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发展中的电池 集体备课大赛

刘乐平
望城区第一中学
高中
化学
选择性必修1
人教版(新)
  • 942
  • 87
  • 举报

    恭喜你,回答正确~

    很遗憾,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 ,您可以

    回退查看

    也可以

    继续播放

    • 课例教学设计
    • 听课笔记
    • 课例资源
    • 同课异构
    • 问题锚点
    • 跳转锚点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课标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以必修第二册第一节《化学能与电能》为基础,以锌铜原电池为例,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巩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再从单液原电池过渡到双液原电池,随后,教材按照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三种类别介绍常见的化学电源,结合实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的认识。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常见的化学电源两部分内容编排在同一节中,有利于加强化学反应原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本节内容在必修第二册原电池的基础上新加入了盐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盐桥不仅仅是普通实验技术的改进,而是对旧的思维模式的质的突破,这也为原电池原理的实用性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教学工具

    学生在必修第二册中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相关知识,知道原电池的能量转换形式,并对原电池的组成、原理等知识比较熟悉。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各种类型的电池,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原电池的知识基础和设计组装简易原电池实验技能,这些都将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也为提高学生的课堂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原电池的探究实验,逐渐建立原电池的系统分析思路;能根据电极反应、电流方向或离子移动方向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2)通过对双液原电池的探究,建构原电池的基本物质模型和思维模型。能运用原电池思维模型分析其工作原理。能用电极反应表示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分体会变化与守恒的思想。

    (3)通过对原电池的结构、原理的探究,通过对干电池了进一步了解,激发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新型电池的开发和利用,培养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双液原电池的缺点,找到改进双液原电池缺点的方法

    点:原电池思维模型的建构



    教学方法

    1、干电池

    2、盐桥

    3、双液原电池

    4、离子交换膜



    三稿:

                 魅力原电池

    单液电池、双液电池、交换膜电池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已经离不开电池了(手机、汽车),但对电池性能的要求仍在不断提高,比如手机的电池能否用一个月,充电5秒种即可;电动汽车充电10分钟可跑1000公里,甚至更久?展示常用的干电池。



    三案:

    展示生活的电池,单液原电池电池的利用率低。



    四案:手机一分钟就可以充满电的,铝离子电池,充电一小时续航500公里的比亚迪汽车公司的磷酸铁锂电池等高性能的电池,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展示生活的电池,回顾其工作原理。




    初案:

    教师提供一个池子中用隔板隔开的设计装置,对装置及操作简要说明。

                  

      思考:

    1. 纸巾起可作用?

    2. 这个装置有什么特点?

    二案:对比图1和图2你又能发现哪些新问题呢?


                   

                                  图一                                                                                             图二

    三案:

    (1)分析基础型原电池的不足:电流不稳定、能量损耗大

    (2)对比图1和图2你又能发现哪些新问题呢?


     

                                            图一

       

                                            图二



    (1)将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开

    (2)双液盐桥型盐桥型原电池
    (3)分析盐桥型原电池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电流稳定  不足:电流小

    (4)提出新的问题:怎样改进电流小的不足

    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角度,电流小的原因是电阻大,从而引导学生从盐桥的材料去分析。

     展示实物,   衔接教材 



    三案:电池的原型,学生动手观察生活中干电池的结构。



    四案:电池的原型,学生动手观察生活中干电池的结构。


     

    仔细观察,了解隔膜

                         



    问题1:锌电极在结构上还起什么作用?

    问题2:和刚才这个自制的装置有什么相似之处?

    问题3:两种溶液隔开了吗?


    二案:实验探究


    学生用盐桥分组实验,学用纸巾代替的盐桥实验,

    1)观察记录现象

    2)讨论后完成电极反应、电流流向、离子迁移方向


    三案:分组实验


    学生用盐桥分组实验,学生用纸巾代替的盐桥实验,

    1)观察记录现象

    2)讨论后完成电极反应、电流流向、离子迁移方向


    四案:分组实验

    学生用纸巾代替的盐桥进行分组实验实验

    (1)观察记录现象

    (2)师生一起探讨



    如何用Zn+Cu2+=Zn2++Cu做一个双液原电池?



    二案:

    回归教材,了解双液原电池


    三案:

    双液电池在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思考可以进行怎样的改进


    四案:

    湿纸巾的改进,可以改为各种隔膜,比如: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等其他隔膜。

    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膜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二案:说明实际生活生产中使用离子交换膜



    四案:

    用数字采集器记录隔膜电池的电流,分析其优点,体现离子交换膜实际生活生产中使用。

    电池的在不断的发展,希望同学们积极投入科研,发明更多的新型高能电池,为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其他同步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问题:
      • 选项一

        设为正确答案

      新增选项
      正确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错误跳转时间:
      同锚点时间

      设置跳转锚点

      时间点:
      当前视频时间点
      提示:
      • 跳转一
        跳转时间:
      新增跳转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