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学生对植物的生殖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以及无性生殖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却知之少。
多媒体 无性生殖的图片 音视频
【知识目标】
1.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能力目标】
1.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2. 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认识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观察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1、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
2、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的关键。
观察思考法,由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一、情景引入
欣赏图片,思考讨论: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哪些?
多媒体展示图片:
有的植物用果实和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不用果实和种子也能繁殖后代
二、新知探究
(一).植物的有性生殖
1.复习回顾花的结构。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2.回答:要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
3.小组讨论,回忆植物的受精过程,完成教材中的图解
4.小结、识记有性生殖的概念,并讨论有性生殖的后代有什么特点?
教师活动
1.多媒体展示花的结构,组织学生回忆,识记。
2.提问:植物开花后,要经历哪些过程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3.组织回忆植物的受精过程,完成教材中P3花的结构与有性生殖图解
4.小结:像这种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我们称为有性生殖。
三、无性生殖
1.观察植物无性生殖的图片,小组讨论尝试总结无性生殖的概念。
2.小组讨论。
(1)植物的无性生殖都没有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
(2)无性生殖的类型包括:嫁接、扦插、压条、组织培养等
(3)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3.小组讨论:
(1)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更能适应变化的环境(恶劣环境)。 (2)无性生殖的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所以短期内可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植株。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1.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无性生殖的图片,鼓励学生尝试归纳出无性生殖的概念。
2.组织小组讨论
(1)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
(2)还有哪些植物能以类似的方式进行生殖?
(3)无性生殖的后代有什么特点?
3. 区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对植物来说各有什么益处?(让学生进行了解)
四、无性生殖在生产中的应用
1.观看视频,认识无性生殖在生产中的应用。
2.观看图片,思考讨论
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3.认真观察图片,说出嫁接的关键。
嫁接的类型分为枝接和芽接,嫁接成功的关键是要让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4.了解组织培养的原理
五、总结
学生小结本结主要内容
六、作业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积极引导和拓展,使教学过程顺应认知规律。 由教师的单方面的教,变成了学生探索的学。在介绍植物有性生殖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展示,让学生认识到花的结构、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利用电脑屏幕,讲解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在获得感性认识后,让学生阅读教科书、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把有代表性的看法展示出来供大家交流。通过点评、引导,将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无性生殖的应用、无性生殖的特点。本节课在教学上应注意直观性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