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第6课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横跨隋唐至五代十国300多年的历史,以唐朝为中心探讨封建王朝的兴衰及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在本节内容中,民族关系是一个难点问题。
唐代民族交融属于第6课第二子目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的重点内容,也是第二单元主题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本章节内容中所占篇幅较多。唐朝的文治武功达到中国历史上的新高峰,从整体阶段特征理解唐朝的民族政策,便于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教材第二子目第二层次着重介绍了唐朝与周边各族关系的。主要与突厥、吐蕃、靺鞨族等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交融。彰显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这一价值导向。
同时,教材35页印有《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呈现唐朝时期主要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形式,突出对“时空观念”这一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有助于理解今天我国民族分布特征的历史渊源。
本课内容属于主流知识点,初中历史教材对唐朝历史有较为具体详细的介绍,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文成公主入藏等,学生对唐朝“盛世”有整体的认识。但学生对民族交融一帮局限在史实层面,更多的停留在历史典故的故事性上,而对具体时间的前因后果可能缺乏宏观认知,对民族交融这一主题的认识停留在浅层次的表象上。
高中应侧重从历史五大学科素养上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探寻其规律。基于此,我们应通过民族分布图片、唐朝主要统治者的民族政策加强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通过史料的分析与运用加强史料实证、历史解读素养的锻炼。总结民族交融的意义,进一步提升家国情怀的塑造。
1.通过课前预习,检测学生对唐朝开明民族政策及其体现这一知识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2.依托教材的辅助栏目,通过师生共同研读教材和补充史料,学生能理解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把握民族交融的意义。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总结升华,形成“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同时要理解历史发展具有曲折性,既要珍惜民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又要树立坚韧不拔之志。
重点:唐朝民族交融的特点;
难点:唐朝民族交融的意义;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盛世荣耀之唐代民族交融
播放背景音乐,渲染本节内容的课堂进入情感
一、前置作业
阅读教材P33-34,梳理出唐分别如何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预设时间:2分钟 预设学生:对唐代民族分布局面有直观印象,对民族政策有大致了解,小组投影展示前置作业。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探究能力与时空观念的培养。 教师行为:对学生作业进行检查与点评。】
二、师生研读
材料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2:羁縻府州制度: 唐对归附和被征服的少数民族的政策,既保留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又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国家统一行政设置之中,加授各族首领担任唐朝地方政府——羁縻州的都督、刺史等官,并且世袭其职,让他们继续统辖本族人民。
——摘自百度名词解释
根据材料,唐的民族政策有何特点?
【预设时间:4分钟 预设学生:借助图标、文字材料提炼归纳有效信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历史解读与史料实证的能力。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合理总结,规范用词。】
三、合作探究
材料3:敦煌莫高窟第23窟壁画《雨中耕作图》
材料4: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包括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等在内的大量物品,还有经史、诗文、工艺、农药、历法等书籍。唐高宗时,吐蕃从内地引进了蚕种。吐蕃还通过互市,向唐朝购买茶叶、丝绸等物品。
——朱绍侯 张海鹏 齐涛《中国古代史》
材料5:(突厥首领)皆拜将军 、 中郎将 布列朝廷 , 五品已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因而(突厥)入居长安者近万家。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6:开元来……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
——《旧唐书》
根据材料,唐开明的民族政策有何积极作用?
【预设时间:5分钟 预设学生: 从敦煌地区的发展、文成公主入藏带去的先进生产力与生产工具,少数民族乐舞视频进一步理解唐代民族交融的意义。
设计意图:以点带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分角度分析:对少数民族、对国家的作用;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角度分析具体作用】
四、 本课小结
情感升华:
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预设时间:2分钟 预设学生: 从整体上把握本节知识点,朗读文字内容。 设计意图: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助力学生宏观理解这一章节内容,通过情感升华进一步凝练家国情怀的自我体验。 教师行为:总结“盛世荣耀”、“多元一体”这一点睛之笔】
五、练习巩固
1.唐太宗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主要是因为唐太宗
①派兵灭西突厥 ②打败东突厥,威震北方
③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④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A.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2.图1为唐朝画家阎立本所作的《职贡图》,描绘了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该图主要体现了( )
A.唐朝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各民族文化认同
B.唐对边疆地区进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
C.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D.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转
【预设时间:2分钟 预设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设计意图:诊断性评价、突破难点。 教师行为:检测结果,对问题进行实时反馈。】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