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囊萤夜读》 集体备课大赛

叶爱
第十九完小
小学
语文
四年级
下学期
人教部编版
  • 1862
  • 108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囊萤夜读》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21课《文言文两则》中的其中一则古文。本单元语文要素要求: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囊萤夜读》写的是车胤少年时用白色薄绢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在夜里夜以继日的读书的故事。篇幅短小精悍,富有节奏;言简意赅、浅显易懂,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较易接受理解。古文中所蕴含的古人思想: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要勤学苦读。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教学工具

          四年级学生有了小学前三年学习的基础,并且对古文已经有一定的接触,比如学过《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等篇幅短小的文言文,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然而对于文言文字词字义理解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一词多义字,通假字的字词解释等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 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3.从人物的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体会车胤读书的刻苦,明白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从人物的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体会车胤读书的刻苦,明白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的道理。

    教学方法

      囊萤夜读

                                  车胤  博学多才

                         明理            夜以继日  勤学苦读

                      懂意                

                    读通                      



    教学过程

    一、回顾古诗导入课题。

    1.  看图配古诗,学生回忆学古诗的方法。(预设:读通诗句、读懂诗句意思、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小结学古诗的三部曲:读诗、懂意、悟情。

    2.其实古诗和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是相通的,今天,我们就用类似的学习方法来走进22课的一则文言文《囊萤夜读》,打开书本22课。

    3.随课题识字“囊、萤”

    师:(出示“囊”“萤”生字格)谁来读读这两个字?(相机领读生字)你怎么来识记“囊”和“萤”字?

    预设:“囊”笔画复杂,各部件要写的紧凑,秃宝盖要写的宽。(识记关键笔画法)“萤”草丛里的一种小昆虫。(情境识字法)

    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来书写课题。(板书:囊萤夜读)

    4.释题:解释“囊”指什么?(用口袋装)“萤”指什么?(萤火虫)“囊萤夜读”是什么意思?(用口袋装萤火虫在夜里照亮读书。)

        5.质疑课题。

    师:谁囊萤夜读?

    预设:车胤(你从哪里知道的?渗透古文方法“结合注释法”)车胤是个怎样的大人物呢?

    车胤个人简介:东晋时期著名的大学问家,自幼家境贫寒,聪颖好学、知识渊博,一生中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吏部尚书等重要官职。他是湖南津市人,是我们湖南人的老乡,那著名的津市牛肉粉就是他的家乡特产,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千年,走进他勤学苦读的故事吧!  

    二、读通读顺,感悟读法。

    1.自由读,明确朗读要求:

    自读3遍,把字音读准、读通顺不会读的字词圈画出来。

    2.汇报:你们那读书的模样让老师仿佛真的穿越到晋朝,看到了少年时勤学苦读的车胤。检测朗读之前先扫清文字障碍(出示萤火虫,重点词汇:车胤 恭勤 博学 家贫 练囊 以夜继日焉)

    指名读词语,相机领读词语出示全文,词语强调。小组轮读词语听范文,通读全文

    过渡:同学们不仅读准了古文还读得通顺,为你们竖起大拇指!这篇古文言简意赅,只有两句话,你能读好哪一句?(超链接)

    预设1:胤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指导节奏读,相机点评鼓励)

    指名读(古文讲究节奏舒缓,你能舒缓的读吗?)哪些字词需要强调给大家听的?用什么方式强调?读时,一停顿,一延长,韵味就来了。谁来试一试?)(朗读节奏停顿的好、注意延长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相机出示节奏线)

    师:我们也用这个方法节奏舒缓、强调字词延长地读第二句话。它有3个分句。我们一个分句一个分句的读,谁想试一试?

    预设2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朗读节奏停顿的好、读的有韵味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相继出示节奏线)

    1.     现在所有的学生都来当小老师把两句话连起来读,你还能读好吗?

    2.     生齐读文章

    小结:学好文言文的方法:第一关——“读通”:读准、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板书:    读通)

    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     萤火虫也忍不住为你们鼓掌了!从第一句话中。你读懂了哪个词语?

    /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读)

    预设:胤:车胤(借助注释法) 恭:肃敬(出示图片“恭”) 勤:勤勉 倦:疲倦  博:广博  学:学问(组词法) 通:通晓,明白(借助注释法)

    过渡:这个句子,你读懂了吗?

    预设:这句话告诉我们晋朝人车胤肃静勤勉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句子里的车胤)(板书:车胤 博学多才)

    过渡:他为什么要囊萤夜读?又是怎样囊萤夜读的?用古文原句说一说。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读)

    哪些词语是需要注意的?

    预设:练囊: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练囊”和“囊萤夜读”的囊字意思一样吗?练囊:名词,口袋。“囊萤”用口袋装,动词。(结合语境法)(借助注释法)   以夜继日:夜以继日(夜晚接着白天不停地学习)(用已知法) 贫:贫困(组词法) 夏月:夏天的夜晚(生活经验法)则:于是,就(积累法) 以:用来  焉:语气词

    过渡:这句话,谁读懂了?

    (车胤)家境贫寒,常常买不起灯油(来点灯读书)。一个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哪个词语让你对车胤刻苦读书的模样印象深刻?)

    (板书: 夜以继日)

    2. 《囊萤夜读》的故事千古传唱,一千多年前的晋朝儿童们正在传诵这个故事!(生诵读)唐宋时期的儿童正在吟唱这个故事(生诵读),2020年的现在的四5班也在吟诵着这个故事(生诵读)。就连陪伴车胤勤学苦读的萤火虫也穿越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萤火虫动画语音:白话文讲述故事)

    文言文语句凝练简洁,你能用白话文完整的讲一讲《囊萤夜读》的故事吗?

    预设大意:晋朝人车胤肃静勤勉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车胤)常常买不起灯油(来点灯读书)一个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亮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过渡小结:你们真是学古文的天才!读懂了古文,学古文的第二关——“懂意”的方法有组词法、结合注释法···

    (板书:   懂意                

       读通                                           

    过渡:是啊,如此勤奋好学的车胤在家贫不得油的情况下,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

    看视频,进一步了解车胤

    3.       想象情境

    家贫不常得油,他是如何想的?(预设:晚上没有灯油读书,这晚上的时间怎么打发啊?)

    家贫不常得油,他是如何做的?(预设:在院子里、草丛里抓萤火虫)

    4.你想对勤奋好学的车胤说些什么呢?

    预设:车胤的行为说明车胤无论家里环境多么艰苦都要勤学苦读的品质。

    (1)我觉得车胤真的很聪明,遇到困难很好地解决困难。

    (2)我读懂了车胤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车胤绝不放弃,努力给自己创造条件。(板书:勤学苦读

    过渡:你们说的真是精彩极了!从古文中受到的启发,有自己的体会就是学古文的第三关——“明理”。就让我们和着音乐,诵出对车胤的赞美、钦佩之情吧!(板书: 明理     )

    4. 配乐诵读

    5. 让我们以合作背诵的形式也来诵出对车胤的褒奖!——挖空式背诵

    6.总结:回顾一下,我们用了哪三个方法来学习文言文《囊萤夜读》?(读通,懂意,明理)通过学习古文的这三部曲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孜孜不倦、勤奋好学的车胤,他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他无论环境多么艰苦都要勤奋苦读的品质。

    四、拓展阅读,品味文情

    1.拓展:像车胤这样勤学苦读的大人物数不胜数,我们也用这个方法试着来了解匡衡《凿壁借光》的苦读故事!

    拓展《凿壁借光》(渗透古文学习方法:读通——懂义——明理)

    读通——懂意:用白话文说故事——明理:他是一个怎样的匡衡?

    2.作业:古时关于人物勤学苦读的成语也有不少,你来猜猜这些图片说的是哪个成语吧!看图猜成语:悬梁刺股、凿壁借光、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课后深入学习其他人物勤学苦读的成语。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