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5.定滑轮和动滑轮 集体备课大赛

尹满珍
慈利县零阳镇第一完全小学
小学
科学
六年级
上学期
教科版
  • 556
  • 31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本课是《工具和机械》的第五课,在这一课中,学生将以旗杆顶端的滑轮和塔吊吊钩上的滑轮为例学习定滑轮和动滑轮,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感受机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并通过观察钩码的数量和用测力计测量这两种方法研究滑轮省力的情况,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原理,激发学生学习机械的兴趣。


    教学工具

           在前几课中,学习研究了杠杆和轮轴这两种简单机械,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初次接触机械,接触省力,学生对于杠杆及轮轴的省力原理,还是只能在实验中勉强理解,很难掌握。生活中见到的滑轮较少,学生对滑轮的认识比较模糊,虽然学生经常参加升旗活动,但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仔细观察,对它们的作用更是知之甚少。学习本课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滑轮组及支架一套,钩码一盒,测力计(2.5N)一个。

        教师准备:滑轮组及支架一套,钩码一盒,测力计(2.5N)一个,细绳一坨,剪刀一把,钳子一把。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前面,我们学习了杠杆、轮轴这两种简单机械,这节课我们学习另一种简单机械——滑轮。(板书:滑轮)

        2、认识滑轮

        (手拿滑轮)这就是滑轮,它是一个小轮,轮上有槽,中间有轴,能绕轴转动,有的外面有框。

        3、同学们在哪些地方看见过滑轮呢?(指名学生回答)

        4、最常见的是旗杆顶端的滑轮,塔吊吊钩的滑轮。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看视频,初步感受滑轮的作用)

        5、旗杆有了滑轮,旗手很方便地把红旗升到旗杆顶端,塔吊有了滑轮能把建筑材料送到指定的位置,甚至能送到上百米的高空,很神奇!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就模拟这些装置,探究它的神奇之处。首先,我们模拟升旗装置,研究旗杆顶端的滑轮!

         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旗杆顶部的滑轮

        1、首先做一个模拟升旗的装置。(用桌上摆放的仪器组装,开始吧!)

        看着大家端正的坐姿就知道已经做好了,谁愿意来展示?

        (教师用手拨动滑轮) 概念:我们就把这种固定在一个位置,只能转动而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为了方便研究,我们用图来表示。板书:定,画定滑轮)

         2(装置做好了,谁来体验升旗过程?)指名演示学生演示升旗过程,其他学生观察思考:

        ①升旗时我们向什么方向用力?旗子怎样运动?

        ②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这有什么好处?

        (采访旗手)(指名学生回答)

        这说明定滑轮有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板书:在图中标上力的箭头,能改变力的方)

        3、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它能不能省力呢?猜猜看到底省不省力呢? 我们还是用实验来验证吧 !             

        ①我们设计一个什么实验呢?(想一想,前一课中,我们是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的轮轴是否省力的?在轮轴的轴和轮上分别挂钩码。)

         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在定滑轮绳子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记录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再判定定滑轮省不省力。当绳子平衡时,如果两端的钩码数相同,说明定滑轮不省力。

        ② 清楚了实验步骤,实验之前,老师还要提醒大家:为了实验的准确性,我们一般要多做几次, 谁来说说多做几次是什么意思?(改变钩码的数量)     

        最后,我们要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③现在材料员领取材料,开展实验吧。(教师检查实验情况,具体指导。)

        ④好,刚刚同学都能分工合作,及时记录实验数据,现在来交流汇报结果,请第三组来汇报。(上传记录单照片)(展示试验记录单、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

        4、教师小结:是的,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并(板书:不能省力)

    好,接下来,我们研究塔吊吊钩上的滑轮吧。

        探究活动(二):会移动的滑轮

        1、首先,老师演示组装塔吊上的吊钩装置。像不像?

        概念:我们把这种没有固定,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我们这样画图板书:动滑轮画动滑轮)

        2、接下来请大家仔细看看塔吊是如何提起重物的。(教师演示)边看边思考:

    用动滑轮提起重物,要使重物上升,人就必须往哪个方向用力呢,这又说明了什么?使重物上升,人必须往上用力,说明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板书:标上力的箭头,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不能省力? 我们还是用实验来验证。

        ①实验方法:现在还能用在绳子两端挂钩码的方法吗?(不能)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先测不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所用的力,再测使用动画轮提升重物所用的力,然后作比较。也就是先用测力计测量直接提升重物所用的力,再测量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所用的力,通过对比,我们就知道实验动滑轮省不省力了。

        ②我们还记得,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些什么吗?指名学生回答

        预设:针应对齐0刻度线,读数时,眼睛要平视

        教师评价:记忆力真好,老师的担心多余了。

        材料员领取测力计,开始实验。

        ③分组实验,教师具体指导。   

        ④指名学生交流汇报,(直播,学生做实验的样子。点评:还真有点科学家的样子)

        (上传学生实验记录单)(实验记录单,分析数据,我们发现)

        ⑤ 小结:他们做几次,发现了什么是的,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分向,但能省力。(板书:能够省力)

        4、最后:我们比较一下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对照板书)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定滑轮和动滑轮,并了解了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不同,我们在什么情况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需要改变力的方向时用定滑轮;提升重物需省力时用动滑轮:

        2、如果需要省力,又需要改变力的方向,我们该怎做?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起来使用,也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滑轮组。

        3、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好科学,用好科学,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