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本课选自人音版《歌唱》第三单元第二节合唱艺术,歌唱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歌唱能力等,提升学生文化造诣和艺术审美素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团结协作意识。
本节课内容要点是:1、对比欣赏混声合唱、同声合唱(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归纳总结不同合唱种类的艺术特点;2、讲解及体验云合唱的两种类型;3、艺术实践是本课的重心,本课实践的是歌唱艺术中“混声二声部合唱”,进行二声部合唱训练;4、有感情的演唱《鸿雁》混声二声部合唱片段。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性格开朗,善于表达,喜欢音乐,同时对内蒙古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地域文化有一定了解,能更准确的掌握《鸿雁》的风格特点,通过前期音乐课程学习,学生有基本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认知能力,对合唱概念、合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合唱种类、基本的发声方法、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云合唱类型有初步了解,为讲解第三单元合唱艺术的种类特点及云合唱类型打下了初步的基础,但是对其呈现形式了解不够深入。
学校有相关的艺术社团(合唱社团、声乐社团、舞蹈社团、器乐社团等等),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排练《青春舞曲》混声二声部合唱参加过比赛,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艺术实践平台。
通过艺术实践等活动,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舞台表现能力和较好的音乐素养,但是在合唱的过程中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声音还不够和谐。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弘扬民族文化;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知识目标:掌握合唱艺术种类特点及云合唱两种类型;
掌握基本发声方法;
掌握合唱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能力目标:能分析归纳总结合唱艺术种类特点及云合唱两种类型;
能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提高歌唱能力;
能有感情的演唱内蒙古民歌《鸿雁》混声二声部合唱片段,并进行云合唱。
重点:掌握合唱艺术的种类特点及云合唱两种类型。
难点:有感情的演唱内蒙古民歌《鸿雁》混声二声部合唱片段,并进行云合唱。
合唱的种类:
1.同声合唱:(1)童声合唱:纯净、明亮
(2)女声合唱:优美、抒情
(3)男声合唱:浑厚、饱满
2.混声合唱: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更具表现力
乐器伴奏:
有伴奏合唱、无伴奏合唱
合唱特点:
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力度变化大、音响层次多、表现力强
云合唱两种类型:
即时连线不同一空间、但在同一时间的云合唱;
不再同一空间、时间,运用软件制作而成的云合唱。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课 前 (阅生活之音)
|
课前任务: 1.鼓励学生录制《青春舞曲》分声部旋律,并上传至蓝墨云班课; 2.根据蓝墨云班课《鸿雁》微视频熟悉歌曲旋律; 3.鼓励学生搜集合唱艺术及云合唱的相关资料。 |
课前活动: 1.在蓝墨云班课上发布《青春舞曲》高声部和低声部原创微视频、伴奏视频; 2.运用软件制作《青春舞曲》云合唱; 3.录制《鸿雁》高声部和低声部原创微视频,上传至蓝墨云班课; 4.登录蓝墨云班课,查看学生完成情况,实时跟踪,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课前学习: 1.根据教师在蓝墨云班课发布的《青春舞曲》原创微视频,伴奏视频回顾歌曲旋律录制视频,上传至蓝墨云班课; 2.根据教师在蓝墨云班课发布的《鸿雁》原创微视频熟悉歌曲旋律; 3.分组搜集合唱艺术及云合唱的相关资料,并上传至蓝墨云班课。 |
1.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使用学习机自主学习,为学生深度参与活动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精神。 |
导入 |
1.问题导入 | 1.提问:同学们,通过前面音乐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合唱种类及云合唱,那么不同的合唱又分别具有哪些特点呢?下面让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合唱艺术》。 2.PPT展示课题。 |
1.回答问题。 | 1.为知识重点的深入学习进行铺垫。 |
赏生活之音 |
对比 欣赏 |
1.对比欣赏
布的课中问题。 |
1.引导学生欣赏合唱作品; 2.检验蓝墨云班课上各组完成情况。 |
1.欣赏合唱作品并回答问题; 2.分组讨论完成蓝墨云班课上作业。 |
1.对比欣赏,培养学生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2.通过任务设定,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突破掌握合唱种类特点的教学重点; 3.课堂思政,通过作品赏析,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
总结 音乐 特点 |
3.总结合唱艺术的特点: 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力度变化大、音响层次多、表现力强。 |
3.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合唱艺术的特点。 | 3.总结出合唱艺术的特点。 |
4.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
唱生活之音 |
发声 练习 |
1.回顾发声方法: (1)腹部往外扩张、横膈膜下沉; (2)口腔打开、软腭上抬; (3)鼻腔打开、头腔共鸣。 2.展示呼吸微视频; 3.练声: |
1.引导回顾发声方法; 2.借助呼吸微视频讲解腔体状态; 3.组织练声。 |
1.领悟发声方法; 2.观看微视频,领悟呼吸状态; 3.参与练声活动。 |
1.领悟发声方法,培养学生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 2.开展练声活动,强调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学生歌唱能力。 |
二声部 旋律 教唱 |
4.《鸿雁》二声部旋律片段 (1)节奏 (2)音准 (3)情绪 |
4.教唱二声部旋律片段; 强调节奏、音准、情绪等问题。 |
4.学唱二声部旋律片段, 注意节奏、音准、情绪等问题。 |
3.培养学生歌唱能力,为合排作品做铺垫。 4.课堂思政,坚持民族文化自信,弘扬民族文化。 |
|
二声部 合唱 联排 |
5.《鸿雁》混声二声部片段合排; (1)节奏准确 (2)声音松弛 (3)声部和谐 (4)情感充沛 6.加入简单律动。 |
5.排练混声合唱《鸿雁》片段:强调节奏、声音、声部和谐、情绪等问题; 6.引导学生简单律动。 |
5.参与《鸿雁》二声部片段合排:注意节奏、声音、声部和谐、情绪等问题; 6.学习简单律动。 |
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6.突破有感情的演唱《鸿雁》混声二声部片段合唱的教学难点。 |
合 生 活 之 音 |
体验 云合唱 | 1.体验云合唱 (1)与帮扶学校即时连线 课堂,同唱《鸿雁》体验云 合唱第一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不在同一空间,但在同一时间,即时连线同唱一首歌; (2)点评 (3)合唱意义: 团结协作、共同合作。 2.云合唱第二种类型作 品展示: 第二种类型: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软件制作成作品。 | 1.引导学生体验云合唱,拓展合唱教学内容; (1)引导两校学生同时体验感受云合唱的魅力; 第一种:不在同一空间,但在同一时间,即时连线同唱一首作品; 第二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通过软件制作成作品。 (2)点出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3)针对两校合唱情况,提出声音要求和解决方法; 2.结合疫情讲解云合唱的意义。 | 1.体验并巩固云合唱相关知识; 2.聆听指导,调整云合唱演唱技巧; 3.领悟团结协作、共同合作的精神; 4.感受不受时空限制的云合唱的作品。 | 1.通过拓展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3.让学生切身感受跨校连线云合唱的魅力和意义,增加互动和交流;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合作的精神; 5.让学生感受不受时空限制的云合唱的作品。 |
回顾 总结 | 回顾总结: 3.合唱艺术种类特点及云合唱的两种类型。 4.发声方法。 | 3.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 | 5.进行知识回顾。 | 6.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
课后 (扬生活之音) |
课后学习任务: 1.鼓励学生运用videleap软件制作家庭云合唱。 |
发布云合唱: 1.制作videleap软件使用教程微视频; 2.实时查看学生完成情况并进行点评。 |
课后学习: 1.尝试制作家庭云合唱。 |
1.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动手能力; 2.促进与家人的沟通交流,增进亲情,推广社会价值。 |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 本课主要运用的信息技术为:蓝墨云班课、腾讯视频、原创微视频、录屏软件、网络资源筛选与获取、音频编辑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等 课前:教师运用手机录制《青春舞曲》《鸿雁》分声部旋律微视频上传至蓝墨云班课,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青春舞曲》微视频,回顾旋律,录制《青春舞曲》歌唱视频上传至平台,教师获取素材,运用AdobeAudition音频软件和Pr视频编辑软件制作属于云合唱。 课中:学生在课件上欣赏从网络上获取,教师进行编辑的视频,如《卢沟谣》《唱支山歌给党听》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从而总结出不同合唱种类的音乐特点;《呼吸微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呼吸腔体状态; 音乐拓展部分:运用腾讯视频进行两校即时连线的云合唱,让学生体验在同一时间,但不在同一空间的云合唱,拓展教学内容,开拓学生音乐视野,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了两校同唱,增强两校师生的交流沟通,资源共享。 课后:教师制作videoleap软件使用教程,鼓励学生运用此软件制作属于自己的家庭云合唱。 本课从课前到课后,信息技术贯穿始终,与学科深度融合,课堂借助录屏软件制作的原创微视频、网络获得的视频,用软件制作的云合唱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内容呈现更直观,学生参与度高,音乐课堂更活跃。 |
教学(活动)过程实施 | 创“五音”教学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本课将此作为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设计,“五音”渐进式教学模式,针对本课,严格遵循艺术感知规律,环环相扣,各环节主题突出,指导思想明确,教学思路清晰。 “五音”教学模式即阅生活之音、赏生活之音、唱生活之音、合生活之音、扬生活之音,五个渐进式的教学环节, 1、课前: 阅生活之音——自主学习、小组协作 课前,学生自主观看教师在蓝墨云班课发布的分声部微视频,回顾《青春舞曲》旋律,熟悉《鸿雁》,初步了解各声部旋律,以组为单位,查阅合唱艺术及云合唱的相关资料,在自主学习与提交作业的过程中,领悟认真细致的精神; 2、课中: (1)赏生活之音——对比欣赏、归纳总结 通过对比欣赏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生合唱、混声合唱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种类合唱的音乐特点,并能归纳总结出合唱艺术的音乐特点,完成掌握合唱艺术种类特点的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2)唱生活之音——讲解示范,声部练习 通过发声练习、声部教唱、作品排练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老师讲解示范、《呼吸微视频》直观感受,突破有感情的演唱《鸿雁》混声二声部合唱的教学难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热爱之情。 (3)合生活之音——团结协作、体验云合唱 体验即时连线云合唱,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时空局限,与帮扶学校的学生即时连线,通过云合唱的形式演唱同一作品,增加学生互动,增加两校感情,资源共享,领悟团结协作,共同合作精神。 欣赏属于自己的云合唱《青春舞曲》,感受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用软件制作而成的云合唱,解决时空带来的不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课后 扬生活之音——课后拓展、推广价值 教师录制Videoleap软件使用视频,鼓励学生运用Videoleap软件制作家庭云合唱,推广社会价值。 |
教学(活动)创新 | 1、即时连线云合唱,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运用腾讯视频会议,组织与帮扶学校的学生即时连线,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时空局限,通过云合唱形式演唱作品,让学生体验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同唱一首作品,增加学生互动性,增进两校感情。 2、软件制作云合唱,实现成果记录 运用蓝墨云班课、原创微视频、音频制作软件、Pr视频编辑软件、videoleap软件等信息化手段,制作属于学生自己的云合唱《青春舞曲》,感受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用软件制作而成的云合唱,为音乐学习提供便捷,解决时空带来的不便,实现实践成果及时记录与呈现。 3、鼓励学生课后制作家庭云合唱,培养艺术爱好,推广社会价值。 |
其他 | 不足: 1、个别同学对《鸿雁》后半拍起拍(弱起小节)和前倚音知识点掌握不够,要加强节奏训练。 2、学生对合唱歌曲,特别是民族歌曲的热爱之情还不够。要丰富教学环节,拓展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趣味性,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精选作品,加深学生对合唱歌曲,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3、因为初次尝试云合唱,学生虽然觉得新颖,但是也显得有些拘谨和不自信,应给予学生更多鼓励,培养学生自信心。 4、《鸿雁》低声部第四小节唱得不够连贯,注意运用气息歌唱。 5、在欣赏云合唱的过程中,教师是否可以运用同屏技术讲解云合唱的制作方式? |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