中。

    2、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3、生:古代的房子。

    4、课件出示:标题”古建筑“。

    5、师继续提问:我们的家乡,美丽的雁城衡阳有古建筑吗?让学生说出几处衡阳的古建筑,然后老师说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乡的古建筑》。

    6、课件补充完整课题《家乡的古建筑》

    1、信息技术的运用,播放家乡古建筑短视频,配合美妙的背景音乐,达到引入入胜的效果,使学生有表现欲。短视频《衡阳》。

    2、引导学生了解看到家乡的哪些古建筑并进行古建筑分类。(用一句话高度概括)

    3、用发散思维和孩子一起找出古建筑和现代建筑不同之处。

    a.材质上:木结构。

    b.造型上:有两端上翘的屋檐。

       先引导学生回忆刚才观看的古建筑屋顶屋檐的形状,让学生从观察中找到、发现屋顶、屋檐、飞檐与现代建筑不同之处再点兵点将,让学生回答出古建筑屋顶的形状。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古建筑屋檐及飞檐的造型。(一个是梯形,一个是三角形,两端向上翘。)接着讲解古建筑屋顶屋檐要这样设计的三个原因。(让学生不仅仅是会画古建筑,更重要的是了解古文化。)

    4、进入知识点1:飞檐。继续引导孩子们观察古建筑结构图将古建筑结构图图片通过课件直观的观察并思考,学生先自学不懂的提问,互相探究,学生提出疑问,教师答疑。(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提问胆识。

    5、欣赏潘丽丽老师线描画作品1,让学生说说这是用什么画法来表现古建筑的?生:线描画。

    6、引导进入知识点2:什么是线描画呢?生:作答。师作适当的补充。

         师讲解线描画:就是用勾线笔、单色马克笔、或美工笔、圆珠笔以及铅笔、炭笔或单色油画棒等材料,通过画线条的排列、组合,疏密搭配来刻画物象、物体的一种绘画形式。接着教师展示第一张个人线描画作品,师:我这张画使用的是中性笔来画古建筑的。

    7、接着出示第2张教师线描画作品,师:瞧!这张我是用炭笔画的。

    8、出示第3张教师线描画作品,师:不仅可以横构图,还可以竖构图,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效果呢?

    9、进入知识点3:如何画线描画中的”灰“?——师:在线描画中,我们看不到太多的色彩,但是线条的组合,形成了画面的黑白灰,黑和白很容易画,如何表现”灰“呢?生回答,然后,教师要学生上台,在老师的绘画作品中找到“灰”的表现内容,然后借助多媒体电脑图片,让孩子更进一步了解线描画中的灰。让学生观察后自主表现,在白纸上用2分钟的时间画出精彩的灰。

    10、运用手机101教育PPT和多媒体101教育PPT互联网连接,设置倒计时2分钟,电脑手机一线通,直观便捷的掌握时间的精准度。

    11、运用“101教育PPT”软件,把学生画的“灰”的小作拍摄下来,同步到电子白板上,实现直观快速的赏析作品,先请一位学生上来点评,再教师点评,表优。

    12、计算机运用:PPT拓展"灰"的表现,拉近镜头后的古建筑,发现在屋顶屋檐和一些细微处,有很多的奇珍异兽,以及花鸟鱼虫、图腾等,也可以用线条画这些图案,丰富画面的灰。

    1观看微课视频:教师用自己录制的微课视频《我画家乡回雁峰》,让学生直观了解、认知古建筑的绘画过程与步骤。运用自己制作的微课,让学生感受画古建筑并不是一件难事。

    2、探讨:你有没有更好的想法或者不一样的绘画步骤,与同学们分享?生:作答。

    3、师小结:作画步骤其实可以多元化,可以是和微课视频中所见到的一样,从整体构图,也可以是局部入手,或者从某一个细节画起,但不管怎么画,我们的心中,始终要有全局的画面感。(整体与局部)多媒体展示画家画作,师:局部的古建筑,同样的题材,可以有不一样的表现方法,画面效果也很美。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业内容及要求:根据自己的绘画水平,用线描画的形式画古建筑,可以整体表现,也可以是局部刻画。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运用101教育PPT软件,随拍学生作画的过程,直接投屏到电子白板上,让孩子们互相观察,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整个过程都有背景音乐)

              


              1、将孩子们的作品围绕着爱心粘贴。

              2、先请学生点评,再教师点评。

           1、结束语,(配合音乐《我爱你中国》将课堂气氛带入到另一个高潮,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爱传统文化的热情。)师: 今天我们都有很大的收获现代的科技飞速发展,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随处可见,这些建筑外观新颖、有个性,有特色,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古建筑呢?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肩负着古文化传承的责任,不仅要学画古建筑,还有中国的国画、书法、剪纸、腊染等,也等着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同学们,我们一起加油吧!

           2、教师在爱心上画上一个甜蜜的笑脸,结束整堂课。背景音乐一直延续到下课,烘托气氛。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