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集体备课大赛

廖莎
初中
化学
九年级
上学期
人教版
  • 311
  • 4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燃烧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之前单元已经学习过一些燃烧的实例。本节课燃烧与灭火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不能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更没有从微观的层面审视过变化的本质。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化学联系起来,从化学的角度观察生活。具体的说,就是把学生所知道的灭火和促进燃烧的方法与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联系起来,逐步实现从生活走向化学,学会在生活中应用课堂上的化学知识,并能借助微粒观洞察万变之宗,从而树立“控制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变化使之服务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工具

    教学环境:多媒体设备  希沃授课助手

    教师准备:自制课件、化学仪器及药品(小石头、细纸条、小木条、两支蜡烛、烧杯、坩埚钳、酒精灯、 火柴、湿抹布、废物缸、铁钉等。)

    教学资源:网络搜索,顶尖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通过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3.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组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能用本课所学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  

    3.通过熄灭蜡烛了解灭火原理,以及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灭火方法。

    4.学生学会如何灭火和使物质燃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增强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树立“控制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变化使之服务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原理。

    (3)学生生活中学会应用课堂知识燃烧与灭火。

    教学难点

    (1) 控制变量法探究燃烧的条件;

    (2)学生学会自主合作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讨论、亲自动手操作与总结,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希沃授课助手,微课例等,帮助学生掌握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主要采取情境激学、 联想推理、分组合作实验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目标。

     

     

     



    二、温过知新,引入新知。

     

     

     

     

     

     

     

     

     

     

     





     

     


     

    三、实验探究、合作学习

     

     

     

     

     

     

     

     

     

     

     

     

     

     

     

     

     

     

     

     

     

     

     

     

     

     

     

     

     

     

     

     

     

     

     

     

     
















     

    四、课堂小结

     
















    五、连线中考

     


    六、课外延伸、发展能力





    七、课后作业

     

     

     

     

     

     

    【激趣】燃烧现象视频播放

    【提问】从这个视频看到了什么化学现象?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堂课的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认识灭火的原理。

    3、提高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高操作、合作能力。

    【提问】想一想,前面我们学过的燃烧实例和现象有哪些呢?

     

     

     

     

     

     

     

     


     

     、


    从这些燃烧的实例中能得出燃烧的定义?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条件的探究

    提出问题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么,物质燃烧究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进行猜想

    【提出问题】燃烧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作出假设】我认为燃烧所需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试剂及用品】小石头、细纸条、小木条、两支蜡烛、烧杯、坩埚钳、酒精灯、 火柴、湿抹布、废物缸、铁钉等。


    请同学们分组用几分钟完成实验方案(注意控制变量法),然后分享你们的实验方案。(发放实验导学案)


    组长领取任务清单:

    第一组和第二组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

    第三组和第四组探究燃烧需要空气(氧气);

    第五组探究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请在导学案中写出你们组的实验方案,注意控制变量法。




     (希沃授课助手展示)

    分享完成之后进行实验。

    第一组和第二组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

    第三组和第四组探究燃烧需要空气(氧气);

    第五组探究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希沃实验方案展示)

     方案展示完成后做实验。

    (希沃实验展示)

     

     



         通过这个同学们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需要可燃物。

    2.燃烧需要氧气。

    3.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着火点)(着火点重点讲解)。

    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

    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注意: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不可以改变。

    燃烧是一把双刃剑,既会带来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谈谈你知道的燃烧利与弊。

    (视频展示燃烧的不利引出灭火的原理知识点)。

    接下来我们来进行灭火活动,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蜡烛,看谁的方法多?

     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盖”、“沙子”、“罩”、….——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

      “吹”、“水”……——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剪断蜡烛”……——移除可燃物






    你能用一句话归纳出灭火与燃烧条件之间的关系吗?

    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活动小结]

    二.灭火的原理: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空气

    3.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选其一


    分组讨论

         亚马逊森林着火,如果你是消防员,你会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灭火?1-2组讨论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的;2-3组(讨论隔绝空气的方法)5-6组讨论把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的方法。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比较

     





    连线中考

    (做题加以巩固,砸金蛋环节)


    三、知识拓展

    请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知识解释下面的成语?

    火上浇油

    煽风点火

    杯水车薪



    作业布置

    1、课后查阅资料谈谈燃烧的例与弊,题目自拟,写一篇小论文。


    2、查阅资料还有哪些成语涉及到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至少5个) 

     

     

    学生看视频

    通过观看视频回答问题:燃烧

     






    生回答:

    镁条的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硫在氧气中燃烧 :放出热量,生成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红磷的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生: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学生猜想:

    猜想一:燃烧需要可燃物。

    猜想二:燃烧需要氧气(空气)。

    猜想三: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生在导学案上写出实验方案。

    组长领取任务清单:

    第一组和第二组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

    第三组和第四组探究燃烧需要空气(氧气);

    第五组探究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请在导学案中写出你们组的实验方案,注意控制变量法。


    生分享实验方案。

    1.用细纸条、石头验证燃烧需要可燃物。

    2.用烧杯罩住一只蜡烛,另一支蜡烛不罩住。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3.用细纸条、木条验证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生根据方案进行实验

    得出三个结论:

    1.燃烧需要可燃物。

    2.燃烧需要氧气。

    3.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着火点)。

    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

     

     




    学生思考后谈看法


    学生观看视频


    生思考并回答。

    生想后回答:

    1   用水浇灭

    2   用嘴巴吹灭

    3   用烧杯罩灭

    4   用沙子盖灭

    5   用湿抹布盖灭

    6   用剪刀把蜡烛剪断

    。。。。。。


     

    生回答: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生思考、合作回答问题

     


    生思考回答问题





     

    生做中考题目。




    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燃烧概念。

     

     

    通过回顾先前学过的知识达到一个温过知新的目的。

     

     

     

     

     

     

    采用逐步引导的方法将学习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对燃烧形成定义。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与所学内容进行联系,总结、归纳出新知。利用直接经验对燃烧的定义进行概括。

     






















    分组探究,既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实验能力。

      


    通过表中实验条件的比较,培养学生

    归纳总结的

    能力。并且从中得出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探究方法的多样性。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视频展示给予视觉冲突,加深学生的思考。)





    从灭火比赛中总结出灭火原理,便于学生理解。 

     









     

    加深巩固课堂重点内容。

    对比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在条件达成上的区别。





    通过做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的理解。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燃烧的概念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需要可燃物。

    2.燃烧需要氧气。

    3.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着火点)。

    (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

    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二.灭火的原理: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空气

    3.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选其一)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