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1.课文简说。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 愤怒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 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 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是教学的重点。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 感悟 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 感悟 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 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词句解析。不可估量:“估量”是推算 计算的意思。“不可估量”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众星拱月:圆明园的主园有圆明园 万春园 长春园。除三园外,还有许多小园。“拱”,环绕。“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描绘出了圆明园的总体格局。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西洋景观:“西洋”,泛指欧 美各国。在长春园内,有一个景点叫“西洋楼”。这是一座西式宫殿建筑,石柱的柱头柱身皆仿罗马式,庭院中的松柏灌木模拟欧洲几何图案修剪,围墙和道路铺装以及石雕陈设等也都是西洋式。文中“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一句所说的“西洋景观”指的就是“西洋楼”。这座西式宫殿建筑,占地面积达100多亩。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由于文中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也比较多,因此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课标要求,五年级的学生要具有初步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鉴于此,课前我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到图书馆搜集向别人请教等等的方式获取大量有关圆明园毁灭的史料,上课时,学生通过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因此在初读课文后,对课文的这段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爱恨交织的情感把握上又不是很准,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的写作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
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难点。
一、复习导入,引出质疑。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从课文上大概认识了圆明园,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
二、合作探究,细读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提出重点词。板书:不可估量。
(2)出示废墟图片,感受圆明园“大”的特点。
①介绍圆明园占地面积约为350公顷,估算相当于多少个教室那么大。
②再读第1自然段,把刚才看完图片的感受和估算的感受带到课文里。
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齐读)
过渡: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多好啊!既然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必须先要走进去,看看它的过去究竟如何辉煌。
三、感受辉煌
读课文二三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
生:宏伟建筑 珍贵文物 举世闻名(师相机板书)
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
师:找到写宏伟建筑的一段话,线自由读一读
(学生自由汇报,谈感受,教师指导朗读)
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读后半句。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
(播放视频,并解说)。
师: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学生读)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板书 珍贵文物
课件出示:【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图片 】
师: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看完图片,惊叹之情已经表露在你们的脸上,让我们带着惊叹赞美的语气读这一段。
师:同学们,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曾经就在我们圆明园啊!然而,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被毁灭了,至今几十万的文化瑰宝还飘零在世界各地。
5、课件出示:我们的国宝在哪里?
四、再读课文,升华情感
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自然段,看看那些句子写出了侵略者丑恶的嘴脸,做好标记。,
生:他们把园内凡事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哪些词语最能看出他们的野蛮?
师:他们这样对待我们的国宝,你们是什么样的感受?
生:气愤 痛恨 惋惜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播放],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
师:这一切都被侵略者的大火给毁灭了,孩子们,这样的损失能估量吗?
让我们再一次体会这句话(齐读第一自然段)
五、激情写话,拓展延伸
1师: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化为灰烬。面对这把罪恶之火,面对如今只剩下的残垣断壁,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语形容你此时的心情? 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学生发言
师总结:所有的话都凝聚在圆明园的断垣残柱上,这把火烧毁了圆明园,但是它烧醒了每一个中国人,我们在珍惜幸福生活的同时,更要好好学习,为振兴中华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课后作业:
1.回家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阅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父母听,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
一、导入课文,感受损失
师: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世界的奇迹,那就是圆明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圆明园,去了解它的灿烂辉煌,去感受它的屈辱历史(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说一说“毁灭”意味着什么?
师:说得好,“毁灭”不是一般的毁坏,一旦毁灭就再也没有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最后怎么样了?(学生回答)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再读课题。
师:在作者的眼里,圆明园的毁灭带来怎样的损失?(出示课文第一句)
师: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它在这段两次出现说明了什么?
自由读一读这一段,说说你有什么感觉?(难过,愤恨),带着这种感觉再次朗读这段话。
二、合作探究,感受辉煌
师: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体现在哪?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它的过去究竟如何辉煌(板书:辉煌)
出示学习提示:1、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一找最能体现圆明园辉煌的句子,在印象最深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读书所得。
说一说圆明园的辉煌体现在哪几方面?
(生说师相机板书)举世闻名 宏伟建筑
说一说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
师:找到写宏伟建筑的一段话,自由读一读
(学生自由汇报,谈感受,教师指导朗读)
师生合作读: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
(师播放视频并解说宏伟建筑)
出示句式训练,学生想象说话: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齐读这一段。
师: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学生读)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板书(珍贵文物)
课件出示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图片,学生欣赏
师: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看完图片,惊叹之情已经表露在你们的脸上,让我们带着惊叹赞美的语气读这一段。
师:同学们,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曾经就珍藏在圆明园中,他们见证了圆明园的辉煌,它曾是万千华夏儿女心中的骄傲和向往之地。(画心形) 。然而,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被毁灭了(板书:毁灭,并画火花图)至今几十万的文化瑰宝还飘零在世界各地。
5、课件出示:我们的国宝现在在哪里呢?(请学生读)
三、走进“毁灭”,读中悟情
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自然段,看看那些句子写出了侵略者丑恶的嘴脸,做好标记。
全班交流
出示:“他们把园内凡事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哪些词语最能看出他们的野蛮?
师:他们这样对待我们的国宝,你们是什么样的感受?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播放圆明园被毁视频)
师:这一切都被侵略者的大火给毁灭了,孩子们,这样的损失能估量吗?让我们再读这句话(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激发情感,拓展延伸
师: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化为灰烬。面对这把罪恶之火,面对如今只剩下的残垣断壁,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语形容你此时的心情?
师总结:所有的话都凝聚在圆明园的断垣残柱上,这把火烧毁了圆明园,但是它烧醒了每一个中国人,我们在珍惜幸福生活的同时,更要好好学习,为振兴中华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
一、 导入课文,感受损失
1、师: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世界的奇迹,那就是圆明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圆明园,去了解它的灿烂辉煌,去感受它的屈辱历史(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最后怎么样了?(化为了一片灰烬)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再读课题。
3、师:在作者的眼里,圆明园的毁灭带来怎样的损失?(出示课文第一句)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它在这段两次出现说明了什么?(生答)自由读一读这一段,说说你有什么感觉?(难过,愤恨)带着这种感受再次朗读这段话。
二、合作探究,感受辉煌
1、师: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体现在哪?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教师相机板书(板书:举世闻名)
2、出示学习提示:①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一找最能体现圆明园辉煌的句子,在印象最深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的感受。②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读书所得。
3、全班交流,师相机板书:宏伟建筑 珍贵文物 举世闻名
相机说说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生答)
4、请学生找到写宏伟建筑的一段话,线自由读一读
5、师:同样是建筑,但他们的风格却——(截然不同)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生读,如果“也”字没重读,及时纠正)
师:我们接着看“买卖街”给人什么样的感觉?那么山乡村野呢?
朗读指导:热闹的风格我们可以读的轻快一些,宁静的风格可以读得舒缓一些。谁再来试试?
6、师:除了这四个有,还有哪些景物呢?课前同学们查找了相关资料,你们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交流)
7、师:这次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读后半句。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
7、播放图片,并解说
8、师: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学生读)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板书(珍贵文物)
9师:从先秦到清朝大约多少年的时间?(两千多年)想想这期间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请用自己能想到的词语来形容。
(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数不胜数……)
10: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让你们开开眼界吧!(出示图片,教师简单介绍)
师总结: 这些名人书画里面和奇珍异宝汇聚着我们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闪耀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带着你的惊叹和自豪齐读四自然段。
三、走进“毁灭”,读中悟情
1、师:同学们,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曾经就珍藏在圆明园中,他们见证了圆明园的辉煌,它曾是万千华夏儿女心中的骄傲和向往之地。可恨的是,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的一把火让它化成了一片灰烬。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被毁灭(板书:毁灭,并画火花图)至今几十万的文化瑰宝还飘零在世界各地。(出示国宝图片)
2、师:课文是如何描写侵略者暴行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把最能描写侵略者罪行的词语标出来,然后和同桌说说你的体会是什么?
3、交流:你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了什么呢?( 出示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抓住关键词语说感受。
4、师:大火连烧了三天,整整4320分钟啊!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想想看,这4320分钟会烧掉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播放圆明园被毁视频)
5、师: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请你把它写下来,把它写到你的心上。(学生写自己的感受,理解)
师:孩子们,请告诉大家,这把火烧毁了什么?
(预设)
生:这把火烧毁了我国的园林艺术的精华。
生:这把火烧毁了我去游圆明园的梦想。
生:这把火烧毁了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
6、师:这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化为了一片灰烬。孩子们,这样的损失能估量吗?让我们再读这句话。(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激发情感,拓展延伸
1、最美好的事物被毁灭是最令人愤慨的。以前有,现在没有了,你的感受会更加的——(强烈)对这些侵略者也会更加的——(仇恨、痛恨)所以,作者在安排材料的时候,匠心独运,用大量的篇幅去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才能带给我们更大的震撼。
2、师:面对这把罪恶之火,面对如今只剩下的残垣断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说感受)
3、师总结:所有的话都凝聚在圆明园的断垣残柱上,圆明园的毁灭是侵略者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的结果。让我们记住这段屈辱,记住“落后就要挨打”,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还要时刻牢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出示图片,齐读)
课后作业: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假如你是皇帝、大臣、士兵、普通百姓,你会说什么,你会做什么?任选一个角色写下自己的语言和行动。
一、导入课文,感受损失
1、师谈话导入:
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在世界的东方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一座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圆明园,去了解它的灿烂辉煌,去感受它的屈辱历史(齐读课题,学生一起书空“毁灭”)
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最后怎么样了?(化为了一片灰烬)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再读课题。
3、师:在作者的眼里,圆明园的毁灭带来怎样的损失?(出示课文第一句)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它在这段两次出现说明了什么?(生答)自由读一读这一段,说说你有什么感觉?(难过,愤恨)带着这种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二、合作探究,体会“辉煌”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它是一座(生答:举世闻名地皇家园林,师相机板书:圆明园 举世闻名),还了解了它独特的布局(请学生对照图介绍)
2、除了布局独特,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还体现在哪?
出示学习提示:①默读课文3、4自然段,找一找最能体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句子,在印象最深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的感受。②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读书所得。
3、全班交流,师相机板书:宏伟建筑 珍贵文物
4、请学生找到写宏伟建筑的一段话,再自由读一读。
5、师:同样是建筑,但他们的风格却——(截然不同)
6、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金碧辉煌”和“玲珑剔透”的意思。
师: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生读,如果“也”字没重读,及时纠正,再请学生读)我们接着看“买卖街”给人什么样的感觉?那么山乡村野呢?(朗读指导:热闹的风格我们可以读的轻快一些,宁静的风格可以读得舒缓一些)谁再来试试?
7、师:除了这四个“有”,还有哪些景物呢?课前同学们查找了相关资料,你们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8、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读后半句: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
9、播放图片,师简要解说
10、师:老师想问大家,园内是不是就这几个景点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天南海北”、“等”和课外知识体会景点的“多”)
11、想一想,漫步在这样一座园林中,该用怎样的感受去读?(请学生读,适时引导体会“饱览”、“流连”的意思)
师:你们看,既看不够,又不想走,能读得那么快吗?(学生齐读)
师范读这一部分,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12、师: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学生读: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说一说第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13、 师:从先秦到清朝大约多少年的时间?(两千多年)想想这期间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请用自己能想到的词语来形容。(预设:数不胜数、琳琅满目等)
14、出示图片,教师简要介绍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
师总结: 这些名人书画里面和奇珍异宝汇聚着我们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闪耀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所以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带着惊叹和自豪之情齐读四自然段。
三、走近“毁灭”,读中悟情
1、师:同学们,这是多么引人入胜的皇家园林,这是多么宏伟壮观的艺术殿堂,可是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的一把火却让它化成了一片灰烬,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被毁灭(板书:毁灭,并画火花图)至今几十万的文化瑰宝还飘零在世界各地。(出示国宝图片)
2、师:课文是如何描写侵略者的可耻暴行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把最能描写侵略者罪行的词语标出来,然后和同桌说说你的体会是什么?
3、交流: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出示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抓住关键词语“统统、任意破坏”等来说感受。
师:大火连烧了三天,整整4320分钟啊! 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4320分钟会烧掉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惨痛的一幕吧!(播放圆明园被毁视频)
4、师:孩子们,看了这个视频,你们心中涌动着怎样的情感呢?你们在想些什么呢?请你把它写下来,把它写到你的心上。(学生动笔写)
师:孩子们,请把你的心里话大声说出来(提示学生可以结合课前查找的历史资料来谈感受)
(预设)
生:这把火烧毁了我国的园林艺术的精华。
生:是旧中国的贫穷落后才造成这样的悲剧。
生:是清朝政府的懦弱无能才会发生这样的事。
......
5、师:这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j就这样化为了一片灰烬。孩子们,这样的损失能估量吗?让我们再读这句话。(男女生比赛读)
四、激发情感,拓展延伸
1、最美好的事物被毁灭是最令人愤慨的,你的感受会更加的——(强烈)对这些侵略者也会更加的——(仇恨、痛恨)所以,作者在安排材料的时候匠心独运,用大量的篇幅去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才能带给我们更大的震撼。
2、师:面对这把罪恶之火,面对如今只剩下的残垣断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说感受)
3、师总结:所有的话都凝聚在圆明园的断垣残柱上,圆明园的毁灭是侵略者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的结果。让我们记住这段屈辱,记住“落后就要挨打”,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时刻牢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出示图片,齐读)
课后作业: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假如你是皇帝、大臣、士兵、普通百姓,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任选一个角色写一写。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