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这次展示活动,课本从本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后的“活动提示”中就提出: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要求孩子们收集或亲手制作重要传统节日文化的图片、文学作品、实物、食品等,比如在家制作月饼、表演写春联,朗诵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教大家怎样包粽子等。
接着第10课《纸的发明》后的活动提示又跟进了活动,要求小组的同学预先展示。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传统节日,学习小伙伴给了三种提示,其中有"我们小组打算制作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还要求孩子们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商量怎样展示活动的成果。
最后,在本单元后设立了“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的“展示活动成果”环节。
学情分析: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国家很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从2008年起,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四大传统节日被定为法定节假日。孩子们从出生开始就知道过年、春节大家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拜年,热热闹闹、开开心心走亲访友;在清明节会跟上父母回老家扫墓踏青;端午节时会吃粽子;中秋节来临前各式月饼琳琅满目。
但是,孩子们不知道这些节日为什么大家这么看重;不知道每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如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更不知怎样做月饼;不知道历代文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广为传颂的诗篇;不知道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需要孩子们去学习、去感受、去体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文化,用不同的方式收集中秋节的资料,并记录中秋节的由来、风俗、诗词、传说等。
2、通过做手抄报、做月饼、诵读中秋节诗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文化,用不同的方式收集中秋节的资料,并记录、学习中秋节的由来、风俗、诗词、传说等。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通过做手抄报、做月饼、诵读中秋节诗词等活动,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中秋节的了解、交流活动收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设计意图:
本单元是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单元。中华传统节日从古至今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
中秋节作为重要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有很多习俗,其中吃月饼、回家团聚、赏月这几个习俗流传最久,最广。这些习俗中蕴含着“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文化内涵。
我设计了“做手抄报”“做月饼”“朗诵、唱演诗词”这三个主题活动,请学生分组去活动,取得活动成果后,小组展示活动成果。通过活动,去了解“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文化内涵。
在“做手抄报”活动中,我指导学生找一些有关中秋节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查找、整合这些文字资料的过程中就会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由来、传说、习俗、诗词等知识,因而学生在做手抄报中就能体会到“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文化内涵。
对“做月饼”活动小组,我提出几个问题让他们去查找答案。第一,月饼是什么形状的?第二,为什么月饼会是这样的形状?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月饼象征着大团圆”的文化内涵。同时,在做月饼活动中,学生通过劳动也会有收获。
对“朗诵、唱演诗词”活动小组,我要求他们不但熟读、背诵关于中秋节的诗词,了解诗词的大意,还要了解在中秋节人们为什么会写诗词?从而使学生了解到“中秋节是团圆节”,家人团聚的因高兴而写诗词,家人没团聚的就在这个团圆的节日写诗词怀念远方的亲人。
这样,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活动成果,学生就能深入了解“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文化内涵,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前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习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第三单元,同学们在家开展了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相信大家有很多收获。
(出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四张节日特色图片组成的幻灯片)提问:同学们,这几张图片是分别代表哪几个中华传统节日?(请生回答)
(课件出示希沃白板课堂活动)
题问:这几个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呢?(请生上讲台在电脑屏幕上做题)
这几个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呢?(正确答案:)
提问:前不久,我们过了什么节?(学生答:中秋节。),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展示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学习活动成果吧!(板书:中秋节)
之前,同学们早就按喜好分了组,第一组是(心灵手巧组),第二组是(美食玩家组),第三组是(诗海拾贝组)。下面同学们将小组讨论: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你们对中秋节有什么了解?你们有什么收获?后面老师将请同学回答,讨论开始。(学生讨论)
(二)展示活动成果
1、心灵手巧组展示
心灵手巧的同学们把他们小组分工合作、精心制作的手抄报带来了。下面,请心灵手巧的同学们手拿手抄报站起来展示。(学生拿手抄报站起来展示)
看,每一张手抄报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心灵手巧的同学们,下面老师将拍几张手抄报上屏幕展示。作品被拍的同学,请说一说,通过做手抄报,你对中秋节有什么了解?(利用希沃白板的移动展台,手机拍手抄报传上屏幕展示)(拍完后请作品被拍的学生回答:通过做手抄报,你对中秋节有什么了解?)(相机板书:月圆、团圆)
提问:中秋节我们要吃什么?(月饼)
2、美食玩家组展示
看,(学生托举自制的月饼)美食玩家们在家做了月饼了。(课件展示学生做月饼连环照片)
提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怎样做月饼?
下面,请谭斌杰上来告诉大家怎样做月饼。(课件展示谭斌杰做月饼视频,谭斌杰对着视频介绍做月饼过程。)
提问:美食玩家们,通过做月饼,你们有什么收获?(课件展示学生吃月饼的照片)(请美食玩家组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月饼)
提问:欣赏着最圆、最亮、最美的月亮,吃着又香又甜的月饼,满怀诗情的古人们情不自禁地想写什么了?(诗词)
3、诗海拾贝组展示
中秋节的诗词很多,诗海拾贝组同学们吗,谁来朗诵一首?(请师海拾贝组学生朗诵)
前段时间,我们在班级小管家里打卡背诵了几首中秋节的诗词,其中周思源的诵读、谭锦熙的歌唱非常好,下面我们来欣赏一小段。(课件播放视频)
同学们,听了、看来他们的表演,你们是不是也想唱歌表演了?下面,请杨紫萱带大家一起唱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学们,请站起来!(课件播放杨紫萱的唱演视频,杨紫萱上讲台面对学生唱演,学生站起来一起唱演)
(三)总结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心灵手巧的同学们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手抄报,美食玩家们做了又香又甜的月饼,诗海拾贝的同学们朗诵、唱演了中秋节诗词。我们对中秋节的月圆人团圆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拓展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准备其他中华传统节日的学习资料,咱们下节课展示。
板书: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