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青藏地区 集体备课大赛

周园园
初中
地理
八年级
下学期
湘教版
  • 771
  • 10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青藏地区》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五章第三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四大地理区域》和《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青藏地区的具有和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同等的地位,是对八年级上册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本章内容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工具

    本节课所教为初二的学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接受新的知识的速度较为快速,对新鲜的地理风俗事物兴趣浓厚。前面的几章的学习也是八年级上册的巩固。但是学生对于新旧的知识的衔接存在一定的缺陷,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有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理清相关地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脑海中有着学习区域地理的框架图,知道从哪里分析也为将来高中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概况,包括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水源等基本情况;

    2)掌握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与农牧业分布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农作物和主要牲畜;

    3)了解青藏地区的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读图、析图、讨论、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

    通过本课学习,教育学生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青藏地区高寒的地理特征和形成原因。



    难点

    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秋天的到来让我们感受到了凉意。而中国有个地方现在接近零下。这里的孩子不要说上学,连御寒的衣服都没有。近两年我们学校就开展了“情系青藏,冬日送暖”冬衣捐赠活动,老师和孩子们都献上了自己绵薄之力。你们参加了吗?-学生举手。我们一起看看活动现场。

    【多媒体展示活动图片】今天我们就跟随着我们的主人公长沙县一中唐琳老师一起完成本次青藏地区的送暖之行。

    二、新课讲授

       转承:这次的青藏之行志愿者们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所以可要做足充分的准备。本次的目的地青藏地区在中国的什么位置呢?

       学生:青藏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

       教师:这次送冬衣打算怎么过去?为了帮助唐林老师顺利到达,请大家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一)位置和范围      阅读书本P17图5-30,完成下列问题

      

     【希沃白板游戏】找到中国具体的位置和范围。

           1.相对位置:①中国的西南部位。

            横断 山脉以西、 喜马拉雅山 以北、 昆仑山 祁连山、阿尔金山脉以南。

           2.范围:包括  西藏 自治区、 青海 省、 四川 省西部。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

    (二)交通运输方式

       教师:本次送暖之行进藏的方式有很多选择。青藏地区还有哪些公路?

       学生: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 。进藏路线是青藏铁路。还有最快的方式是航空运输

       教师:没错唐琳老师本次选择公路运输,从长沙出发经过贵州、云南最后到达青藏地区,所以他选择的线路是?

       学生:滇藏公路

       小结:整个青藏地区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因为地形崎岖,铁路建设成本和难度大。

       转承:本次全校同学捐赠了很多东西,但是有些物品是青藏的朋友不需要的?请你以小组为单位,结合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太阳能和本次目的地的材料,帮唐老师挑选出可以带到青藏的物品。说说理由? 

    【小组探究

    (三)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

       材料一:本次冬衣送往目的地昂仁县,山脉占据全县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多,海拔4400米至4600米。少风、寒冷、平均气温在4°C以下,半干旱气候;降水量约300毫米左右。

       材料二: 

     

    结合所给的材料,从下列物件中选出在青藏地区所需要的装备,结合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说说理由                                   

                                                                                                                                                                                              

      【希沃白板游戏】学生将需要的物资放入一个行李箱,不要的的物资放入另一个行李箱。

       学生:毛衣、棉衣、羽绒服——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冬冷夏凉。登山鞋——地形: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帽子、墨镜、头巾——阳光充足,比较晒。氧气袋——海拔高,缺氧。

       小结:青藏地区的最突出的自然特征“高寒”。所以唐老师将看到冰川纵横、雪山连连的景象。感谢同学们的帮助,唐老师带着我们的冬衣顺利的到达目的地,并将物资顺利交到孩子们的手中,照片是本次援助的23个贫困学子。这个冬天他们再不用担心寒冬的到来了。

       转承:来到了青藏地区,不仅能欣赏独特的自然风景,更能感受到和长沙不一样的民风民俗?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如何影响当地风土人情的?

      【多媒体播放视频独特的青藏地区。

    (四)民风民情

      【多媒体展示图片青藏地区吃喝住行的照片。

       ①人口:一路上人烟稀少,这里人口仅占全国的5%左右。是藏族的主要聚集区。

       ②服装: 藏袍 是藏族的传统服饰,早晚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衣袖中,中午则可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者两只袖子系在腰间。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当地的气温具有  昼夜温差大 的特点。

       ③民居:藏民住的房子称为“碉房”,建筑材料是石头就地取材,窗子小为了御寒。

       ④饮食:这里的人民非常好客,对远方来的客人要献上洁白的 哈达,请客人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牦牛肉,跳锅庄舞。这里的主食是糌粑 。

       教师:藏民的饮食深受当地的农业的影响。青藏地区是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的呢?

       学生:吃牦牛肉、喝酥油茶是因为青藏地区的主要发展畜牧业,养牦牛、藏山羊、藏绵羊等,吃糌粑、喝青稞酒是因为种植青稞为主,但是青藏地区由于受高寒的影响,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等河谷地带,种植业面积较小。因为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小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藏地区的衣食住行都被高寒的自然环境影响着。我们去听听当地的藏民怎么说。

      【多媒体播放语音】藏民:我们除了独特的衣食住行,还有形成了很多的怪闻,这里有一些是真的,有一些是假的,如果你答对了,奖励你一份我们青藏地区的特产。

       过渡:请同学们去根据今天所学知识去判断“三个怪闻”的真假,并且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评价指导)

    (五)西藏十八怪【是真是假】

       ①牛粪羊粪当柴卖:在西藏的牧区,牛粪羊粪晒干之后变成了日常做饭和冬季取暖的主要燃料。冬天里,牛粪、羊粪和煤炭一样作为燃料买到各家各户。——(真)

       原因:青藏地区树木少,受高寒自然环境的限制,高原上用作柴薪的树木很少,牛粪燃点低且容易拾拣;那么青藏地区还有哪些可以开发的能源呢?

      媒体展示图片】水能、地热能、太阳能 、煤炭。

       ②地上无河把桥盖:.气温低,多冻土,‘以桥代路’可以减轻施工难度,而且可以为野生动物留下完整的栖息地不影响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迁移。材料:青藏地区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本区拥有,藏羚羊、雪豹野驴等许多珍稀动物。但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目前财产退化现象较为严重。为防止生态破坏和草场退化,我国先后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真)

      【多媒体展示图片】稀有动物的照片。

       ③省内干部往外派:青藏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为了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省里的干部多数去外省学习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带回发家致富的方法,使得现在的富裕安康。——(假)

    教师:青藏地区的发展更多的依靠国家的扶持,从西部大开发,国家派出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大概有4000多名干部。到近些年的精准扶贫,到今年为止,很多地区已经完全脱贫,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第三个怪闻是假的。让我们去看看现在的青藏人民的生活。

       【多媒体播放视频】藏民的发家致富路。

       (答对怪闻,分别奖励牦牛肉、酥油茶、雪域奶糖一份)

        情感升华:青藏人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从西部大开发到精准扶贫,从青藏铁路的修建到今天大数据时代,数据产业的落户西藏,都充分的发挥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正如习主席所说:“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希望你们平时生活中也能发挥不怕吃苦的精神。      

    三、课堂小结

      本次的送暖之行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收获满满,收获感动,收到藏民赠送的特产,更收获了很多的知识,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根据板书进行课堂总结。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