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新课标倡导“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学习数学和理解数。”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通过设计出学生实际生活有情趣、有意义、常接触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切实的体验到身边的数学问题无处不有。“搭配的学问”一课的内容是排列组合问题,排列组合不仅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重要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的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操作以及实验,学生能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组合的方法,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乘法等知识储备和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会遇到有关搭配的问题,并能够进行较简单的搭配,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缺乏有序的思考,无法进行有序的搭配。在教学中,我切实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了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衣服教具,数字卡片教具。
知识技能
让学生经历两种不同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践操作等活动,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
数学思考:
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与结果。
问题解决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搭配问题,能探索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表达的良好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能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能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情境教学法、操作实验法、多媒体演示法
分发礼物,引入有序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熟悉的朋友—围裙妈妈,她不仅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还为大家准备了礼物,想要吗?
(无序重复的分发礼物,引发意见)
怎么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一排一排,一组一组……...有序的分发礼物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板书: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设计意图:“数学生活化”的理念,融数学知识于生活实际中。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拿到围裙妈妈的礼物开心吗?可是围裙妈妈遇到了难题,同学们能不能帮帮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围裙妈妈遇到了什么难题?(课件出示围裙妈妈出门前不知道选哪一套衣服的小短片)
提出问题1: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装,围裙妈妈选哪一套更漂亮呢?
生:短袖配短裙
生:长袖配长裙
生:长袖配长裤
生:短袖配长裙
.....
问题2: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搭配,围裙妈妈都想试一试,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
生:4种
生:5种
生:6种
....
到底有多少种呢?我们动手试一试吧!
设计意图:有效的教学情景必须用“真性”的学习任务去开启学生探究的欲望,唤醒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打开学具摆一摆,拿出笔来写一写,画一画,用喜欢的方式记录搭配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操作、独立思考。教师巡视,全面了解活动情况,及时捕捉资源。
说一说
把自己的搭配方法给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评一评
选一个同学的搭配方法评价他的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展示交流—火眼睛睛游戏
游戏环节
第一个环节—由我来解说(请呈现搭配方法的同学解说你是怎样进行搭配的)
第二个环节—由我发现美(请下面的同学找找他的搭配方法好在哪里?)
第三个环节—由我来找茬(请找找他的搭配方法还有哪些不足?)
下面进行第一个环节——由我来解说,掌声欢迎第一位解说员上来。
生:我的是文字记录的,第一件上装配短裙,第一件上装配长裤,第一件上装长裙,第二件上装配短裙,第二件上装配长裤,第二件上装配长裙,一共有6种搭配。
请你发现美
生:用文字记录很清楚
生:有顺序。
师:她的方法有顺序,是怎样的顺序呢?
生:第一件上装分别于下装搭配,配完再用第二件上装搭配下装。
请你来找茬
生:写字很麻烦,费时间
生:容易写错
师:虽然她的文字记录法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她的搭配非常有顺序,这时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掌声送给她。
下面有请第二位解说员上来,掌声欢迎!
生:我是画图和连线的方法。
师:你能给大家一边解释一边演示你是怎样连线的吗?
生:第一件上装分别与下装配,可以用线连接,这里一共3种搭配,第二件上装也可以与三件下装配,又有3种,一共有6种搭配。
请你发现美
生:很简单,比文字记录要简洁。
生:很清楚
生:节约时间
请你来找茬
生:画图我觉得很费时间,也画不好
生:线没有用直尺,有点乱
师:这位同学给我们呈现了不一样的方法,她用到了画图结合连线,虽然有不足,但是很直观,很简单,我们应该送给她掌声。
下面有请第三位解说员上来,掌声有请!
生:我是用的字母A表示第一件上装B表示第二件上装,C.DE表示三件下装,我也用到了连线。
请你发现美
生:看的很清楚,表达的意思很明确
生:比画图更节省时间
请你来找茬
生:字还可以写得更好一些
还有吗?
生:大家觉得这个方法比较完美,用字母表示更直观、更省时,我们应该掌声送给这位同学。给我们呈现了这么棒的方法。同学们其实除了用字母我们还可以用到哪些符号表示物品呢?
生:数字、图形
师:对了,你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表示。
下面请第四位解说员上来
生:2乘3等于6
你能解释一下这个算式代表什么意思吗?
生:从第一件上装出发有3种搭配,第二件上装出发也有3种,有2个3,所以是2乘3等于6。
请你发现美
生:很好,更简单了
生:非常节省时间
师:对了,这位孩子给我们呈现了一道乘法算式,一下子解决了我们的搭配问题,真了不起。
师:同学们刚刚你们都是从上装出发配下装,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也可以从下装出发配上装,从第一件下装出发有2种,第二件下装出发也有2种,第三件下装出发也有2种,这里有3个2,一共是6种
师:对了,从上装出发是2个3,从下装出发是3个2,无论是2个3还是3个2都可以用乘法算式2乘3或者3乘2来表示。(课件演示)
同学们,刚刚我们呈现了这么多的搭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生:文字记录
生:列乘法算式、
生:连线
.................
小结:同学们,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是可行的,我们可以用文字记录,也可以用到连线,为了方便我们还可以用字母、数字等符号来表示物品,在这些方法熟练只有甚至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解决,但是不管用到什么方法,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搭配,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这就是搭配的学问(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倾听、交流,体验有序思考的必要性,有效的教学情景必须以问题为主线,在学生大胆猜想、自主验证、记录方法、寻找规律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引发认真冲突,不断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发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丰富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1、早餐的搭配
牛奶、豆浆、蛋糕、油条、饼干、面包,要求一种饮料搭配一种点心,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
2、拉一拉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富有现实性、开放性、挑战性的练习内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搭配中的学问,在搭配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才不会重复和遗漏,可见,数学在哪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勤动脑,多动手,遇到问题寻找策略,我们就能探索出更多的数学奥秘。
书第105面第六题
搭配的学问
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