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庖丁解牛/《庄子》 集体备课大赛

李四梅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部)
高中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人教版
  • 164
  • 15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教学设想:

          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不仅仅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结合这一理念,设计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再拓展延伸至课外,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自主研读、讨论交流中学习,体悟道的意义。

         《庖丁解牛》是《庄子》书中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短小隽永,写法灵活,充满生活气息,且深蕴哲学理趣。本课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点拨参与对话,由言及文,因文及道,运用品读涵泳、研读探究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场面描写、人物的刻画,领悟生动形象的叙述描写背后的理趣和简洁议论之深藏的意蕴,采集文言之美质,陶冶情操,培养情怀,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理解庄子“养生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教学工具

    学习情况:本届学生是部编版教材使用的第一届,已学习过"北冥有鱼"“濠梁之辩”的寓言故事,且在高一学段学习过《逍遥游》节选,已对庄子其人与思想有一定了解。

    学生情况:参与教学的G1912班是高二文科实验班,学生学习习惯好,语文素质高,乐于思考与表达。


    [第一课时,指导学生了解庄子及写作背景,诵读课文,师生共同疏理文字和语法障碍,初步把握文本。]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检测文本熟悉度,初步理解文章大意,结合庖丁的成长历程,初步感受道的存在。

    2、发掘本文的内涵,体会寓言的蕴意。

    3、结合现实生活领会道的深刻的含义,从中领悟生命之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由文本之道入老庄之道

    教学难点:结合现实生活领会道的深刻的含义,从中领悟生命之道,从而实现精神的成长。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庖丁解牛》教案(修改后第二稿)

    课型设计: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部 李四梅

     

       [第一课时,指导学生了解庄子及写作背景,诵读课文,师生共同疏理文字和语法障碍,初步把握文本。]

     

    教学设想:《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不仅仅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结合这一理念,设计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再拓展延伸至课外,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自主研读、讨论交流中学习,体悟道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检测文本熟悉度,初步理解文章大意,结合庖丁的成长历程,初步感受道的存在。

    2、发掘本文的内涵,体会寓言的蕴意。

    3、通过预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及思维能力。

    4、结合现实生活领会道的深刻的含义,从中领悟生命之道。

    教学重点:由文本之道入老庄之道,由他人之道悟个人之道。

    教学难点:

    结合现实生活领会道的深刻的含义,从中领悟生命之道,从而实现精神的成长。

    通过预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及思维能力。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用具:古典名曲、动漫视频、自制微课、自制课件、希沃教学一体机

    教学方法:诵读、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演示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讨论,发表看法,教师重在引导点拨。

     

    教学过程:

    一、落实基础,探究文道

                                                                                               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诵读,检测,落实基础知识

    思考

    1、庖丁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此境的?

     

     

    2、文惠君所领悟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它和解牛之道有什么联系?

     

     

    二、走近老子,体悟“道”智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明确道的特点:

     

     

     

    三、拓展延伸,我来悟道

    1、[清]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五灯会元》中信禅师的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3、德国哲学家尼采人生分三个时期: 合群阶段,沙漠阶段,创造阶段。

       

    品读素材,任选一则谈谈你所领悟的哲理。

     

    四、畅所欲言,小组论道

    结合个人体验、文学形象或历史人物谈自己对学习、生活、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看法,请选择三个关键词依次定义自己所领悟的三境界。

     

     

    五、附文:池莉《人生三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