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本课内容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二单元的写作部分——学会记事。本课要求把事写清楚、写具体。对于线索明晰、人物单一的事情来说,比较好处理,但是对于一些有众多人物同时活动的事情,学生往往感到为难,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所以,本次特意安排一个场面描写中的点面结合手法片段教学,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有众多人物活动的事件的思路。
刚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叙述事情尤其是复杂的事情时,往往无法表达清楚,逻辑混乱,没有重点。遇到许多人物同时活动的场景时,往往东一句、西一句,乱七八糟,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描写方法。因此,我安排了本次作文训练,教给学生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逻辑,抓住重点,清楚具体地表达。
1. 了解场面描写的概念,赏析典型的场面描写,学习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
2. 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清楚具体地描写场面,学习记事。
教学重点
赏析典型的场面描写,学习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清楚具体地描写场面,学习记事。

学生进行扳手腕比赛的游戏,教师拍照,作为课堂写作素材。
师过渡:
同学们,刚刚我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比赛,如果让你把这件事写下来,该怎么把它写清楚、写具体呢?这件事中参与的人数众多,我们应该先写谁后写谁呢?详写谁略写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众多人物同时活动的事情的写法。(出示课题)
师过渡:对众多人物同时活动的画面的描写,我们称之为场面描写。 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这样的描写吗?(有)是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有这样的范例。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鲁迅先生是怎样描写场面的。
(一)出示以下文段,学生阅读,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dǐng)沸。有念“仁远乎哉 我欲仁 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 曰 狗窦(dòu)大开”的,有念“上九 潜龙 勿用”的,有念“厥土 下上 上错 厥贡 苞茅 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tì )傥(tǎng),一坐皆惊呢~~;金叵(pǒ)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ǎo)过去,拗(ǎo)过去。(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合作探究
思考:1.文段中写人物活动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2.文段中蓝色字体部分和红色字体部分描写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可见描写场面中众多人物要用什么方法?
(三)总结归纳
学生发言后,师生总结:
1.描写场面时,要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内容。
2.描写场面中的众多人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从点到面或从面到点,点面结合,才能清楚具体地写好场面。
师过渡:刚刚我们说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许多人物的活动就叫做场面。那么,现在,我们大家一起在教室里上课,这是不是一个场面?这个场面中有哪些人物?大家请四处看看,现在教室里的人都在干什么呢?(教师趁学生观察时,拍下学生东张西望的样子的照片,准备通过希沃上传)
1.课堂练习:请参考下面的开头,说一段话,描述扳手腕比赛的场面。注意点面结合。
“三、二、一,开始!”谢老师一声令下,教室里顿时……
2.运用希沃白板中的照片上传功能和放大镜功能,指导学生练习点面结合的方法。
预设学生说不出来或说不好,教师再次指导。运用希沃照片上传功能,上传之前拍下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所有人物的动作表情,描写“面”,运用希沃中的放大镜功能,框选个别人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写“点”。
3.学生口头表达。
布置作业:
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将今天的比赛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提示: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要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