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卜算子.咏梅》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纵观全词,陆游借梅花言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中学阶段,是学生各种情感迅速发展的时期,开始关注自然,反思生活,感悟人生,作为一名初二的学生,早已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不陌生了,他们已能够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熟读成诵,并能简单地赏析诗词名句。但他们的学习往往是停留在记忆与背诵默写上的,认为只要能背熟默写对就可以了。实际上,由于对作品的理解不够深入,在记忆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作品数量的增多而导致记忆的混乱,出错率也比较高。
因此,本课的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赏析作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词作,互相讨论体会,引导学生收集背景资料、品味词的语言、和写作技巧,感受作者的情感。使得学生在体验与品味的基础上,能够将自己的感受与评价表达出来,并以讨论争鸣形式,让学生进行思想与理解的碰撞,找到正确的理解途径,并用多种形式进行展示,教师适当引领,开阔学生学习的视野。教师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在互相讨论与反思中,发挥其学习主体的地位。
1.思维品质:理解词的内容,丰富语文积累。
2.语言能力:抓住词中意象感受词中的意境,并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学习能力:掌握该词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
4.文化品格:结合时代背景,体会学习陆游忠贞不渝的爱国信念。
教学重难点:深入理解诗词大意,感受作者坚贞不移的爱国情操,掌握词中所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
导入:
古往今来,歌咏梅花的诗词不胜枚举,谁能给大家分享两句跟梅花相关的诗句呢?
南宋词人陆游对梅花情有独钟,歌咏梅花的词有一百多首,其中以《卜算子·咏梅》最为有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去嗅一嗅他所钟爱的梅香。
一、吟咏含香(朗读词作)
首先,请大家随着背景音乐齐声朗读。
二、品析识香(感知梅花处境品格)
快速浏览全词,说说陆游笔下的梅花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有着怎样的品格。这部分大家已经在预习作业中分析得很到位了,老师这里有一个微课,请大家再细听体会。【播放微课】
根据大家的作业反馈和微课视频,我将词中梅花的处境和品格归纳为这几点:在寂寞凄凉中饱受摧残的梅花孤傲高洁,哪怕零落成泥也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粘贴粉红纸】
“诗言志”。这首词仅仅只是在写梅花吗?——不是。(说“托物言志”就绕不开词人的生平)我如果联系词人的生平遭遇,就可以看出,词中的梅花是词人陆游自身的缩影。
三、手法探香(托物言志)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他一生志在恢复中原,然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并不真正想要恢复中原。陆游因“喜论恢复”触怒投降派,多次被罢官。写作此词时,陆游正因力主北伐而遭贬。(学生齐读)
尽管陆游的爱国热情惨遭打击,但其爱国之心始终不渝。
现在请同学们联系词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结合具体词句分析《卜算子·咏梅》的表现手法。(分小组讨论,讨论时间1分钟,讨论结束后请代表发言。3人一组)
师小结:大家的分析很透彻,词人陆游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花孤傲高洁、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而这爱国之情,就是诗人所言的“志”。【板书“托物言志】
【改一改】
听了大家的分析,老师禁不住想把“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它改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爱国心”,大家觉得怎样?大声朗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爱国心”!【贴“爱国”红纸】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有没有在文言文中学过托物言志这种手法呢?
——七年级下册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教师带领学生背诵)
作者周敦颐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莲花之于周敦颐,正如梅花之于陆游!)
在我们中国古典诗词中,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诗词还有很多,请大家说说吧。
[生自由回答,教师适当补充]
【PPT屏显】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教师适当点拨:《石灰吟》表现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决心和高洁的节操;《青松》,展现了作者陈毅傲霜斗雪、倔强峥嵘的革命家形象。】
今天我通过对陆游《卜算子·咏梅》的学习,感受了他炽热的爱国之情,学会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请大家领取分层作业。
C层:背诵《卜算子·咏梅》;
B层:背诵《卜算子·咏梅》,并比较它与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异同;
A层:默写《卜算子·咏梅》,并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最后,让我们在李谷一老师的歌曲《卜算子·咏梅》中再次感受陆游至死不渝的爱国情,结束今天的课堂。
谢谢大家!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