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走月亮 集体备课大赛

肖淑萍
思源实验学校(小学部)
小学
语文
四年级
上学期
人教部编版
  • 314
  • 10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走月亮》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自然美景”为主题,其语文要素为“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美”。本文是一篇文字优美、意境悠远的抒情散文,文章从孩子的心灵感受出发,描绘了一幅秋天月夜下的动静结合的优美画面,充满了童真气息,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本单元以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月亮”的说法充满了诗意。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得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本文的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很容易使学生深入文本,得到情感的体验,激起孩子们爱的涟漪,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学工具

      对于刚步入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求知欲较强。四年级学生对于写景文章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四年级学生正处在辩证思维萌芽期,学生辩证分析能力不够完善,概括能力较低。他们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上还存在较大的难度。又加上不了解“走月亮”这一习俗没有生活积累,对文章理解可能不够深入,从而造成情感体验不到位。班级中的个别学生,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想当然地解释,会造成对文章理解的不正确。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接受比较快,对于课堂上的问题或是练习,经点拨完成较好;而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在理解上出现问题,需要较多关注。

      四年级的学生对观察事物的方法掌握不够,要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感受力,细微之处见精神,要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感情,用这种情愫的陶冶,让学生触景生情。坚持“以生为本”的新理念,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学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在感情朗读中感受月下美丽的景象。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通过教师讲解和合作学习,学习作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的情感。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的美景,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感受作者的无限快乐。

    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体现景物特点的写法,学习作者寓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方法

     板书由主板书和副板书构成,主板书主要图文结合形式将《走月亮》四幅图呈现出来,副板书由感官体验、寓情于景、合理想象三种写法构成。

       


    教学过程

    《走月亮》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整体感受文本(3分钟

      配乐《月亮船》,出示图片:

     

      上节课,我们将《走月亮》分为了四幅美丽图画,分别是月亮升起图、月下溪边图、月下田园图、月亮牵星图。

      我们具体欣赏了第一幅月亮升起图,看到了柔和的月光升起来了,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边带着学生回忆边画景)

      板书月亮升起图的图画:

     

          [板书:月亮升起图]

     (设计意图:音乐导入,展示图片,用美妙动听的音乐和生动鲜明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我”与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

    二、教师精讲,师生共学(10分钟

      (一)月下溪边图

      过渡语:在“走过村庄”的时候,作者看到了月光下的山、树、路,那么在“走过溪边”的时候作者又闻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板书:月下边图]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4—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分享。

      1)“闻到了什么?

      (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这香味、月光怎么还会流呢?想象画面。

      明确:我仿佛看到了溪水在流动,山草和野花的香味在秋风的吹拂下飘到了溪水的上空,随着溪水飘啊飘,月光洒在溪水里,溪水流动,月光也跟着动的情景。

     

      请同学带着体会朗读这些句子。

      (2)“我"看到了什么?

     

      提问:为什么说“抱”呢?

      (请学生上台和老师演示“抱”,感受温暖的情感

      明确:因为许多堆在一起的鹅卵石中间,有一些水,形成了一个个圆圆的小水塘,水面映着月亮的倒影,就像环抱着月亮一样。运用拟人的修辞,无数的小水塘像妈妈一样紧紧抱着无数的小月亮,多温馨,多可爱。

     

      小结:作者运用视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水塘抱月图,并通过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体现了“我”内心的喜悦之情。[板书写法:感官体验  寓情于景]

    请全班同学带着想象齐读这部分。

      3)“我”想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看到小水塘“抱”这小月亮也马上想到了他的妈妈,想到了他和妈妈白天在溪边洗衣裳、做小船的情景。

     

      提问:孩子们,看来和妈妈在一起总是那么快乐,你有和妈妈在一起特别快乐的事吗?(生结合生活经验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么温暖、快乐。)

      这篇课文是作者长大后回忆他的妈妈时写的,当时他已经十几年没有回过家乡,十几年没有见过他的妈妈,孩子们,如果让你一年不回家,见不到妈妈,你什么感受?(思念妈妈)那对于十几年没有回过家没有见过妈妈的作者来说,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思念、怀念妈妈)

      3.请学生们带着体会齐读这个自然段。

      (在小溪边,小水塘里、花瓣、纸船,这些景物都运载了妈妈对我的爱,运载了我对妈妈的思念。)

      4.小结:作者运用视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寓情于景,并加以合理的想象,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月下溪边图,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和母亲浓浓的亲情。[板书写法:合理想象]

      (设计意图:师生共学,带孩子读中感悟情感,学习学习方法。)

    三、合作探究、学生互学展示(12分钟

      (一)月下田园图

      过渡语:“我”和阿妈沿着小溪走啊走,来到田埂上,“我”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参照我们欣赏月下溪边图的学习方法,继续去感受月下田园图的美丽。[板书:月下田园图]

      1.小组合作探究

      根据小组合作学习卡片出示的要求,小组合作阅读6—7自然段,标记出相关句子,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和组员一起分享喜欢的理由,并完成表格。

     

      2.请小组上台汇报。

      (小组成员逐一汇报“我”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想到的内容,老师引导并表扬

      (设计意图: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卡片”展示小组合作要求,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小组上台汇报,锻炼孩子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3.师生共读。

      4.学生分享最喜欢的句子,并谈谈理由。

      1)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明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水流的满意;更是体现自己的满意,表达出作者对家乡景色的喜爱之情

     

      2)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明确: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低垂着头”形象地写出了稻穗的饱满,预示着今年又是丰收年;“镀亮的银毯”写出了月光下稻田的颜色、质地以及给人的感觉。想象一下,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啊!

     

      5.小结:这鱼儿的欢跃,果子的甜香,沉甸甸的稻穗,都向我们在报告着一个令人振奋的喜悦——丰收,这是多么令人激动啊,我们读时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呢?

      (读出丰收的喜悦。)

      6.请一位同学带着想象带着丰收的喜悦读一读第6自然段。

      (二)月亮牵星图

      过渡语:“我”和阿妈不止一次走月亮,也不知走过了多少地方,那么走月亮的过程中,“我”有怎样的感受呢?边听老师(配乐)读8—9自然段,边想象画面月亮牵星图中描绘的画面。[板书:月亮牵星图]

     

      1.提问:“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

      (课件分别展示溪岸、石拱桥、果园、庄稼地和菜地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家乡景美)

     

     

      课件出示: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圆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明确: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我”和阿妈走过的地方很多,说明家乡美景多,也写出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开心,体现出“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板书:美景 亲情]

      2.我”和阿妈还会走过哪里?你能模仿这个句式说说么?

      明确:走过月色浓浓的小树林,走过小山坡,走过凉风习习的小河边。

      3.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明确: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妈妈牵着我的手走月亮一样。

     

      4.小结:此时“我”和阿妈静静地走着,拉着阿妈温暖的手,闻着阿妈的气息,此时此刻“我”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幸福与快乐)这才有了结尾“多么奇妙的夜晚啊”的感叹。

      5.请同学们带着这种体会开始这两个自然段的朗读之旅吧。

    四、总结学法,拓展练习(10

      说一说:

      如果你和爸妈走月亮,你想去哪里?动动你的五官,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在走月亮的时候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想到什么?

      1.和同桌交流。

      2.指名学生分享。

     

      练一练:

      过渡语: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学习吴然先生调动自己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加以合理的想象和寓情于景的写法,现在请同学们写一个和爸爸妈妈走月亮的片段。

      1.写一写“走月亮”的片段

      2.请同学分享文章。

      3.师生一起赏析。

     

      小结:这篇课文运用到感官体验、寓情于景、合理想象的写作手法,写了家乡的美景,也写出了作者和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能运用到这感官体验、寓情于景、合理想象的三种写作手法,让你的文章像这篇课文一样生动优美。

      (设计意图:以本课为载体,通过“说一说”,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寓情于景等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将其应用到习作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