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点:
- 时 分 秒 当前视频时间点
- 问题:
-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 选项一
- 正确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 错误跳转时间:
- 时 分 秒 同锚点时间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1、主题图“小猴吃水果”图中水果散乱放置,学生很难一下子说出猴子分别和桃、香蕉、梨比较谁多谁少还是同样多,从而产生对猴子、水果进行有序排列的需求。
2、利用学生已学的一一对应方法,分别把猴子和桃、香蕉、梨进行排列(象形统计图),使学生一眼看出谁多谁少还是同样多,感受有序排列的好处。
3、相比较准备课中的“比多少”,前面是让学生体会比较两种物品数量多少的方法,这里主要让学生从具体物品的比较抽象到数的大小比较。
4、有序排列看出猴子和三种水果的排列情况,再引入符号表示:猴子和桃子的数量都是3,猴子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我们就用=表示,
读作3等 于3,等号表示两边的数量相等。猴子数量比香蕉多,从而引出大于号;猴子数量比梨子少,引出小于号。用符号表征比多少的结果, 引入关系>、<、=,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学生在之前学习过“多、少、同样多”,已经学过了比较,能够很好的掌握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比较,而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这些都是学习新本领的基础。“小于、等于、大于”就是把直观的比较用抽象的数学符号表达出来。
2、 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因此设计学生喜欢的动手操作过程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让学生整理、比较、探索出由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在情境中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并能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3、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重点:会用“〉”、“〈”、“=”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理解符号“>”“<”“=”的含义,有一一对应的意识,正确熟练的比较。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景图)快看,一群猴子在吃水果呢,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几只猴子在野餐呢?他们有哪些食物?每种水果各有几个?
生:梨子4个,桃子3个,香蕉2个。
师:你们观察真仔细,可是这些水果摆的好乱呀,需要我们帮小猴子整理。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热心了,已经提前帮我们整理好了水果。
(出示学前单)
师:小朋友整理得的方法很多,可以从少到多排列,也可以从多到少排列,还可以横着排,竖着排。通过整理,我们一眼能够看出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
生:梨子最多,香蕉最少。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学的一一对应的方法,分别对猴子、桃子、香蕉、梨子进行排列(初步感知条形统计图),为活动二的贴一贴做铺垫。
师:水果整理完来后,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为猴子来分水果吧。你们想帮猴子分哪种水果呢?
生:桃子
师:一个猴子吃一个桃子,够分吗?
请学生上台帖猴子和桃子的图片(此处应用了班级优化大师随机点名功能以及及时点评功能)
生:有3个猴子,3个桃子,他们一样多。
师:就是说猴子的个数和桃子的个数同样多,请同学们猜一猜,我们可以在3和3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呢?
生:等号
板书:3=3
齐读:3等于3
师:你能说出像这样的式子吗?
生:4=4,5=5...
师:你觉得什么时候用“=”?
生:两个数相等的时候。
二.活动探究
师:桃子分完了,现在请大家一起来帮猴子分香蕉和梨子。
活动要求:
1、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学习单和贴纸
2、时间2分钟(希沃计时功能),小组合作,分组进行。
展示学生的学习单猴子吃香蕉(手机同屏技术)
师:一个猴子吃一根香蕉,够分吗?
请学生上台贴猴子和香蕉的图片,并说明为什么不够
生:猴子的个数比香蕉的个数多。
师:猴子3只,香蕉2根,我们就说3大于2。现在我要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新朋友“>”
板书:3>2
齐读:3大于2
师:你还能举例说出这样的式子吗?
展示学生的学习单猴子吃梨子(手机同屏技术)
师:一个猴子吃一个梨子够吃吗?
请学生上台贴猴子和梨的图片
生:猴子的个数比梨子的个数少1个。
师:猴子3只,梨子4个,我们就说3小于4
板书:3<4
齐读:3小于4
师:你们还能说出这样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从具体物品的比较抽象到数的大小比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要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这里选取来学生喜欢的贴纸,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小猴子认识了这么多的符号,小贝也认识这么符号,我们看看它是怎么说的?
出示视频(视频导入)
【设计意图】动态的视频演示更加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三、玩游戏(希沃小游戏)
希沃游戏:比一比
师:同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说学习的比大小,今天认识的三个新朋友不要忘记哦!
设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