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团队

上传团队封面

*封面尺寸410px*310px,大小1M以内,格式为:jpg、jpeg、gif、bmp、png、webp
  • * 团队名称:
  • * 所在区域:
  • * 学段学科:
  • * 团队类型:
    本校团队
    跨校团队
  • * 所在学校:

    *请务必选择正确的学校,证书上将以主备人的学校名称为准

    *如果没有找到您的学校,请联系客服:0731- 85486866/85486867

    *本次大赛可跨校组队,所在学校为非必选项

  • 收件地址:
  • 团队介绍:
    还可以输入500

报名

选择课程

点击上传封面

尺寸410px*310px,图片大小1M以内,格式限制jpg、jpeg、gif、bmp、png、webp
  • 学段:
  • 科目:
  • 版别:
  • 年级:
  • 阶段:
章节目录:
选择冷门课程,更容易出彩哦!

每个章节最多提供给支团队选择,如您在创建教案后长时间未编辑,管理员可能会取消您的选课,届时您需要重新选择章节备课。

评委确认

系统提示:您的团队还未选择所在学校

亲爱的老师:

如果您的团队成员都为同校老师,请尽快为团队补充所在学校信息,以免错失后期最佳组织奖的评选机会。

如果您的团队成员是来自不同学校,则无需补充所在学校信息。

磨课详情_贝壳网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免费开通校本教研云>
查询历史考核记录>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切换分站

当前位置:

能力点考核提示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奇妙的对联

  • 活动介绍:

    醉美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对联的起源和对联的常识。

    2.加深学生对“对联”的认识,懂得欣赏一副好对联的奥妙所在。

    3.启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1.掌握有关对联的一些基本常识。

    2.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欣赏对联,让学生爱上对联。

    【教学难点】

    能利用所学知识赏析对联,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微课《奇妙的对联》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对联的故事。

    二、故事导入

    1.郑板桥陪一名州官外出,看到一户人家贴着这样的春联,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一看就知道这个人家年过不下去了,里面藏着什么奥秘?

    学生探究,教师归纳: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

    2.板书课题:醉美对联

    三、对联常识

    介绍课堂学习要点:对联起源、对联常识、赏析对联、学以致用

    (一)对联起源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后主孟昶趁新年到来之际,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结果很不满意,便自己在桃符板上写下对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感叹新年享受着先代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有王安石的诗句为证: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二)对联常识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楹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上的联语叫楹联。对联分上下联,互相对称,整体为一副。上联叫出句,下联叫对句,所以也叫对子。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1.讲解范例,师生一起分析对联特征:上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下联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同,指上下联对应位置的词,词性要一致,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代词对代词,副词对副词,数词对数词

    3结构一致。汉语短语的结构类型有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对联要求上下联对应位置的短语结构相同。 

    4平仄相 指阴平、阳平,指上声、去声。对联平仄相异,指上下联对应位置的字平仄相反。

    5内容相关。指上下联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 

    6)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同步

    小结对联特征“六相”:字数等、词性同、平仄反、内容关、结构称、节奏应。

    2.品鉴激趣:

    1)练习读题山海关孟姜女庙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2)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这两句能否构成对联?

    学生探究,教师归纳:这两句不能完整地表达一个主题,不是对联。

    3)中华民国万岁,袁世凯千古。这两句符合对联规则吗?

    教师讲解:袁世凯死后,其亲信广征挽联,一爱国青年送来这样一副对联。上联个字,下联个字。略懂知识的人都知道,这千古能对万岁,但三个字的袁世凯却对不四个字的中华民国。此联恰因此隐含了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的含义,其次,联语上下联均以仄声字结尾,包含着"不平"之意,这正代表了当时国人对袁世凯所作所为愤愤不平的心态,令人拍案叫绝,实乃一绝对。隐语联,妄图称帝的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是中华民国的罪人。

    3.如何贴对联。

    对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贴对联时就要分清上下。先说说门的上下,古文都是竖排版,自右而左。这样一来,我们面向门站立时,右手边自然就是上,左手边的是下。再就是给对联分上下,对联讲究平仄押韵,遵循着仄起平收规则。结尾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联,结尾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横批的书写是自右而左。总结为:仄起平收,右上左下。

    4.大胆质疑,看以下对联哪里有问题。

    这幅对联是我到南岳拍的,你们用心看看,有没有问题?讨论“大肚能容荣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这两句究竟那句是上联。

    5.从上面的学习中,可以看出对联有很多种,如按内容用途分,可分为春联、婚联、寿联、书画联、名胜联、行业联、谐趣联等。

    6.说一说:张三家娶媳妇,李四搬新家,王五家祝寿,各适合选用那副对联?

    1)璧合珠联珠合璧  花开子结子开花

    2)饭肴誉名三江水  信誉感召四海心

    3)山青水秀春常在  人寿年丰福无边

    4福星高照勤劳宅  喜气长留俭朴家

    (三)赏析对联,探究名联的奇妙所在

    方法指导:展示对联,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讲有关这幅对联的故事,说说其奇妙所在。学生遇上问题的时候,老师讲解补充,保持课堂的流畅性。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解缙) 

    解缙是神童,当年年纪不大,名声不小。次遇到一位高官,老先生十分不服气,故意刁难他,出了这个上联,表面上是描述芦苇的生长状态,实际上教训解缙,小小年纪不要太轻狂,须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想那解缙可不是省油的灯,立马就对了下联,意思说别看你胡子一把的年纪,也没什么真本事,把老先生噎得哈哈大笑 这副比喻联,上句把那些学习根基不深厚的人比喻为芦苇,只会随风摇摆,四处附和;下句把那些倚老卖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喻为竹笋,空有其表,华而不实。

    2.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

    1940330日汪精卫在南京举行汪伪政府成立典礼,时任南京市警察厅长的申省三特地请灵谷老书写对联一副送给汪精卫以表祝贺。对联挂上了,只见上面写着这样的联语: 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汪精卫看了很满意,身后溜须拍马屁的,大赞声一片,结果被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看出其中的玄机,她指出这是一幅谐音联是在怒骂汪先生只有该死之德和汉奸之才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一个个面面相觑。

    3.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一天,苏小妹听到哥哥苏东坡佛印禅师谈论佛事,佛印满口佛力广大”“佛法无边之类,说得天花乱坠。苏小妹颇不以为然,立即写了个上联叫使女拿给佛印: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苏东坡看笑了起来。佛印明白苏小妹是教训自己, 反戈一击对出了的下联: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苏东坡一看,抚掌称妙:你二位这场对联,可谓旗鼓相当,势均力敌,有趣,有趣这叫拆字拼字联人曾相拼,人弗相连而成,而其中又暗藏不恭。”“意含讥讽,对仗十分工稳。

    4.某人嘲讽一名叫吉生的庸医联: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

    这是隐字联。此联分别隐去成语逢凶化吉和起死回生中吉生二字,隐去庸医吉生之名,讽刺庸医医病不吉无生。

    5.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清代,北京城里有一家饭馆叫"天然居", 乾隆皇帝想出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这副回文联后,心里挺得意。即把它当成一个联,向大臣们征对下联,大学士纪晓岚即席就北京城东的一座有名的大庙大佛寺,想出了一副回文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这是回文联,顺读倒读无区别,一气呵成。现代有名的回文联有: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邻居爱我爱居邻鱼傍水活水傍鱼

    小结对联的妙处:比喻、谐音拆字拼字、隐字、回文……

    (四)学以致用

    1.对联寻亲:这里六副完整的对联失散了,请根据所学对联知识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1)世事洞明皆学问          A.两行清泪为思亲

    2)青山有幸埋忠骨          B.天地能知忠义心

    3)一寸丹心图报国          C.日烘杨柳绿初浮

    4)江河不洗古今恨          D.人情练达即文章

    5)清风明月本无价          E.白铁无辜铸佞臣

    6)雨洗杏花红欲滴          F.近水遥山皆有情

    2.填成语,完成对联。

    1)世本无先觉之验,人贵有(            )

    2)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            )

    3)良言入耳三冬暖,(             )六月寒

    4)光阴似箭催人老,(            )躜少年

    5)(            )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6)山重水复疑无路,(            )又一村

    7)(            )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8)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画亦精,字亦精,(          )。

    四、课堂小结

    醉美对联,让我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奥妙多多。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爱上对联,爱上中华传统文化。最后,分享微课《奇妙的对联》到蓝墨云班课群,以便学生巩固知识。

     

    附板书:

                     醉美对联

    对联“六相”:字数  词性

    平仄  内容

    结构  节奏

    对联的妙处:比喻、谐音拆字拼字、隐字、回文……

     

  • 备课内容:
    高中语文(人教版)
    必修1
    奇妙的对联
终案 共1课时 2022-03-29
11:32
过程摘要:

奇妙的对联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指导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对联的故事。二、故事导入1.郑板桥陪一名州官外出,看到一户人家贴着这样的春联,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一看就知道这个人家年过不下去...

配套资源:
醉美对联.ppt
醉美对联教学设计.doc
研讨记录
团队成员参与统计(研讨发言统计)
字数
次数
磨课过程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

    已有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