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本节内容为 “激素研究的实例”,节选自人教版(2019年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3章《体液调节》第1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本节内容作为“体液调节”的第1节第二课时,在内容上,本节承接上一个课时中激素的发现相关知识,并且为后面的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等知识埋下伏笔。将两者很好的进行融合,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本次讲授内容虽然在教材中主要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出现,但是其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历程、学习实验探究方法等方面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1、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雄性激素和胰岛素,对于胰岛素的功能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了胰腺相关的内容,胰腺既属于内分泌腺,又属于外分泌腺;
3、必修二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原理”与“减法原理”相关内容,且对于对照实验已有一定的基础;
4、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分析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与理解多种激素发现过程中的各个探究实验。
1、通过分析研究激素的方法,深入理解“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在生物学实验中的具体应用,归纳概括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分析新情境下的相关问题。
2、通过对胰岛素、雄激素等激素的发现过程的学习,能够体会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敢于大胆探索生产、生活中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3、运用研究激素的方法尝试设计实验。
教学重点:激素的发现过程、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归纳概括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分析新情境下的相关问题
研究激素的方法
1、摘除法——减法原理
2、注射法——加法原理
3、饲喂法——加法原理
1、学生在课前利用UMU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理解“加法原理”与“减法原理”;
2、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上相关的内容,理解雄性激素的发现过程和胰岛素的发现历程。
我国古代有句成语”牝鸡司晨“指的是母鸡性反转为公鸡,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呢?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新闻:
教师提问:在视频中专家指出母鸡反转为公鸡的原因是什么?
科学家是怎么发现雄性激素的?
实例1 睾丸分泌激素的研究
通过课前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是由德国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的,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他们的研究过程,请大家结合课前的学习,思考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学生回答)
我们来对这个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在这里,科学家先是摘除了睾丸,再移植回去,我们把这种摘除某种器官研究它的功能的实验方法称之为摘除法,同时在这个实验过程中还运用了对照实验,如何对照?(摘除前和摘除后)其中控制变量用到了加法原理与减法原理。研究激素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呢?
实例2 胰岛素的发现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糖尿和“三多一少”,其内部原因在于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糖含量过高。胰岛素是怎么被发现的?通过实验证实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科学家是谁?(班廷)
教师:为什么在他之前其他的科学家都收效甚微?
学生:班廷之前科学家提取的胰腺提取物中既有胰液又有胰岛素,胰液中有胰蛋白酶,会将胰岛素分解,所以收效甚微。
教师:班廷是如何进行实验设计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请问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实验用到了”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
教师总结: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用到了摘除法,还运用到了注射法。
1、 介绍背景知识—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提高大多数组织的耗氧率,增加产热效应。可以测量机体的耗氧量为观察指标,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2、小组合作—设计实验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并预测实验结果,并在设计的过程中思考自己运用了哪些科学方法。请同学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材料:健康未成年大白鼠若干,生理盐水配制的甲状腺激素溶液,生理盐水,普通饲料,加入甲状腺激素的饲料,手术刀,注射器,小鼠耗氧量测定装置。
小组展示:
1、 材料用具
2、 实验目的:
3、 实验过程:
4、 预测实验结果:
5、 表达与交流:
在激素研究的过程中除了摘除法还有注射法和饲喂法。
临床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氧合改善,肺部病变吸收有促进作用,请课后查阅资料分析其可行性,并尝试设计实验证明其可行性。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