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单元目标: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文中精彩的语句;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北冥有鱼》是《<庄子>二则》中的第一则,选自庄子的《逍遥游》。从内容和主题上来说,本文体现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一种追求,而文中“鲲鹏”形象的想象和塑造就是作者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体现。
庄子及其思想:庄子(约前369—前286),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称为“老庄哲学”。庄子主张“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
其代表作《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擅长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是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背景介绍: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战国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佞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希望在精神上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让精神的自由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在这样情况下,他写出了《北冥有鱼》。
学生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文言语感,但庄子生活的时代距离当下已有2000多年,且庄子的思想深邃玄妙,寓意深远,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在本课的教学目标上,除熟读课文外,还通过绘制“鲲鹏”书签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挖掘庄子在文中塑造的“鲲鹏”形象及其精神内涵,并引导学生结合当下实际情况感悟其现实意义。
1、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寻找并画出文中关于描写鲲、鹏的句子,展开想象,通过绘制“鲲鹏”书签来感受鲲鹏的形象特点并揣摩其精神内涵。
3、积累有关鲲鹏的诗句和成语,学习鲲鹏的精神。
1、寻找并画出文中有关描写鲲、鹏的句子,展开形象,通过绘制“鲲鹏”书签来感受鲲鹏的形象特点并揣摩其精神内涵。
2、积累有关鲲鹏的诗句和成语,学习鲲鹏的精神。
以“鱼骨”为核心,将鲲鹏形象特点及其精神内涵有机嵌入排版。
一、聆听壮美,初遇“鲲鹏”
【学生活动】观看和聆听《华为云鲲鹏》曲。
【教师引导】同学们,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了解到,2019年华为发布了以鲲鹏命名的服务器和台式机主板,并向合作伙伴全面开放。那么什么是鲲鹏呢?鲲鹏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和精神内涵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庄子的《北冥有鱼》,从中寻找答案。
【学生活动】齐读课题:《北冥有鱼》——庄子。
【教师引导】题解“北冥”——传说中阳光照射不到的大海,在世界的最北端。
【设计意图】以华为鲲鹏曲这个视频导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引出“鲲鹏”这个概念。
二、初读课文,认识“鲲鹏”
【学生活动】大声地齐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关于描写鲲、鹏的句子,初步感受其形象。
【教师引导】从同学们刚刚的朗读中,老师可以感受到,大家对鲲鹏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么,何为“鲲鹏”呢?”
明:鲲是一种大鱼,鹏是一种大鸟。
鲲:“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列子·汤问》
鹏:“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朋为朋党字。”——《说文》
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大的一种鸟,由鲲变化而成。
【学生活动】观看自己的预习作业——”我“心中的鲲鹏形象
【学生活动】再读课文,进一步感受鲲鹏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学生脑海中想象鲲鹏形象。补充《列子·汤问》和《说文》中关于“鲲”“鹏”的形象记载,学生初步认识“鲲鹏”。由观看自己的预习画作到再读课文,学生进一步感受“鲲鹏”。
三、驰骋想象,细绘“鲲鹏”
【教师引导】由大鱼到大鸟,这是多么神奇的变化啊,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来细绘这变化奇特的“鲲鹏”吧!
【学生活动】四人为一小组,展开想象,聆听背景音乐《大鱼》,将画出的有关鲲鹏的语句绘制成一张”鲲鹏“书签。
“鲲鹏”书签绘制示范:
1.摘录有关鲲鹏描写的相关句子。
2.想象并概括其体现出来的形象特点。
3.探讨揣摩其折射的精神内涵。
预设一:
相关语句: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形象特点:体型硕大,变化奇特
精神内涵:志向远大、富有斗志
预设二:
相关语句: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形象特点:奋飞壮美/活动广阔
精神内涵:敢于挑战、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预设三:
相关语句: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去以六月息者也
形象特点:凭借大风
精神内涵:善借外力
……
【教师引导】利用希沃白板5投屏功能展示学生绘制“鲲鹏”书签时的场景。
【成果展示】每组派一位代表分享展示本组“鲲鹏”书签的绘制成果。(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
【教师总结】你看,庄子为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个变化奇特、体型硕大、奋飞壮美、活动广阔而又有所凭借的鲲鹏形象,同时又散发着志存高远、富有斗志、敢于挑战、不怕困难的精神光芒,这正是庄子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的体现。
【知人论世】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看破生死,超越名利,看透一切。他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战国时期,诸侯征战不已,暴君佞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于是,他便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他追求的人生至高境界就是要看破内心的重重障碍,保持人格的独立,完成天地间的逍遥。文中“鲲鹏”形象的想象和塑造正是他追求内心自由的体现。
【设计意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鲲鹏”书签,进一步感受“鲲鹏”的形象特点和精神内涵,丰富了课堂活动的趣味性。通过补充讲解庄子的生平,知人论世,进一步揣摩庄子塑造“鲲鹏”形象的意图,领悟庄子追求精神世界的“逍遥”。
四、砥砺前行,逐梦“鲲鹏”
【教师引导】同学们,时隔2000多年,庄子笔下“鲲鹏”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能想到哪些关于“鲲鹏”的成语或诗句呢?
【学生活动】回忆并回答有关“鲲鹏”的成语和诗句。
明:“鲲鹏展翅”“鲲鹏之志”“鹏程万里”“鹏路翱翔”“鹏抟九天”“鹏霄万里”……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
【教师总结】同学们,“鲲鹏”形象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鲲鹏”精神也早已凝聚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它,就在我们身边。不信,你看!他们!为我们披荆斩棘、开天辟地!他们!为我们奔赴前线,抗击病毒!他们!为我们奋不顾身,抗洪救灾!还有她——孟晚舟女士,情系中华,不惧风雨!还有……还有在座的你们,此时此刻正为梦想和目标而坚持和奋斗……
【学生活动】观看《鲲鹏精神》视频,进一步感受鲲鹏精神。
【教师引导】鲲鹏之神,无处不在!愿我们如鲲鹏般展翅翱翔!
【学生活动】全体起立,共读小诗——《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配乐《英雄的黎明》)
(男)北冥有鱼
(女)其名为鲲
(男)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女)化而为鸟
(男)其名为鹏
(女)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齐)怒而飞
(齐)其翼若垂天之云
(女)是鸟也
(男)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女)鹏之徙于南冥也
(男)水击三千里
(齐)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齐)去以六月息者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积累的关于“鲲鹏”的成语和诗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鲲鹏”形象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观看鲲鹏精神视频,学生进一步感受“鲲鹏”精神的内涵,认识“鲲鹏”精神在当下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学习“鲲鹏”精神。
五、采撷美好,畅想“鲲鹏”
课后作业
必做:背诵全文,完善绘制”鲲鹏“书签。
选做:合理想象,续写小诗《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设计意图】结合当下“双减”政策,联系本堂所学,布置“必做”和“选做”作业,让学生灵活自由发挥。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