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第3课 寄情山水----石

冯婷
郴州市第六中学(北校区)
初中
美术
八年级
上学期
湘美版
  • 230
  • 13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寄情山水》中山石画法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课程。在本节课中把画石的技法延伸到奇石角度进行讲解与创新。通过赏石,知石,表现技法“勾皴擦点染”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奇石的艺术追求和意境的了解。

    教材中,石的画法比较单一,要讲奇石,还是需要从一些文人的画作进行分析,加入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和宋徽宗的《祥龙石图》一起分析。

    教学工具

    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对于跨学科的知识能够很好的理解和学习。通过《笔墨千秋》和《梅竹言志》两节课的学习,对中国画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笔墨的运用也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奇石的内容还是有些生疏,可以从地理的角度去分析奇石形成的原因,与地理老师统统完成这节课的知识讲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的石的画法,初步掌握画石的步骤方法,能理解“勾、皴、点、染”的含义,初步了解奇石形成的原因

    2.通过对奇石画作品中表现的传神与文人风骨的欣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

    3.掌握美术欣赏、评价、表现等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奇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画石的五个步骤,了解奇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难点:能用笔墨表现奇石,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方法

    水墨奇石——玲珑出自然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勾皴擦点染

    教学过程

          米芾赏石四法:瘦皱漏透。

          学生谈谈自己对瘦皱漏透的理解。

    、地理老师讲解奇石形成的原因

    运用思维导图,视频知识等讲解奇石形成的原因。

    、欣赏奇石的名画:

    苏轼《枯木怪石图》

    问:画面表达的是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宋徽宗《祥龙石图》

    、教师作品欣赏。

       老师的作品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教师示范:

    微课视频展示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