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教材解读:
本单元课文主要围绕“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排的。《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的美文,由海边美景(大海——沙滩)到小城美景(庭院——公园——街道),通过空间的转换,有顺序,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了海滨小城的美景。本文是这一单元的第三篇文章,单元要素“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已经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有所了解,在本文的教学中,尤其是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中应注重的是这一要素的迁移与运用,同时与单元的写作目标相结合。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年级,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他们的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阅读方面,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了默读;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本文是这一单元的第三篇文章,单元要素“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已经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有所了解,大多数学生应该能找出第四自然段的关键句。教学中要抓住关键句,读懂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借助本段,习得找关键句的方法,了解关键句的作用,为本单元习作时能围绕一个意思写作做铺垫。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从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过渡,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为孩子终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关键句读懂第四自然段。
2.学会找关键句的三种方法。
教学重点:
能借助关键句读懂第四自然段。
教学难点:
能借助关键句读懂第四自然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分钟)
1.孩子们, 这节课让我们迎着金色的朝阳,继续走进美丽的海滨小城。(请大家齐读课题)
2.每到初夏时节,海滨小城的庭院鲜花盛开,香气迷人,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师板贴;庭院)
3.让我们赶快去走一走、看一看吧。(请你轻轻地打开书,翻到第19课)
(设计意图:15分钟的片段教学课,老师应引领孩子快速进入主题,导入花的时间不宜超过一分钟。于是我设计学生齐读课题后,老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情境渲染:“每到初夏时节,海滨小城的庭院鲜花盛开……”,并贴上板贴“庭院”,这样既创设了美好的教学情境,又快速带领孩子们走进了文本。)
二、品读美文,突破重点(10分钟)
(一)出示阅读提示
阅读提示(PPT出示,随机点名一位学生读)
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 这段话主要写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 让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个句子?当你读到这句话时,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一堂优质的语文课,核心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我认为核心问题要符合以下三个特征:1.统整力,能贯穿课堂学习始终,统领整堂课或者某个板块的学习、探究活动;2.探究性,有较大的探究空间,学生需要全面深入地研读文本,才能全面解决的问题;3.激励性,符合儿童年龄及心理特征,能激活学生探究欲望、动力和期待。紧扣以上三个特征,我设计了两个核心问题带动“品读美文,突破重点”这个板块的教学。)
(二)学生汇报交流
汇报交流问题1
1. 生汇报,老师在PPT上标记第一句。
2. 师:你找得可真准确。像这样,一句话概括了整个自然段的意思,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关键句。(动画出示“关键句”三个字)
3. 谁能把这个关键句浓缩成两个关键字吗?(板书:树多)
汇报交流问题2
预设一:品“种类多”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生汇报句子。(师评:是呀,海滨小城的庭院栽了很多我们见都没有见过的树木,树的种类可真多呀!板书:种类多)
预设二:品“香味浓”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1. 生汇报句子。(师评:我仿佛也闻到了桉树叶那浓浓的香味呢!板书:香味浓)
2. 聚焦“满街满院”
(1) 你们主要从哪个词中闻到了这股浓浓的香味呢?(预设:满街满院)
(2) 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这句话,边听边想象:这满街满院的香味会飘到哪儿呢?(师捧书读)
3.说话练习(2个学生)
这浓浓的桉树叶的香味,飘呀飘,飘到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评:你们真是一些有想象力的孩子!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要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老师范读后,我巧妙设计此处说话练习,既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对“满街满院的香味”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同时孩子们精彩的语段更是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4. 指导朗读(2个学生)
(1)谁能把这种香味读出来呢?
(2)师评(预设):
老师感觉你在很用心地朗读,要是能把“满街满院”读得更慢一点,那香味就飘得更远了。
哇,这香味都飘到我们教室里来啦。
预设三:品“花儿多”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之中。
1. 生汇报句子。(师评:是呀,小城的每个角落都开满了凤凰花,凤凰花的数量可真多呀!板书:花儿多)
2. 聚焦“热闹”
(1) 你主要从哪个词体会到花儿多?
(2) 你平时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热闹的场景?(2名学生)
(3) 你们所说的这些热闹的场景是形容什么很多呀?
(4) 那“热闹“在文中是形容什么呢?
3. 聚焦“笼罩”
(1) 再找一找,还从哪个词也能体会到花儿多?
(2) 小城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我们走进小城去看看。
(边播放凤凰花视频,师边配音:海滨小城的人们漫步在用细沙铺成的街道上,徜徉在凤凰花的世界里,如同来到了人间仙境!)
(设计意图:播放凤凰花视频,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视频加深对“笼罩”这个词语的理解,同时配上优美的音乐和老师的动情解说,让孩子在视觉和听觉得强烈冲击下,对庭院、对小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油然而生,为接下来的个别读、配乐读奠定了感情基础。)
4. 指导朗读(2名学生)
(1) 孩子们,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这人间仙境呢?(2个学生)
(2) 师评(预设):
你要是能把“一片片红云”读得再慢一点,那这座小城就更美了。
多美的凤凰花呀,谢谢你带给我们这么美妙的感觉。
(三)配乐朗读
1.师:这么美的庭院,老师也忍不住想跟孩子们一起朗读了。
2.配乐师生合作朗读。
(四)回顾学法
刚才,我们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先找出了这一自然段的关键句,然后通过品读,知道作者围绕关键句从“树的种类多,香味浓,花儿多”,三个方面来突出庭院的树多。这样,我们借助关键句就读懂了这段话的意思。(师板贴:借助关键句 读懂一段话)
(设计意图:此板块的教学,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展开。首先让学生找出本段关键句,接着通过品读知道作者从“种类多,香味浓,花儿多”三个方面来写庭院“树多”,然后师生配乐朗读,最后进行学法回顾。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借助关键句读懂第四自然段,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品读美句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孩子心中播下美的种子:自由读,找美句;个别读,悟情感;示范读,激想象;配乐读,创情境。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语文课堂书声朗朗,激情飞扬。特别是当孩子读得不够入情入境时,老师适时恰当的点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朗读的方法,掌握了朗读的技巧。)
三、微课引领,拓展延伸(3分钟)
1.那5、6自然段的关键句在哪儿呢?请孩子们快速默读5、6自然段,找出关键句,画上﹏(师下去检查时投屏学生的语文书)
2.刚才老师下去检查时,发现大部分孩子找到的关键句是第一句,此时你有什么疑惑吗?
3.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惑来看这段微课吧!(播放微课)
4.看了微课,你的问题解决了吗?(生边汇报师边板贴)
5.师点评:你真聪明,一下子就得到了找关键句的三片金钥匙。
(设计意图:统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了语文要素;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贯穿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本单元“交流平台”通过与学习伙伴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一段话的关键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句的作用。于是我们团队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结合“交流平台”的主题,精心制作了一堂动画微课,在微课中以动画形式阐述了关键句的三种不同位置以及作用,让学生轻松学会找关键句的三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观看微课之前,引导学生质疑,微课播放之后,学生自主解疑,这样既适时了解了学情,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给了学生自主提问和思考的空间。)
四、总结拓展,布置作业(1分钟)
1.师总结:孩子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借助关键句读懂了第四自然段的意思,还学会了找关键句的三种方法。
2.借助关键句不仅能读懂一段话的意思,而且能帮助我们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写具体。
3.老师布置了一个小练笔的作业,课后会以二维码的形式发送到班级微信群,请大家记得扫码完成作业哦。
(设计意图:本单元指向习作的语文要素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我紧扣此要素设计作业超市,孩子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作业完成,也体现了“双减”政策下学生作业布置的自主性和层次性。用二维码的形式出现,学生回家扫码完成,更是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