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角的初步认识(探秘角的大小) 集体备课大赛

周君
长龙街道泉塘第三小学
小学
数学
二年级
上学期
人教版
  • 626
  • 0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角的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中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动手操作比较大小,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学习锐角、钝角和直角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工具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的大小的影响因素,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喜欢做小动作,感觉数学枯燥无味,因此我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自己制作角,并进行讨论分享,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角的直观形象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的同时,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是有大有小的。

    2. 知道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开程度有关系。

    3. 经历操作角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角有大有小、感知角、认识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角的大小是由角的两边的张口决定的,并能用观察法和重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难点:掌握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度是无关的,用重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1)情境

    师:同学们,图形王国里有一个小朋友想邀请我们39班的孩子们去她的王国玩一玩,不过她的出场方式有些特别。一个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你能猜出她是谁吗?

    生:肯定是角啦!

    (设计意图:教学开始,设计猜图形的环节,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导入课题:

    师:你们可真厉害,一猜就对。角可不仅仅有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她也像我们的个子一样也有大有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王国,探秘角的大小之旅


    1.第一关:比比谁的手儿巧:

    探究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关系:

    学具准备:四根扣条,圆形纸片,塑料吸管

    师:老师给你们四人小组准备了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一些学具,请每个人任取其中一份学具,用你的巧手做一个角行吗?

    (由小组长分配材料,看哪个小组的四位同学能做到不争不抢快速地做出四个角)

    师:同学们,角都做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完成一个游戏,请同学们仔细听口令,做动作。

    A.请做一个比较小的角。

    B.听口令:把角变大,再变大,再变大。

    师:你是用扣条做角的,采访一下你,你是怎么做到的?

    生:把角的两边的张口变大,再变大。

    师:你用纸条折的角,你怎么样让你的角变大?

    生:纸条对折会形成角,把对折的次数减少,角就变大。

    C.听口令:把角变小,再变小。

    师:你是用塑料吸管做的角,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怎样你可以把角变得不能再小了。

    生:把两边的张口变小,当边合在一起的时候,角就变得不能再小了。

    师:你是用纸片做的角,想个办法你能把你折的这个角变小吗?

    生:对折,再对折,这个角就越来越小。

    D.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师:同学们,通过刚刚我们一起让这个活动角变大变小,仔细想想,角的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呢?

    小结:要想把角变小,需要把两条边的张口缩小,要想把角变大,需要把两条边的张口变大。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设计了比较角的大小游戏:(1)集体游戏,学生拿出活动角各自做一个角。(2)教师要求如何使它变大变小。这样的设计做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乐中学”。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2.第二关:比比谁的方法妙

    探究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观察法和重

    师:刚刚每组同学都有四根扣条,可以做两个角,请四人小组讨论思考一下怎样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时间1分钟。(用希沃倒计时工具。)

    在学生讨论时,将三个磁性角贴在黑板上

    师:直接出示ppt,刚刚同学们讨论得非常认真,老师也找到了这样三个角,绿角,红角和蓝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说说你的方法。

    1:显然绿角最小,当角的大小相差比较大时,直接观察角的开口大小。

    2:(生上台展示角的动作)当角的大小相差不大,难以用眼直接看出来时,可以将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的位置,边在外面角就越大,反之越小。

    教师请同学上台在黑板上移动磁性扣条角体现用重合法比较红角和蓝角的大小。

    教师用课件展示观察法和重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设计学生讨论环节,并指名让学生上台用学具操作,用重合法比较角的大小。这样的设计能争取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第三关:比比谁的设计好

    探究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关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滑滑梯角的设计可是大有学问哦,不信一起来看看第三关。

    师,如果把这三个当作滑滑梯,你喜欢玩哪个,你觉得哪个滑滑梯的设计最好,为什么?





    1:(2)号设计最好,滑梯坡度(角的大小)是最合适的,速度不会太快也不会太慢,玩起来最好了。

    师:那为什么(1)号和(3)号不合适呢?

    2:(1)号滑梯太直了,角太大了,玩起来容易摔跤和受伤。

    课件配合学生回答演示小猴子玩(1)号滑梯的情形,速度很快。

    3:(3)号滑梯坡度太小了,玩起来很慢,多没意思。

    课件配合学生回答演示小猴子玩(3)号滑梯的情形,速度很慢。

    师:同学们,你们课真厉害,原来在滑滑梯中,角大小的设计还有不少的学问呢?

    师:若要让(3)滑滑梯也适合孩子玩,你会想个什么办法呢?

    生1:把角的张口变大一点,角的大小增大,玩起来会刺激一些。

    生2:加长角的边的长度不能达到效果,因为角的张口没有变,角的大小也没有变,滑滑梯还是滑得比较慢。

    课件配合学生回答演示改变两边的长短,学生看到改变长短不能达到效果,需要改变角的两边张口的大小。

    师:老师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角的两边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可以变长变短。注意看(电脑演示角的两边变长和变短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角的大小只与两边的张口有关,与两边长度无关。

    (设计意图:我用学生喜欢玩的滑滑梯巧妙设计题目,一方面与生活实际相连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角的身影,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愿意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4.游戏环节:比比谁的速度快

    师:同学们顺利通过三关,为你们点赞,接下来游戏环节,老师要用班优随机抽取两名同学来参与比赛,看谁会成为这个幸运儿。其他同学也请保持安静,不影响这两个幸运儿的答题哦!

    师:游戏的时间总是过得很欢快,哪队获胜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对错。1.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2.角的边长越长角就越大。3.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设计意图:游戏环节实为练习环节,一为巩固所学知识,二为激励和表扬学生认真学习。增加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


    师:同学们,刚刚通过三次闯关小活动,我们明白了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无关,你们可真厉害。

    师:同学们,生活中不仅滑滑梯中运用了角的大小知识,许多建筑物的设计都运用了角的知识,我们一定来认真欣赏生活中常见建筑物中的角吧。

    教师播放视频。

    师: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一定学会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感受角的魅力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在音乐中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角,让学生感受角的魅力,明白学数学是学有所用的。)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