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学,他们好奇好动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多媒体、电子琴、手风琴、铃鼓、响筒、沙锤、铙钹、响板、木鱼。
1、通过对歌曲中出现的乐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演唱歌曲;
2、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并进一步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2、教学难点
对歌曲情绪的处理以及弱起、附点节奏等在演唱中的准确把握。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一、引入
1、播放一段天安门升旗的视频,请全体起立,唱国歌行注目礼。
2、请问我们刚才所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原名是什么?它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作词 聂耳作曲
3、那什么叫进行曲?
进行曲源于军队中用来统一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听起来雄壮有力而又有行 进感。
4、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进行曲吗?
《运动员进行曲》 举行运动会或者出操必定会播放
《检阅进行曲》 中国专门为部队阅兵活动创作的,旋律雄壮激昂
《土耳其进行曲》 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
5、刚才我们介绍了国内外著名的几首进行曲,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它就是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国旗护卫队出场时的音乐《歌唱祖国》。
二、新课学习
1、重温经典的爱国歌曲《歌唱祖国》,同时思考一下问题:
(1)歌曲的风格
(2)歌曲的主题
(3)歌曲的结构
2、介绍作曲家王莘的个人生平和歌曲的创作背景。
王莘,1918年出生,江苏无锡人,著名作曲家,《歌唱祖国》是他在建国一周年时写的作品。
3、结合之前介绍的进行曲的风格,学生讨论这首歌的风格是什么?
歌曲是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
4、歌曲的主题: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与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
5、分析歌曲的结构。
歌曲为四二拍,由两大部分组成,ABA的再现三段体式结构.
一般歌曲都是由主歌和副歌组成,A段是副歌,B段是主歌。
找出歌曲中主歌和副歌的乐段,并分析各自的特点。(见PPT)
主歌:歌曲开始或者中间比较平淡的铺垫部分,多有几段歌词,带有叙述性;
副歌:歌曲的精华所在,一般都会重复且很少改变歌词,常带有抒发性。
6、小结《歌唱祖国》的进行曲风格正是通过行进的速度、铿锵的力度、强弱对比鲜明的四二拍表现出来的,
歌曲的结构为ABA再现的三段体式结构。
三、歌曲学习
1、请学生边听歌曲边看曲谱,找出曲谱中有哪些特殊的节奏。
2、复习四二拍的含义,四二拍是指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它的强弱规律为一强一弱。
3、乐曲由拍子的弱起部分开始叫做弱起小节,请找出《歌唱祖国》这首歌中的弱起部分,并加以练习。(见PPT)
4、找出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并练习附点节奏。
附点音符(以四分附点为例)
X. = X + X
延长前一个音符时值的一半
5、分乐段试唱歌曲。按照歌曲旋律节奏填词演唱,注意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要唱得准确,教师纠正学生演唱的不当之处。
6、学生随《歌唱祖国》的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探究与合作
a、 分别举例,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速度、力度、节奏等带来的乐感也是截然不同的,从而引出音乐的基本要素。
b、音乐的基本要素分别是: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调式、曲式、和声和织体。
c、介绍讲台上的教学工具,分别是铃鼓、响筒、木鱼、沙锤、响板、铙钹,这些都是打击乐器,请6位同学上来每人挑选一样打击乐器,用你们自己的理解去表现《歌唱祖国》这首歌,老师用手风琴伴奏,全班同学用激昂的情绪来合唱这首歌。,表达出你们对祖国的热爱!
五、课堂小结
1、歌曲的进行曲风格是通过速度、力度、节拍表现出来的,并通过附点音符和弱起小节的使用体现了歌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特点。
2、在歌曲的演唱时,我们应该怀着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唱出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