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课题3 水的组成 集体备课大赛

陈风云
湘潭江声实验学校
初中
化学
九年级
上学期
人教版
  • 480
  • 10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水的组成》选自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三。第四单元的主题是自然界中的水,本单元的整体设计思路和知识结构如图所示:

        从课题1到课题3,水的知识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社会到学科,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至课题4由水分子引出化学式、化合价后结束水的主题内容,并将各课题串连起来。这样以水为载体,将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自然地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融为一体,以学科知识充实水的主题,用水的主题衬托学科价值,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有利于学生在习得各部分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整体提高对水资源和化学价值的认识。

        本课题主要学习氢气的性质、探究水的宏观组成及从微观的角度解释水电解的过程和知道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的含义。经过水生成和水分解两部分的实验与分析,认识水的组成已是水到渠成。整个过程将知识的获取、科学过程的体验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融为一体,教育内涵丰富,学习情景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内容是课题1《爱护水资源》和课题2《水的净化》的深入和延续,同时又是学习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不可或缺的知识。因此,本课题在本章知识的学习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工具

         通过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课的学习以及生活中经验的积累,学生不仅知道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了解到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组成两种物质的元素都来源于水,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这次同课异构活动,我上课的班级是天易水竹学校的1705班,是寄宿班,学生基础较好,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分析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氢气的基本性质,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推断出水的元素组成。

    2)了解电解水实验,并通过实验推断出水的元素组成。

    3)学会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学习的能力。

    2)通过设计氢气燃烧和电解水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的规律,来推测未知物质的成分,体会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知识的方法过程。

    3.通过记录现象、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分析出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

    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区分。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及内容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奇妙的海上之火

         1977年,印度洋东南部马德里斯的一个海湾里,飓风使海水起火的事件,。与学生的生活常识水火不相容,构成了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顺势引出课题。

     

    倾听老师讲解、观看图片,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展示图片,问题导思,激发学生兴趣

          以学生感兴趣的趣闻创设可以贯穿整堂课的有效情境,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氢气的燃烧初探水的组成

    师:出示一瓶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请学生描述氢气的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氢气的爆炸实验→分析爆炸的原因→氢气的验纯(边演示边演说)→氢气的燃烧→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分析】根据氢气的燃烧,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我们可不可以知道水的组成?

    演示实验时,用希沃投屏向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分析实验、了解氢气的可燃性

     

     

     

     

     

    演示实验,希沃授课助手投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通过氢气爆炸实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通过氢气燃烧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氢气的可燃性,为电解水实验中检验氢气作铺垫




     水的电解实验再探水的组成

    【过渡】老师通过演示氢气燃烧得出了水的组成,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动手来验证这个结论?

    【播放视频】微视频介绍电解水的装置的组装和使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介绍实验装置→了解实验步骤→描述现象→进行实验

    【汇报现象】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引导各小组,汇报出与正、负极相连两端的玻璃管内气体的具体体积。
    并进行分析。正极端和负极端产生气体体积比近似为1:2,有个别组有差异的,请同学们自己思考数据偏差的原因。

    【问题】两端玻璃管内分别产生了什么气体?引导学生猜想。

    小组讨论】猜想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如何检验?

    教师启发学生,继续讨论,想出好的办法。最后确定两端都用燃着的木条,使木条燃得更旺就是氧气,气体本身燃烧,就是氢气。

    汇报现象

    根据水电解实验的产物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推出水的组成。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猜想两极产生的气体,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归纳得出结论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现象,进行猜想和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实验、合作学习、动手实验、大胆表达

     

     









    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设计实验验证产生的气体,并学会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分析、类比、归纳的能力

    形成用实验探究物质元素组成的实验逻辑思维



    水的组成研究简史

    【过渡】其实人类探索水的组成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又曲折的。咱们通过一段微视频
    来了解了解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研究历程。

    播放水的研究简史微课视频

    最终这个荣誉属于拉瓦锡。拉瓦锡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打破思维定势,客观地面对实验事实,敢于理性分析,对传统和习惯说“不”。同学们我们也要学习他的这种科学精神,只有敢于质疑,不畏权威的人才能勇攀科学的高峰。

     

     

     

    观看视频

    了解研究史

    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体现了科学家严谨、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

     

     

    通过化学史,使学生形成严谨,敢于质疑的科学研究态度等良好的学科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微观解释水的电解

    【过渡】科学家并没有停止対水的进一步探索。通过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水可以用H2O表示。


    《多媒体演示》 利用flash动画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思考

    观看水电解的微观过程

    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水的点解

    建立合理的微粒观,对微观世界有一个良好的认识


    学会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过渡】在氢气燃烧和水电解中都涉及了哪几种物质?

    老师这里给出一些物质,同学们按混合物和纯净物将其分类。

    总结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定义

    【希沃课堂小游戏】练习物质的分类

    回顾思考、完成任务

     

    引导学生了解纯净物的分类

    掌握将物质进行分类比较的系统学习方法


    揭秘奇妙的海上之火

           学到这里,聪明的同学们你能知道为什么海面会起火了么?

    老师提示同学一点,飓风高速转动时,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聆听、思考、发现真相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化学知识

     

     

    首尾呼应,进行揭秘,解决导入时提出的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氢气是一种很好的环保燃料,利用电解水可以制得氢气,成本太高,可是,我们看到水中含有氢元素,可以说水是储存氢元素的巨大的仓库,而且水在我们自然界中的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利用水采用比较节能方便的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得到氢气,也是我们化学家们一直探索研究的课题。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有一天能在这个领域参与其中,研究出得到氢气的好办法。将来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开上用氢气做燃料的汽车来。

    知识总结,知识升华,提高同学们积极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对同学们进行鼓励。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