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上传团队封面
*请务必选择正确的学校,证书上将以主备人的学校名称为准
*如果没有找到您的学校,请联系客服:0731- 85486866/85486867
*本次大赛可跨校组队,所在学校为非必选项
点击上传封面
每个章节最多提供给支团队选择,如您在创建教案后长时间未编辑,管理员可能会取消您的选课,届时您需要重新选择章节备课。
如果您的团队成员都为同校老师,请尽快为团队补充所在学校信息,以免错失后期最佳组织奖的评选机会。
如果您的团队成员是来自不同学校,则无需补充所在学校信息。
不止于备课
切换分站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一、聚焦
1. 展示图片:飞速前进的赛车、飞行的子弹、踢飞的足球、呼啸的狂风拔起大树、奔腾的江水驱动水轮转动,等等。
2. 教师:这些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板书:运动 能量)
3. 提问:小车或其他物体具有能量吗?你能用现象说明它们具有能量吗?
学生思考、交流哪些现象能说明小车具有能量,再列举其他具有能量的物体。
4. 教师出示音叉和橡皮槌,并给学生做简单介绍。提问:音叉、橡皮槌什么时候具有能量?通过什么现象说明它们具有能量?
学生思考,提出观点并互相交流; 教师归纳并板书学生的观点。
设计意图:学生思考哪些现象能说明运动着的小车具有能量,目的是引起学生意识到具有能量的事物会产生某种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些现象认识能量。
二、探索
(一)敲击实验
1. 用课件或微视频呈现这个活动的实验步骤:第一次缓慢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第二次快速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仔细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并用手触摸音叉。
2.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用不同速度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时,发生了什么现象?哪些现象可以说明橡皮槌具有能量?
3.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二)撞击实验
1. 课件或微视频呈现这个活动的实验步骤: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离。
课件上出示几点提示:(1)坡度的大小会影响小车速度的大小,坡度越大,速度越快。(2)释放小车的位置要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位置,实验时可以在小车放置的位置上作标记。(3)建议木块在平面上放置的位置也一致,这样便于对比观察前后距离;可以在木块放置的起始位置和撞击后的位置标上小红旗,这样便于测量距离。(4)提醒每次实验后,都要记录关于撞击前后距离的数据。
2. 指导活动手册记录。用软尺测量距离,在活动手册上记录数据,重复实验三次,算平均值。
3.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设计意图:第一个活动是敲击实验,需要学生用感官去观察、判断,通过观察声音的大小来推断能量的大小。第二个活动是撞击实验,需要学生测量简单的实验数据,学生通过观察距离的远近,来推断运动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大小。通过对比观察、测量,发现不同速度的运动物体具有不同的能量。
一、聚焦 1. 展示图片:飞速前进的赛车、飞行的子弹、踢飞的足球、呼啸的狂风拔起大树、奔腾的江水驱动水轮转动,等等。2. 教师:这些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板书:运动 能量)3. 提问:小车或其他...
配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