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人物对话描写—跟着课文学习写作 集体备课大赛

王倩
沅江市共华镇初级中学
初中
语文
九年级
上学期
人教部编版
  • 568
  • 2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人物对话”在习作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在对话中进行的,而很多文章中的故事也是围绕对话展开的。人物之间丰富有趣的人物对话会使文章生动活泼起来,那么怎么把对话描写精彩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学生一般对教材比较熟悉,所以本次习作指导,将精选课文中的片段进行教学,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以《故乡》《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教学生写人物对话的方法,通过学习四种对话描写的方法,让学生会写精彩的对话。

    教学工具

    初三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益阳市语文中考试卷中,作文有60分,占比40%,所以习作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尤其农村学校,好的生源源源不断的外流,剩下的学生基础差,家长不重视学生的能力提升,甚至家里难得找到一本作文书。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写作课的教学效率,是值得每一位乡村教师深思的问题。我设想了写作复习课,我们可以从学生较为熟悉的课本中找素材,通过分析课文中经典的片段,学习片段中的写作方法,对学生的作文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对话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感受对话描写的妙处。

    过程与方法:深挖课本中的写作资源,探究对话描写的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深挖课本中的写作资源,探究对话描写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教学方法

    对话描写
              ——跟着课文学写作
    加一加
            变一变    课本
            分一分    生活
    换一换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请同学们观看小故事《皇上的梦》,领悟语言的魅力。

    2、俗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是告诉我们要学习用爱语结善缘,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即使在夏季六月,也感到阵阵的严寒。(出自《增广贤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聚焦课文中的对话描写   悟对话之妙

     以课文《故乡》、《我的叔叔于勒》为例,领悟大师们对话描写的妙处。

    (一)《故乡》

    1)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2)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3)“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二)《我的叔叔于勒》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就走开了。

    从以上课文中的相关语段,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对话描写?

    对话:两个以上的人物互相说话。对话描写就是描写两个以上的人物在一起说话。

    2、对话描写由几部分组成:

    人物所说的话、提示语、标点符号。

    3、对话描写的妙处。

    让故事更生动具体

    让人物特点更鲜明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更加突出文章中心

    2)、品析课文中的对话描写  探对话之方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在对话中进行的,而很多文章中的故事也是围绕对话展开的。人物之间丰富有趣的人物对话会使文章生动活泼起来。那么怎么把对话描写精彩呢?

    方法一:加一加

    就是在描写人物语言的同时,加入多种描写,如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并且借助标点符号,增强表达效果。这样相得益彰可以收到锦上添花的表达效果。示例:他站住了,脸上显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神态描写:闰土见到童年好友是高兴的,所以欢喜。但是二十几年的世态炎凉,使他感到痛苦、难堪,所以脸上又现出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动作描写:动着嘴唇”“终于恭敬起来说明闰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封建等级观念最终战胜了少年时的纯真友情。]“老爷!……”[省略句……包含了闰土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情。]

    方法二:变一变

    变一变就是变换提示语的位置。提示语的位置有以下四种形式,如:

    1、拉车式(提示语在前)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2、推车式(提示语在后)

    那有这事............”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3、挑担式(提示语在中间)

    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对话描写频繁出现的文章如果只用一种对话方式,会使文章显得呆板单调,改变提示语的位置,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自然活泼。继而使文章更加紧凑,读起来就感觉更加自然了。

    方法三:分一分

    就是用分段的方式进行对话描写。集中的对话描写,不仅要改变提示语的位置,还要用分段的形式进行描写,这样更能增加表达效果,营造出真实的感觉。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我们做火车去吗?

    我们做火车去。

    船呢?

    先坐船,......”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刻画出杨二嫂尖刻、泼辣的性格特征,这预示着另一种故乡的面貌的出现。]这样的对话描写就显得有声有色了。

    方法四:换一换

    灵活运用表示说的词,改变词语运用的重复单调,让语言丰富多彩。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积累这些表示说的词语,丰富写作语言

                     

    谈论  劝告 直言  怒斥  驳斥  批驳  辱骂  诅咒  抱怨  诉说  

    嘟哝  念叨  申诉  劝说 奉劝 劝告 解说  辩白 分辩  ......

    方法小结:

    为了让你的对话描写更加生动有趣,就请记住:在人物对话描写时,要采用加一加,变一变,分一分,换一换的方法。

    三、课堂训练

    (1)猜一猜

    有家哥俩闹分家,分了几天也没分清,决定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A)一个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了碗了分不清。B)一个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C)一个接过话茬儿:嗨,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D)另一个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哆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E)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试问:从文中你能看出先后说话的(A)(B)(C)(D)都是谁吗?你知道厨师的媳妇(E)是干什么的吗?

    (厨师、裁缝、车把式、船老大、商人)

    卖什么的吆喝什么证明他们每个人所说的话都是符合个人的身份。一个人只有符合个人身份的话,才能让人了解自己的性格。

    明确:对话要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职业、思想、性格等特征,突出人物的个性。 

    2赏一赏

    夫妻相

    张亚凌

       “你刚才厉害的很。我还没到店门口,就听到女店主冲男店主说话。欠扁的二货,疲疲沓沓地,挡了我的路。男店主似乎还不过瘾地骂道。女店主接着说:以后碰上那种东西,就不要客气,还以为人都像他一样是软蛋?这是一对卖菜的夫妇,对他们的情况,我知之甚少。可我知道,他们的婚姻是牢固的——同样的粗俗与无理,也算是一种和谐。过马路时,遇见一对夫妻,男的瞪三轮车,女的坐在上面。不急不急,还有个娃娃没过去。女的害怕男的抢时间。男的笑了,说:你老公你还不了解,啥时候跟人争过抢过?女的笑出声:说你胖你还喘上了,咋没抢过?没抢能娶到我?绿灯亮了,男的一蹬三轮车,嘴里冒出一句话:娶媳妇要是还遵循红绿灯原则,黄花菜都凉了。对他们的情况,我也一无所知。可我知道,他们的婚姻也是牢固的——一样的宽容与爽快。这,就是我们说的夫妻相?

    明确:告诉我们对生活要留心观察,细心感受,用心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我们就会下笔如有神,妙笔能生花。

    3写一写

    (一)对话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

    请同学们运用所学方法改写下面的语段,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玻璃窗被砸坏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说:谁弄坏的?董小天说:没看见。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走了过来,环视四周,严厉地问:“谁弄坏的?”  。“又没有人叫我们要看好窗玻璃。”捣乱鬼董小天冷笑着回应,接着做了个鬼脸,“哈……这下好凉快哟!” 这一下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她大声地指责:“是董小天,他和张小勇拿扫把搞打,张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董小天一火,抡起扫把朝他打去,张小勇一躲,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碎了。” 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 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不肯承认。”

       “是的,我也看见了,就是董小天他们干的。”

        “董小天,别抵赖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董小天,大家都长了眼呢……”

        老师于是瞪着眼盯着董小天,怒斥道:“董小天,你有胆犯错,就没胆承认?……”

    四、课堂小结

    对话描写语言功,生动逼真特征明,推动情节示中心。

    学写对话支妙招,动作神态加标点,闻其言语如见面,

    变变位置话语活,分分段落行文美,换换说词语言鲜。

    课本大师多示范,生活处皆语文。

    五、作业布置

    请你改写李清照的《如梦令》,要求:巧用对话描写,使文章更精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

    其主要内容为: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全词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对人物的心理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