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16 宇宙的另一边

杨密
实验小学
小学
语文
三年级
下学期
人教部编版
  • 419
  • 3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宇宙的另一边》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6课,也是本册书习作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大胆想象”,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这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陈诗哥写的天马行空的想象故事。整篇故事充满着想象的奇妙,可读性很强。因为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因此,宇宙的另一边与我们这边相比,是“一样的”,也是“相反的”或者”相对的”。 更有意思的是,宇宙另一边的加法、乘法还有习作都更加奇特、有趣,让人意想不到。

          “奇思妙想”是这篇想象文章最大的特点。作者陈诗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喜欢胡思乱想,关于生活,关于身边的一切,关于宇宙,他会展开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不过,他会把这些胡思乱想进行整理,让他们变成奇思妙想。“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宇宙另一边的加法是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篇白茫茫”“乘法是词语与诗句相乘”“习作是想写什么就变成什么,这样可以打高分”……只要展开想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独特的“宇宙的另一边”。

           文章语言表达既诗意又充满童趣和新意。“我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的身体里汩汩流淌。”文章开头就用诗意的方式把我们带到了幽远的宇宙另一边。那汩汩流淌的星光给我们照亮了一方诗意的世界。同时,整篇文章里关于宇宙另一边的想象都是从孩子的生活、孩子视野里的一切展开,语言充满童趣,想象奇妙,具有新意。


    教学工具

        

          三年级孩子乐于读想象力丰富的文章,也喜欢漫无边际展开自己的想象。对他们来说,习作是表达自我的工具,有着非功利性的习作动机。然而,想象是基于现实情境的,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是一只小虫子》一课时,孩子们就有初步体会。同时,作者行文是有自己的内在逻辑的,陈诗哥就曾谈到这篇想象文字的由来——如何把胡思乱想转变成奇思妙想。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老师不仅要引导孩子读,还要引导孩子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与实践,在课堂中打开想象的阀门,感受想象的神奇,享受想象的乐趣,让孩子的想象也变得奇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读写“秘密”等词语。

    2、引导学生关注2-7自然段中的想象,感受想象的奇妙,发现写法上的特点,并链接其生活经验进行小练笔,写下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读文字,能用自己的话说2-7自然段描述的“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神奇。

    教学难点:运用文中表达想象的方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想象经验,进行小练笔。


    教学方法

                            16、宇宙另一边                       

     

                         

              对应想   奇妙    写活画面

             

    教学过程

    (一)学习字词,关注“秘密”

    1.同学们,请看画面上这个男孩,他正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子你觉得宇宙另一边会有什么呢?

    2.据生回答,板书:奇妙

    3.课文中作者也对宇宙另一边展开了想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4.这些词语你认识吗?请自由读一读,读准字音。(提醒学生读准后鼻音)  

    PPT出示:

     

    5.指名学生带读。

    6.“秘密”两个字读音相同,你有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

    7.师补充:这样个字读音相同,但意思不一样。第一个“秘” 是禾木旁,其实最开始是示字旁,表示对神灵的请示,第二个“密”下边为连绵起伏的山峰,代表“多”。这两个字读音相同,可千万不能写反了。

    8.播放“秘密”一词书写小视频(希沃白板中“汉字”功能给生示范。请生在学习单上书写一遍。同屏展示


    )梳理想象,发现“对应”

    1.宇宙的另一边,有很多秘密。请大家看到课文2-7自然段,自由读一读,找找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PPT出示学习提示:

    自由朗读2--7自然段,找到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2.说一说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希沃白板中标记功能)。引导生发现规律:相反的,一样的。

    相机出示: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3.作者想象的宇宙的另一边和宇宙的这一边是一一对应的

    板书:对应着想。

    4.你能试着和老师一起对应着说一说吗?我们来看这张表格。老师说“宇宙的这一边”,你们对应着说“宇宙的那一边”。(使用希沃白板“蒙层”功能)

    宇宙的这一边

           宇宙的另一边

    有座城市

    有座一样的城市

    有条街道

    有条一样的街道

    有栋房子

    有栋一样的房子

    有个孩子

    有个一样的孩子

    师说:在宇宙的这一边“有座城市”,生对:在宇宙的另一边“有座一样的城市”。

    ……

    5.运用课堂小游戏帮助学生理解对应关系中相反(相对)的内容。(使用希沃白板课堂活动中的“知识配对”功能)

    宇宙的这一边

           宇宙的另一边

    我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

    他正把作业本放回书包

    我气喘吁吁爬楼梯

    他正下楼去

    我趴在窗台看着星空

    他趴在窗台看着星空

    雪在冬天下

    雪在夏天下

    太阳从东边升起

    太阳从西边升起

    石头没有生命

    石头像花朵一样开放,或者像人一样行走

    背起书包出门向左走

    背起书包出门向右走

    第一节课是语文课

    第一节是数学课

    6..通过刚刚的游戏,我们发现宇宙的另一边可真有意思呀,你也试着这样想象一下。(指名生说)

    7.老师把书上的句子都请到屏幕上来了。

    PPT出示:

    当我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的时候,

    他是不是正把作业本放回书包?

    当我气喘吁吁爬楼梯的时候,

    他是不是正下楼去?

    当我趴在窗台看着星空的时候,

    他会不会也趴在窗台,

    看着星空,想着我呢?

    我们的目光会在哪里相遇?

    在宇宙的这一边,雪是在冬天下的;

    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雪是在夏天下的吗?

    在宇宙的这一边,太阳从东边升起;

    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吗?

    在宇宙的这一边,石头是没有生命的;

    在宇宙的另一边,它会不会像花朵一样开放,

    或者像人一样行走?

    早上,我背起书包出门向左走时,

    在宇宙的另一边,另一个我会出门向右走吗?

    上课铃声响了,我们的第一节课是语文课。

    在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节是数学课吗?

    他们的数学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8.书上的表达和你们的表达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

    ——书上用的是问句,从问号能读出作者对宇宙另一边充满好奇。

    9.男女生合作读,感受问号的用法。

    10.指名刚才回答的1-2名学生将自己的陈述句改为问句,体会问句的妙处。

    11.我知道有些同学还想说然而,作并没有用对应着的方式无穷无尽地写下去,那样想象会变得无趣。

     

    (三)聚焦表达,写活画面

    PPT出示:在宇宙的这一边,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在宇宙的另一边,它会不会像花朵一样开放,或者像人一样行走?(希沃白板“放大镜”功能)

    1. 屏幕上这些文字中,这一句很特别。它特别在那儿?

    2.指名一生朗读,谈感受。

    3.对比品读。

    PPT出示:在宇宙的这一边,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在宇宙的另一边,它会不会像花朵一样开放,或者像人一样行走?

    在宇宙的这一边,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在宇宙的另一边,石头是有生命的。

    生谈感受,师小结:这里藏着作者的一个想象魔法:让画面活起来,这样想象更有趣,更奇妙。

    板书:写活画面

    4.能通过你的朗读让画面动起来吗?(鼓励生带动作读)

    5.这颗石头还会怎么动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

    PPT出示:在宇宙的这一边,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在宇宙的另一边,它会不会像           一样                          ?像           一样                          

    6.展示学生练笔。(同屏展示

    7.谢谢你们用奇思妙想带我遨游在宇宙的另一边,看到了这么多会动的石头。想象力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源泉,因此,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这样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