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本课是湘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6课,属于设计应用的单元。教材选择公益招贴画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公益招贴画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和形式美的要求。引导学生关注交通、环境保护等问题,把德育渗透其中,增强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和责任担当。
教材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活动一”围绕图形创意要求学生为校园绿化活动设计一个图形,可以以此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设计与他们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图形。“活动二”使教学有序延伸,要求学生在了解招贴设计要素和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一幅校园公益招贴画,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本次集体备课将主要围绕“活动一”展开,在进行图形的创意手法探究时通入历史学科(八年级上12课)民族大团结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树立民族担当,增强社会责任感。
初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看待作品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我们学校属于城乡结合部,学生都有热情,但是专业基础差距较大,基本功强的比较少。青春期的中学生自我意识强,有个性,对待事物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关注生活,结合生活大胆创作。学生对学科融合概念意识不强,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探究、挖掘学科之间的联系。
K(KNOW):知道招贴画在生活中的作用,创意图形的创作手法。
U(UNDERSTAND):理解创意图形的创作手法,设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
D(DO):做到让学生运用置换的手法设计出一个具有形式美感的创意图形,并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性问题,提高环保意识,提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掌握置换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设计一个节约用水的创意图形
招贴设计
——创意图形
创作手法 设计思路
置换 外形联想
内涵联想
一、从生活中来——由生活中的问题引出课题。
问:老师最近发现学校浪费水,浪费电的情况比较严重,请你们发挥我们的美术优势,有什么方法可以呼吁大家节约用水用电么?
答:(招贴海报,广播通知,电子屏播报····)
小结:老师觉得张贴海报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因为它展示时间最长,还可以随时去看,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招贴设计-创意图形》,是以图形为主的招贴画。
二、 图形的创作方法
(一)创意图形
1. 下面三幅招贴,你觉得它们有哪些共同组成部分?
小结:图形,文字,色彩,是每幅招贴都有的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于招贴构成三要素;
2. 展示一张鸽子的摄影图片和马格利特的《大自然的优雅》:
问:这里有两张图,表现的都是人类、动物与自然和谐共生,你觉得哪一幅作品更适合做招贴?原因?
答:第二幅《大自然的优雅》,因为鸽子的翅膀换成了树叶,感觉更好看,更凸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
小结:更有寓意、更有创意,所以创意的图形更适合做招贴,那这种创意图形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进入探究环节。
(二)置换定义——欣赏图片《吸烟的人》
![]() |
1、这张图最有意思的地方在哪里?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想给我们传达什么呢?
小结:表达吸烟有害健康,吸的每一口烟都是在伤害自己。
3、现实生活中是没有这个图形的,那这个图形是怎么来的?
小结:是把一部分腿替换成一支烟。
4、这个替换,除了腿,其他地方有改变么?
小结:那我们把这种创作手法称作为置换:置换就是在保持原有物体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将某一局部进行了更改或替换,创造出一个具有新意的新图形。
板书:置换-创作手法
(三)学生练习——“条形码大变身”活动
了解了创作方法,我们就来试一试神奇的魅力吧,进入活动“条形码大变身”。
(1)老师引导,看到条形码,你会联想到什么其它物体?
(2)游戏:“你画我猜”
下面来看看老师的想法,不会会和你的不谋而合呢?猜猜我画的是?
加入教师示范(如下图)
![]() |
(3)学生实操演练
现在你们是不是有很多想法,下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的条形码进行更改或替换。
将学生的作品拍照,让同学们欣赏、评价(如下图)。
![]() |
(4)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答:略
小结:其实大家的创意都很不错,只能换成这些么?当然不是,还有更多的想法,想象是无穷无尽的。
(5)欣赏其它条形码的联想,这些条形码能置换成牙刷,梳子,头发,因为它们有相似的什么?
小结:因此可以从外形进行联想。
(板书:外形联想)
三、图形创意的设计思路
![]() |
刚刚我们从外形联想上创作出了很多有有趣的图形,那么还能不能用置换的手法创作出有趣又有意义的图形呢?下面来看看艺术家们的作品。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幅?
1、图一:
A、画家是怎样运用置换手法创作图形的?(将石榴籽置换成人头)
B、这样置换要表达怎样的含义呢?
含义理解一:石榴像地球,石榴籽置换成人头,表达人口密度太大,要适度控制人口增长。
含义理解二:将石榴籽置换成人头,表达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说得有道理都可以)
(学生从历史学科角度理解:结合中学历史教材8年级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将石榴籽置换成人头,表达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
中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政治上:因地制宜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经济上: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文化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国家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还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在党和国家不断支持关注下,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许多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西部地区经济迅速腾飞。民族的大团结推动着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正如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所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
2、下面我们来欣赏广告中的创意图形(图三)。
1945年的胜利 福田繁雄 日本
穹顶之下
请同学们欣赏并说说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刚才广告中的图形更多的是根据主题思考意义之后从内涵上进行联想,而之前的条形码主要是从什么上进行联想的?
同学们自由发挥赏析图二。
内涵联想 +外形联想=设计思路(最佳)
四、教师示范
掌握了创意手法和设计思路我们就可以动手尝试了?我们以节约用电为主题,你能联想到什么元素?
下面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联想设计的吧(视频)。
1、它是怎样运用置换这种手法的?有什么寓意?(你可以侧头看)
答:略
小结:告诉我们工厂排出的废烟最终被我们自己吸收了,人类将自食恶果,呼吁大家保护环境。
2、刚才作品中的图形有外形上的契合,更多的是从意义上进行思考的,所以除了从外形上联想还有什么?
内涵联想
3、一幅优秀的招贴只从一方面进行联想么?
小结:所以我们可以把两种联想相结合,这就是图形创意的最佳设计思路。(板书:内涵联想 +外形联想=设计思路)
五、创意训练
1、发散学生思维
(1)掌握了手法和思路,那我们以节约用电、用水为主题,设计一个创意图形,你能联想到哪些元素?
(2)运用这些元素,你怎么置换呢?
2、图形制作,欣赏老师视频,下面就来看看老师的想法吧。
六、到生活中去——创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呼吁节约用水用电)。
1、活动: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为主题,运用置换的方法设计1个创意图形,添上简洁的标语,并上色。
2、分小组讨论,之后再画下来,用实际行动来呼吁大家节约资源。
3、作业点评(自评、互评、师评)
七、拓展运用
置换的手法不仅可以用于图形创意,也是艺术字常见的创作手法之一。
小结:图形创意其实非常有意思,看似没有联系的物体,但是通过我们的奇思妙想,将他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