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集体备课大赛

骆建辉
资兴市立中学
高中
历史
必修1
人教版
  • 289
  • 3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1.知识背景

    学生对德国的政体有了初步了解,但对德意志的统一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不熟悉。

    2.能力背景

    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但还是善于形象思维,抽象能力及历史思维能力不足,对资产阶级代议制不理解,对德国政治特点不清楚。


    教学工具

        多媒体、一体机、白板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认识德国法治化的基本脉络,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②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和影响。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提高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情景再现和分析材料,了解德意志统一的的艰辛历程,初步掌握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

     ②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提高比较、概括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代议制等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进步的产物;

     ②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艰难性与曲折性,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总结历史发展规律;

     ③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学会历史地、客观地认识和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及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分析

    本课难点:德意志统一的原因、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德意志特色”的历史原因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史料分析、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英国的政体是什么?除了英国,还有哪个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呢?

         【推进新课】

       欣赏《德意志之歌》

    德意志,德意志,

         您高于一切!

         统一、法权、自由,

         为德意志祖国,

         让我们用心灵和双手,

         兄弟般地奋发努力!

         统一、主权和自由,

         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为了实现这使命的荣誉,

         为了德意志祖国永远的繁荣昌盛!

    学生回答《德意志之歌》反映的主题,体会德意志对统一的渴望!

    (一)德意志的统一

    1.原因

    (1)背景

    ① 政治:统一前的德国四分五裂,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民要求统一

    ②经济:工业革命使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③思想文化:启蒙思想在德意志的传播

    ④世界潮流:19世纪中期,主要国家通过革命或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普鲁士统一的条件: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统一决心坚决;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2.进程

        王朝战争:战争的一种形式。因参与者是王国与王国或发起国是君主制国家而得名。

        1864年,普奥对丹麦作战(第一次王朝战争),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由普奥共管。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奥地利战败,退出德意志邦联,以普鲁士为盟主的北德意志邦联建立。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战胜法国,兼并南方诸邦。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接受加冕,成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德意志长达952年的分裂状态。从此,德国作为一个统一的近代民族国家在欧洲崛起。

    由于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步较晚,资产阶级软弱,而封建容克和军阀势力强大,同时德国的统一不是“由下而上”地由人民决定,而是“自上而下”地由普鲁士王国通过国内外战争来实现统一的。普鲁士权压群邦,诸国皆有新帝国即“大普鲁士”之感。贵族和主要由贵族阶层人士组成的军官团在社会上始终举足轻重。因此,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及其宪法含有较浓厚的封建和军国主义的特征。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

    1.内容

    ①政体: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即皇帝握有实权。皇帝和内阁掌握了国家的行政权。议会是立法机构,但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对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

    ②国家结构:联邦制

    ③行政权:皇帝和宰相的权力极大,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④立法权: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联邦议会(相当于上议院):权力极大,议长为帝国宰相,议员由君主任命;负责法律的审批。

    帝国议会(相当于下议院):权力极小,具有立法权,但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无行政监督权。

    皇帝:国家元首,统帅军队、任命宰相、召集和解散议会,在帝国中居统治地位。宰相: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议会:立法机构。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选举产生,权力较小。

    所以,德国的政体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它是由君主任命对自己负责的内阁,直接掌握行政权,而由议会行使立法权。但君主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有否定权,可见真正的立法权实际上不在议会。

        2.特点:不彻底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①行政权与立法权没真正分开,君权独大;

        ②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国主义色彩。

    3.影响

    ①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国;

    ②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③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保守不彻底,留下战争隐患。


    ①德国是容克地主(封建地主)阶级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实现国家统一,
    统一后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统和封建专制残余
    ②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依赖性强,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因此
    德国的民主制度徒有其表


    1. 德意志的统一  (前提条件)

    2. 《德意志帝国宪法》  (标志)

    3.德意志统一和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


    (2014·江苏高考)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D )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2017  海口调研

        近代德国的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共同行使颁布法律的职权,议员通过公平的直接普选产生,帝国议会每年由德皇召集,联邦参议院只有在得到德皇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解散议会。这表明当时德国  ( A )

    A.行政体制体现出专制性    B.帝国议会享有司法权

    C.尚不具备近代社会特征    D.皇帝有权解散参议院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