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集体备课大赛

杨娟
石门县第三中学
初中
物理
八年级
上学期
人教版
  • 452
  • 5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是求知的青春年华,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抗挫能力较弱,教者为石门三中老师,本学年被派到石门县罗坪中心学校支教,学校距离县城150km,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由于多种原因,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够,思维能力较弱,需要教者根据学情尝试着与县城不同的教学法,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引导起,提问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思维阶梯来进行问题设计,努力地减少城乡差异,使山区的孩子能够享受到公平的优质的教育。学生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基础上慢慢有了非常浅显的物理思维与物理观念,本节课继续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物理推理、总结、归纳等能力,培养学生气态与液态能够相互转化的物理观念。


    教学工具

    希沃课件、水槽、塑料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知道了气态和液态可以相互转化。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4. 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通过观察水沸腾前后的气泡、温度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乐于探索未知事物的情感。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担当与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这是2019年10月18日将要开幕的石门县第19届柑橘节暨文化旅游季的宣传视频,我们的家乡美丽吗?(美丽)大家思考一下:视频中,重点拍摄了罗坪的什么景色?




    1.知道什么是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知道气态和液态可以互相转化。

    2通过实验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沸腾的条件。能从实验数据和表格中找到沸点。会用图像表达液体沸腾特点。

    3.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通过生活举例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5.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6.会运用汽化和液化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一、汽化和液化的定义以及吸热放热情况5min)

    (1)演示实验1:教材p58图3.3-1的实验

    学生实验1:在烧杯里倒一些开水,将冷的玻璃片放到烧杯口,稍后将玻璃片拿起并观察玻璃片上会附着什么?原来较冷的玻璃片的温度会变化吗?如果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放热)

             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

    二、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各自特点

    (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两种汽化方式的名称。1min)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沸腾的特点20min)

    师:大家在家会烧开水吗?谁能描述一下水烧开时的现象?

    师: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水烧开时到底有哪些现象和特点。

    学生阅读实验报告单,然后老师提出下列问题:

    思考与注意事项:

    1)防止酒精灯烧伤与开水烫伤。酒精灯的点燃方式与熄灭方式要规范操作。

    2)如何缩短实验时间?

    3)实验中如何分工合作?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还点拨一下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读沸点表

     

    思考: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能否选择酒精温度计?为什么?为什么水的沸点和我们在这里做这个实验时的沸点不一呢?

    教师实验:给停止沸腾的水抽气观察水又重新沸腾起来。


    引导归纳整理沸腾特点:

    A. 沸腾是液体内部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B.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做沸点

    C.液体沸腾需要同时达到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缺一不可)

    D.液体的沸点与液体的种类、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改变而改变。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合生活实例自主探究蒸发的特点5min)

    师: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方式,那蒸发会是怎样的一种汽化现象呢?老师举出了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两个例子,大家观察一下,他们都是蒸发现象,在蒸发速度的利用上他们相同吗?

     

     师:你能举出哪些蒸发实例,是加快蒸发还是减慢蒸发?它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加快或者减慢蒸发的?

    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

    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师:图片上的小女孩发烧了,妈妈给她在额头上敷了热毛巾,这样做用什么作用呢?

     

     生答:降低温度

    师:蒸发可以降温吗?下面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

    1)学生实验:

    将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上有什么感觉?      

    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作业本扇,温度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这是什么原因?

     2)引导归纳整理蒸发特点:

      A.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

      B.影响蒸发快慢的几个主要因素为: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备注:蒸发的快慢还与液体的种类、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即空气湿度有关

    C. 液体蒸发需要吸热,会导致所依附的物体温度降低,有致冷作用。

     

    2. 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增加北京四中网校微课)






    根据《汽化和液化》微课总结本节课


    从7月中旬到10月上旬,罗坪乡的降雨量微乎其微,安溪完小的用水一度要靠挑水来获得,通过最近物态变化的学习,你可以给乡政府提哪些科学性建议来保证罗坪乡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用水?请大家将自己的建议用书信的方式写给罗坪乡书记龙选周叔叔。

    3.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学校                 班次       班号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知道气态和液态可以互相转化。

    2通过实验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沸腾的条件。能从实验数据和表格中找到沸点。会用图像表达液体沸腾特点。

    3.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通过生活举例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5.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6.会运用汽化和液化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实验探究一——初步感受汽化和液化

    在烧杯里倒一些开水,将冷的玻璃片盖到烧杯口,稍后将玻璃片拿起并观察玻璃片上会附着什么?摸一摸,原来较冷的玻璃片的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三、实验探究二——探究水沸腾时的现象与特点

    1.实验目的:

    (1)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水沸腾时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

    2.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电子停表

    3.实验装置图:如图3.3-2

    4.实验过程:按照实验装置图安装实验器材,向烧杯中加入温水,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仿照绘制晶体熔化图像的做法,在下图中绘制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等水开了2min中后拿走酒精灯,看看水是否继续沸腾。

    特别提示:防止烫伤!

    5.实验数据以及现象:

    t/min
















    t/
















    气泡变化情况

    沸腾前              

      沸腾时

    当水沸腾后两分钟拿走酒精灯,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6.实验结果分析与交流:

    1)水沸腾时的图像

     

     

     

     

     

    (2)结合图像和实验现象,尝试着总结一下水沸腾的特点

     

    (3)通过实验,你还有哪些发现和疑问?

     

     

    7. 归纳总结沸腾特点

     

     

     

    四、探究三——探究蒸发现象特点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几个因素

    1.学生实验:

    (1)将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上有什么感觉?      

    (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作业本扇,温度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这是什么原因?

    2.归纳总结蒸发特点:

     

     

     

          

     

    五、课后小作业

    7月中旬到10月上旬,罗坪乡的降雨量微乎其微,安溪完小的用水一度要靠挑水来获得,通过最近物态变化的学习,你可以给乡政府提哪些科学性建议来保证罗坪乡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用水?请大家将自己的建议用书信的方式写给罗坪乡书记龙选周叔叔。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