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望天门山》是部编版下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诗,它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全诗在”望” 字统领下展开,天门山的山形和长江的水色融为一体,壮丽的景象得到充分展现。”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大意是: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大意是: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其中”回”是”回旋,回转”的意思,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湍急;”此”是指天门山。诗歌后两句的大意是: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天门山好像在张开双臂欢迎从日边而来的孤帆,富有情趣。
对于刚刚进入中年级的孩子来说,对古诗并不陌生,孩子们在以前语文学习中已经初步感受了古诗的韵味。但对于古诗中描绘的美景并不熟悉,需要在了解诗歌大意之后,借助关键字词、看注释等方式来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丰富对诗中美景的感受。以读为本,在读中领悟、揣摩、探究、品味。品读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理解,通过进行充分合理的想象,领悟诗中的情境,进而体会全诗意境及气势,入情入境地诵读。
1、有感情地有韵味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看注释、抓关键词、想象画面、串联景物等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让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进行有感情朗读,并积累古诗,梳理古诗学习方法学法。
望天门山
看注释 抓关键词 想像画面 串联景物
教学过程
一、播放小视频,导入课文
1. 出示视频,了解《望天门山》的创作背景。
2.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望天门山》。
二、了解作者
1、学习古诗我们得先了解作者,昨天已经布置你们去查找关于李白的资料,现在我要考考你们。
2.课堂游戏,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查2名学生。
3.用填空方式,总结李白生平。
李白,字_____,号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与杜甫并称为_______。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_______》《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_______》等等。
二、初步感知诗歌。
1. 现在让我们跟随诗人李白的脚步去感受安徽天门山的壮美景色吧。首先, 先听老师朗诵这首诗吧。
要求:在听得过程重中请圈出诗中描绘的景物。
2. 谁来说说,有哪些景物?
天门 楚江 碧水 青山 孤帆 日
过渡:这些景物又是什么样子的?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三、品画面,深度感悟诗意。
(一)复习诗歌的学习方法:看注释、抓关键词、串联景物、想象画面。
(二)学习第一句诗。
1.出示诗句。你能找出这句诗的关键词吗?(断、开、回)你怎么理解呢?
2.“断”什么意思?天门山是怎么断开的?
预设:长江从两山之间穿过,就像山是被江水劈开的一样。
天门山像一座巨大的门,硬是被汹涌的江水课冲开的。
3.想象眼前会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耳中听到了怎样的声音?(眼前是雄奇险峻的天门山,耳中是奔腾不息的江水声)
4.从这句诗中我体会到长江水的力量强大,也体会到天门山的壮美,还有作者的惊叹之情,你们能读出这样的情感吗?来,我们试试。(背诵前两行诗)
(二)学习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诗,读诗,从这句诗中,我们又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
预设:
A.郁郁葱葱的山隔江面对面而立,他们一起出现,好像在欢迎远方而来的客人。
B.一条小船从日边而来。
C.两边山上的景色很很美,船速度又很快,眼睛都快看不过了。
2.昨天老师用问卷星对同学的预习做了问卷调查,67.3%的同学都表示不理解“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意思,谁来帮帮忙?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相对出”的感受?(指名回答,预设如:搭公交车等)
3.导语:现在让我们化身为小李白,坐上小船游历长江。来吧,出发。
A.师边看视频边说---“相对出”点明他现在所在的位置应该是江中间的船上。两边的山峰像打开的画卷,徐徐打开向我们展示它的雄奇俊美。
B.也可以说李白坐的船速度很快,离天门山越来越进近了,就感觉两边的山是同时出现在眼前。
4.师小结:第一二行诗写出了江水的力量和惊叹的心情,而三四行诗总一出一来,体现了山水的亲近。作者的喜爱之情。
六、朗诵诗歌,感受作者情感。
过渡句:青山、绿水、孤帆、红日,好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短短的几句诗,却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真情实感。让我们满怀激情来读读这首诗吧。(指名朗诵,并用《出口成章》APP 打分)
七、总结。
今天我们跟着李白一起感受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我们也学会了用“看注释”、“抓关键词”、“想象画面”“串联景物”等的方法来学习古诗,相信在以后的古诗学习中,你们会收获更多。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