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集体备课大赛

王俊
月亮岛街道中岭小学
小学
音乐
四年级
上学期
湘艺版
  • 213
  • 5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雷鸣电闪波尔卡》,在湘艺版教材中是四年级第五课中的音乐欣赏内容。该乐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的,是一首速度很快的舞曲,是最著名的波尔卡舞曲之一,作于1868年初狂欢节期间。在乐曲中,作者采用其一贯的表现手法,在不间断地重复二拍子波尔卡节奏的基础上,以“定音鼓震音奏法”使人感到远处的雷声响起,利用钹及其奏法上的音色特点,模仿雷雨和闪电,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中的风雨交加、电为雷鸣的场面。全曲总时长并不长,但是波尔卡的典型节奏和乐曲打击乐所塑造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以自然界的“风雨雷电“为主线,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雨中情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中音响的探索兴趣和模仿欲望。乐曲由引子-A-B-A-尾声等部分组成,A段是G大调,以舞蹈性主题为主,时而可以听见电闪雷鸣的声响,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B段是C大调,由两个主题构成;第一部分音乐舒展妩媚,第二部分音乐轻巧灵活。中段结束后,乐曲原封不动的重复主部主题,之后“电闪雷鸣”的动机频繁出现,把乐曲推向白热化的高潮。

       


    教学工具

    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刚从三年级升上来还不能马上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对基本的音高、节奏、拍、调都有些许欠缺。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对于乐曲的情绪感受能用更多更好的词语来表达,所以可以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音乐欣赏课以聆听为主,部分学生缺乏安静聆听的习惯,在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通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小乐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本节课中会加入乐器让学生随乐演奏,从而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帮助学生形成恒拍的概念。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西洋乐队的打击乐器——军鼓、镲。 

    2、赏析《电闪雷鸣波尔卡》,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初步了解、体验波尔卡舞蹈。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老师的引导、激发,让学生对这一类型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  

    2、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分析,提高他们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收到了一封来自约翰施特劳斯先生的邀请函,他想要请我们去他的农场参加舞会。

    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师:途中我们会遇上各类天气,只有大家正确模仿出天气的声响,我们才能顺利抵达小约翰施特劳斯先生的农场。天气可真好,阳光明媚。我们一起伸一个懒腰吧!(打开课件中蒙层的效果图,让学生说出天气的变化。)忽然天空,飘来了几朵乌云,风呼呼的吹着,(请同学们来变现一下风吹出来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打开课件中蒙层的效果图,让学生说出天气的变化。)不一会就下起了蒙蒙细雨,象沙沙的雨声吗?谁也来演奏一下这沙沙的雨声?(由学生自主设计小雨的声音)听那,雨是越下越大了,成了中雨(由学生自主设计中雨的声音)。最后成了大雨(由学生自主设计大雨的声音)。突然,一阵春雷?你们被雷声惊吓到了是吗?我们舞会的主人公,不仅没有被惊吓到,还根据电闪雷鸣创作出了一首著名的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接下来那我们就用这些声音来学习我们的雷鸣电闪波尔卡吧!

    带着问题聆听音乐。

    1、音乐中你听见了哪一些乐器的声音?

    2、音乐的情绪是如何的?

    3、音乐中描写了哪些自然现象?

    师:请孩子们带着问题认真聆听,可以随乐进行简单律动。

    师:我们来到了农场,今天是狂欢节,你听大家都在庆祝丰收呢?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聆听舞会的第一段音乐,谈谈你对第一段音乐的感受。

    生:优美等。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在第一段音乐当中加入了哪一些动作吧!

    生说出具体动作后模仿。

    师:舞会当中一般是几个人跳舞呢?

    生:两个。

    师生配合,老师动起来并与学生在拍手的地方击掌,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手和脚分别动了几下。

    生生配合,学生原地踏步,找好舞伴然后一起表演。

    难度升级生生配合,男生在外圈不动。女生在圈内走四步停顿鼓掌三下。配合进行律动。

    第一段音乐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定一个标题帮助他们记忆音乐。

    师:下面我们将聆听到的是舞会的第二段音乐,请你们听一听他与第一段音乐有哪些区别?

    生:速度更快。

    1、师:人们在农场欢乐的聚会时,天空突然下起了雨。看老师是如何用笔将农场里的雨表现出来的吧!

    生:观看旋律线视频。

    根据音乐以及老师所画的旋律线,来判断A2乐段描写的场景。

    生:风、雨、雷、电。

    师:用AR 技术投屏,让学生观察到教室里的雨,并让学生分组自主讨论旋律线应该怎么画。

    师:听第二段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画旋律线,选择一部分学生的旋律线进行展示。

    学生讨论A2乐段,并给A2乐段取一个专属小标题。

    师:接下来天气又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恶劣了。我们来听听,这一段音乐运用到了什么乐器,主要体现了什么天气现象。

    播放音乐加入镲和鼓两种乐器来表示电闪雷鸣。

    教师敲击镲,让学生拍手模仿雷鸣声。

    请学生上台演奏大鼓,引导学生敲击椅子模仿雷鸣声。

    师生合作,随乐演奏,表现出电闪雷鸣的气势。

    B1乐段,请学生讨论设计出小标题。

    前面的音乐描绘的天气狂风暴雨、雷电交加,而农场里面的人却一点也不在乎。我们来听听,B2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吧!音乐情绪又是如何的?

    生:音乐欢快,也更加的轻巧。

    生:面对不好的天气,他们依然在非常开心的跳着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怒要轻易的被外界影响,做事养成认真的好习惯。接下来我们一起听听第四段愉快的音乐。

    师:加入波尔卡的舞蹈动作,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动。

    选出跳的较好的学生,单独展示。并让学生加入新的动作,表现出音乐所带来的乐观的情绪。

    请学生分小组讨论,为B2乐段取小标题。


    认真聆听音乐,当出现该音乐片段之后请你举起手指头,告诉老师这是第几段音乐。请一名同学上台,来完成。 引出曲子的曲式结构:三部曲式。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整的聆听雷鸣电闪波尔卡,并跟随音乐加上之前设计的动作吧!注意聆听哪一些音乐片段是有重复出现的。


    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要用心发现身边处处是音乐。

    师:从音乐中,我们能学会到什么精神。

    生:乐观向上的精神。

    师:小约翰施特劳斯先生,根据雷声创作了经典的乐曲。相信聪明的你们,也一定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音乐。

    今天的音乐课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次再会。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