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卜算子 · 咏梅

龙江南
洪山殿镇第一中学
初中
语文
八年级
下学期
人教部编版
  • 274
  • 1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陆游《卜算子  咏梅》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诵读中的一首课外古诗。课外古诗诵读,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念和方法朗诵诗词,一来能改变学生以为朗诵无用的错误观念 :二来能帮助学生领悟诗词意境,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灵性是古典词的一种鲜活气脉,诗教足以养心,故非吟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莫始乎于言,莫深乎于义。"因此,本节课应该多一些声情并茂的吟诵,让学生在朗诵的过程去体会诗词的意味,体会诗人的情感,学会鉴赏诗歌从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工具

           八年级学生对古诗词有了一定量的积累,能够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具备初步欣赏诗歌的能力,但朗读能力和品析能力仍比较薄弱,现在很多地区的中考的语文考试与高考接轨,中考古诗赏析都是课外诗歌赏析,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注重课外古诗词的积累,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方法。而这节课,正是对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作为课外诵读篇我着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让学生在诵的基础上去体会情感,逐步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微课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朗读指导,提高学生朗诵诗词的能力。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词的内容,感受梅的形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4、学习梅“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微课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朗读指导,提高学生朗诵诗词的能力。

    难点: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词的内容,感受梅的形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出示梅花图片

    师:同学们,梅是花中君子,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你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词?

    这一株株梅花,携着幽幽暗香,跨越千百年的时空向我们款款走来。今天我们将学习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活动一:诵读梅花诗词

    1、 朗诵指导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典诗词怎样才能读出韵味呢?我们首先通过一微课来学习诗词朗诵的方法。(播放微课——古典诗词朗诵的方法)

    2、诵读诗词

    (1)请同学们用刚才学的方法来试读这首词两次。

    (第一次速度慢点读,第二次速度再慢点读)

    (2)你们最想听谁为大家朗诵。(配乐女生朗诵)

    有女生愿意试试吗?(配乐男生朗诵)

    老师最想听大家一起朗诵诗词。(配乐学生齐诵)

                            

                                                                         活动二:品读梅花风骨    

    1、情境诵读

    同学们读得低沉缓慢,是因为这首词是围绕一个什么字写的?(板书:愁)这到底是一株什么样的梅花呀!竟引得我们如此惆怅呢?

    (1)郊外的驿站,破损的断桥,一株梅花孤独寂寞地开放着,她无人欣赏,无人怜爱。请你试着读出这份孤寂。(生一)能把这寂寞读得更深些吗?(生二)

    2)寂寞黄昏已令人深感凄凉,又加上风雨的侵袭,这凄凉又岂是一个愁字了得!请读出这份愁(生一),请你读得更缓慢更低沉些?(生二)

    3)这支孤独愁苦的梅花,凌寒独放,她无意争春,去惹来众多凡花俗朵的忌妒。请你读出她此时的心情?(生一)还可以读得更孤傲点。(生二)

    4)梅花片片飘落,纵使凋落于地,马踏车辗,化为尘埃,仍香气不改,精神犹在。请你读出梅花的精神。(生一)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忧郁中的坚贞。(生齐)

    2、知人论诗

       这是一支孤寂忧愁的梅花、这是一支坚贞不屈的梅花。透过这一支梅花,你看到了谁?请你说说你的理解。

      师小结: 这首词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一支傲然不屈的寒士之梅(板书),表现作者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的品格。(板书)陆游一生钟爱梅,梅就是陆游的化身,真可谓是“一树梅花一放翁”。你听,陆游仿佛正在缓缓地吟诵着——驿外断桥边(播放《卜算子咏梅》背景音乐视频,学生齐诵这首词)

     

                                  活动三  传唱梅花诗词

    1、词与音乐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它作为一种音乐文学,是伴随着燕乐而兴起的。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被称为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虽然宋词的真正唱法已失传,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其音乐美。

     

    2、传唱诗词

    今人也给一些词谱上曲,进行传唱,像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一剪梅》就是词与音乐水乳交融的经典之作。同学们课后可以学唱。《经典咏流传》这一节目将经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带给大家一场绝妙的视听盛宴。今天经典传唱人李谷一,将把《卜算子咏梅》唱给你的,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次感悟梅花精神。(播放视频——李谷一演唱的《卜算子咏梅》)

                              

     

      同学们,让我们做一枝独立不倚,坚贞不屈的梅花吧,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那份矢志不渝。


    1、对比阅读毛泽乐的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写作背景:1961年,正值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我国经济发展刚刚起步,苏联派来专家,调配设备帮助中国。但后来由于各国政治分歧,导致中苏关系冷淡。苏联撕毁合约,撤销设备。内忧外患,新中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国家领导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毛泽东写下这首词鼓励大家。

    朗诵这首词,说说作者借梅花表达怎样的情怀?

    2、下列两项作业二选一:

    (1)学唱歌曲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2)为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画一幅画,并把词题写在画上。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