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本节课内容介绍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简便工具,它曾在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使用算盘数数前,应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定数位,怎样记数,强调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空档表示0。并能按要求拨数和识数。
认识算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0以内数的数数、拨数、读数和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算盘半直观半抽象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深化对位值制的巩理解,巩固1000以内数的组成,强化数感。通过对算盘的学习和应用,可加强学生对数的认识能力。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有一定的了解。
2.能用算盘正确拨数和认识算盘上表示的数,加强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认识算盘的组成结构,理解每一个珠子表示的含义,明白上珠与下珠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掌握拨珠的方法,能正确拨出和写出算盘上1000内的数。
用算盘表示数
算盘四周叫做框,根根小棒叫做档,一根横梁分上下;
梁的上面是上珠,梁的下面是下珠;
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一、认识计算工具 提问:同学们有熟悉的计算工具吗?你们知道有关计算工具的历史吗? 人类记数经历的历史过程: 从算筹 → 摆珠子 → 算盘 早在14世纪,中国就发明了算盘,并首创了珠算这门科学技术。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利用算盘来进行计算。 (板书课题:用算盘表示数) 二、算盘的认识与使用 1.算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得出计算结果。 (2)学习拨数 提问:怎样在算盘上拨出一个数呢?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同时在算盘上拨出510。 (3)用算盘数数、记数。 从算盘不同位置上定位拨出563 提问:这个表示多少?它的数位是怎样的呢? 首先地位算盘的第一格,从右往左数三格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再往左移动三格 问学生:那在这里怎么定数位呢?这个数又是多少呢? ( 一样的是从个位开始,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 2、出示算盘的多媒体视频 让学生加深对用算盘表示数的认识与理解 3、用算盘表示数 出示一个打乱的算盘,然后根据大象老师提出的要求(归零定数位,拨珠要靠梁,从高位拨起。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从算盘中拨出371。 三、巩固新知 1、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准备好事先打印好的算盘纸,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绘画) 17、254、180、609、800、1000 2、选择完美的结果 ①、算盘的四周叫做 ②、根根小棒叫做 ③、横着的这根叫做 ④、一个上珠表示 ⑤、一个下珠表示 1 5 档 梁 框 2、写数,并读一读(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 ) ( ) ( )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作业布置 教材第81页练习十六,第10题、第11题。
|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