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第7课时,课本第45页例3 ,完成第45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一第5—9题。
例3教学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阅读与理解”意在让学生分析题意,弄清条件和问题,理解外币兑换的基本常识。“分析与解答”则侧重在引导学生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来解决问题。“回顾与反思”有两个作用:一是检验了结果是否正确,而是从另一个方面又进一步巩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拓展引申:让学生总结出货币兑换的规律:本国货币×汇率=他国货币。
有关四年级“解决问题”情况的问卷调查(学生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这是一份有关你们自己的问卷调查,你的意见相当宝贵,请就你的个人情况和感受如实填写,谢谢!
1. 你有没有了解过外币?
A.从来没有 B.非常了解 C.只是听过
1. 你有没有使用过外币?
A.从来没有 B.偶尔 C.经常
3. 你知道什么汇率吗?
A.从来没有 B.非常了解 C.只是听过
4.你进银行有没有观察过汇率表?
A.从来没有 B.见过 C.详细观察
5.你能熟练背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吗?
A.能 B.不能 C.背不完整
6.你能熟练运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吗?
A.能 B.不能 C.有时会出错
7.你计算小数点移动规律的题目正确率是多少?
A.高 B.低 C.一般
8.你对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兴趣吗?
A.非常感兴趣
B.兴趣一般
C.不太感兴趣
以上是我根据此节课的需要,设计了8个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大家觉得这8道调查题可行么?还有没有更合适的?你觉得我们问卷调查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请大家积极研讨。
基于问卷调查的四年级“解决问题”的学情分析
观察是发现、思考和表达的前提,一切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都建立在观察基础上,解决问题也不例外。为精准把握学情,便于我们更好地切入课堂教学,也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更适合学生发挥的课堂练笔素材,我们设计了一份对四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经历进行调查的问卷。本次通过问卷星和微信、qq向本校四年级五个班的学生发放问卷235份,有效问卷227份,达到了科学的问卷量,现将收集到的数据和分析陈述如下:
一、 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观察经验
图(1):学生对外币的了解情况
据图1数据所示,了解过外币的学生占比64.75%,只有8.26%的学生回答“从来没有了解过”。
图(2):学生观察动物的经历情况
在图(2)中,有87.77%学生表示从来没有使用过外币,但还是有部分的学生有过使用外币的实际经验。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我们对学生对外币的了解情况、使用情况都进行了调查,根据几个问题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外汇知识储备,且部分已经有实际使用的经验,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 学生对小数点移动规则的熟悉度相当
图(3):学生对小数点移动规则的熟悉程度情况
图(4):学生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做题情况
图(3)和图(4)分别显示了学生对小数点移动规则的熟悉情况、对小数点移动规则的做题情况:其中39.06%的学生反映做题情况一般,1.6%的学生反映对小数点移动规律不熟悉。
由此可知,学生对于小数点移动规律的熟悉度相差不大,不过,还是有极少部分学生对小数点移动规律不太了解。
三、 学生亟需有关“解决问题”的教学指导
对于刚升入四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要尝试解决问题,达成《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境,体现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图(5):学生对汇率表的观察情况
在图(5)中,有63.37%的学生选择了“从来没有观察过汇率表”,而回答“详细观察过”的学生占比仅有9.05%。
图(6):学生对小数点移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兴趣程度情况
从图(6)中可以看出:四年级有84.98%的学生表示对小数点移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很感兴趣,9.22%的学生兴趣一般,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可喜的现象。不可忽视的是那5.08%的学生,他们坦言不太感兴趣。
其实,这都反映出学生们亟需老师们的教学指导,有了前面课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学习的基础铺垫,学生们也在追寻着将小数点移动规律在生活中应用的水平。而本课恰是培养 “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把钥匙。
1.会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及解决实际问题。
2.养成认真做题、检查的好习惯。
3.通过解决人民币兑换的问题,初步接触外币兑换的汇率。
4.渗透国情教育,激发爱国情感。
重点: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
难点:通过解决问题总结出货币兑换规律:本国货币*汇率=他国货币。
关键点: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发布问卷星调查问卷,对学生外币相关知识及小数意义与性质的前两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2.布置编程作业,让学生利用已学的小数知识和编程知识按要求进行程序设计,选拔优秀的学生指导完善最终的小游戏。
3.为了让板书更加美观,提前设计好板书材料。
4.提前调试好手机同屏的软件,节约课堂时间。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就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就缩小。我们首先来玩一个数学游戏,检验大家对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掌握情况。(编程猫小游戏,检验大家对小数点移动规律的练习题掌握情况。)
1.游戏玩得意犹未尽,看来大家对小数点移动规律掌握很棒。那接下来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问题。请大家看大屏幕。
2.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微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汇率。我们一起来读,汇率就是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 ,通俗的说就是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3.现在我们回到本课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由汇报。
生概括已知信息:一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元美元。 我们需要兑换1万元人民币。(板书 贴一元民币=0.1563美元)
问题是:1万元人民币可以兑换多少美元?
4.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首先我们一起来探讨2元人民币等于多少美元吧。我们已经知道一元人民币=0.1563美元
那2元人民币等于多少美元,可以怎样列式呢?(学生举手回答,师按课件)
5.那10元、100元、1000元人民币……等于多少美元?小组交流:你会怎么解答?(小组活动)
(1)先讲列式,10个0.1563列式 0,1563×10,
100个0.1563,列式为0.1563×100,
1000个0.1563,列式为0.1563×1000(板书 类推的数学方法)
(2)再讲得数的得来,带学生动手移动小数点。(动画演示移动的过程)
6.乘胜追击 10000元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方法
(1)李明要兑换的是10000元, 可以兑换多少美元,请你列出算式。(学生口述),(老师板书算式 0.1563×10000)
(2)点击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点击计算方法)
(3)可以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乘10000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得数就是1563美元。(板书1563美元)
7.回顾与反思
提问:你有办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么?
(学生独立检验)
归纳:用算式是1563÷10000,我们把156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就是0.1563。
1563÷0.1563=10000,观察除数,是4位小数,那怎么计算,我们还没学用竖式, 除数是把156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4位,说明1563是0.1563的10000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检验我们的答案是否正确。(板书:答)
1、师提问:今天银行的人真多啊,终于轮到李明兑换了,可是,他只兑换到了156.3美元,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由发言)
2、课件出示动画,小明只兑换到156.3美元的原因。(动画出示flash对话)
3、他用多少人民币兑换到了156.3美元,请你拿出本子算一算。
同学们,通过今天所学,你能否总结出人民币兑换其他国家货币的方法么?
人民币×汇率=他国货币
如果是其他任意两个国家的货币兑换,又有什么规律呢?谁能总结出呢?
本国货币×汇率=他国货币
今天我们一起小数点移动规律解决了兑换外币的问题,相信大家收获满满,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数学问题等我们去解决。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下课。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